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1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0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20篇
内科学   42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1602篇
预防医学   20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5篇
  10篇
中国医学   835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升降散源自清代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该书以其为治温疫十五方之“总方”。该方由白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轻浮而升阳中之阳,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蝉蜕性寒无毒,味咸而甘,为轻虚之品,能祛风胜湿,涤热解毒;姜黄气味辛苦,行气散郁;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全方取僵蚕、蝉蜕之气分药来生阳中之清阳,取姜黄、大黄之血分药降阴中之浊阴,寒热并用,升降同施,表里双解,以行升清降浊、宣郁散邪、活血通络之功。根据临床运用和观察,升降散治疗多种皮肤病及内科疾病均有较好的效果,现整理临证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92.
王小宁  余江毅  顾志峰 《中医杂志》2005,46(11):850-850
目前认为,细胞因子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体内甲状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a)过多分泌可增强γ-干扰素(IFN-γ)诱导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HLA抗原的产生,导致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损害.本实验观察中药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模型(EAT)TNF-amRNA、IFN-γ mRNA表达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影响,探讨温肾方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治疗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乔本氏病针吸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活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验技术测定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CD7、CD19、NK、CO95、CD95/Fas、Bcl-2免疫活性,同时利用放免检验技术,测定T3、FT3、T4、FT4、γT3、TSH、TGA、MCA8项指标。结果 表明乔本氏病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大部分为T淋巴细胞,少数为B淋巴细胞,并且CD3^ 、CD7^ T淋巴细胞比值最高,CD4^ T淋巴细胞次之,但均明显高于CD8^ 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与正常外周血相似,CD19^ B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正常外周血B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减低,诱导细胞凋亡基因CD95/Fas表达明显增高,而抑制凋亡基因Bel-2减低最明显,CO44正常,显示该病良性免疫反应紊乱疾病。8项放免指标T3、FT3、T4、FT4、γT3各项指标仅有20.22%增高,69-79%均呈正常,2—7%减低,TSH增高有20%,TGA、MCA增高有79.5—79.9%,20.1—20.5%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乔本氏病甲状腺内浸润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及分布和功能异常,更有助于进-步探讨了解乔本氏病发病机制,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及预后观察提供理论依据,并认为小针头甲状腺针吸细胞病理学对乔本氏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诊断价值,明显优越其它传统方法,是目前甲状腺疾病诊断最权威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4.
刘玲  毛英 《陕西中医》2004,25(3):216-217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 3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热毒壅盛、肝郁蕴热、阳虚湿困 3型 ,分别采用银翘散、丹栀逍遥散、温脾汤进行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为 1 0 0 %。提示 :中医辨证分型施治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5.
产后甲状腺炎(Postpartum thyroiditis,PPT )是一种发生于分娩或流产后1年,且妊娠前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病史妊娠妇女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性疾病。该病以一过性或永久性的甲亢或甲减,暂时性的甲状腺无痛性肿大,摄碘率下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滴度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患者甲状腺功能受影响程度不同,所以既可表现为甲亢,也可表现为甲减,临床常见甲亢、甲减双相型, 甲亢单相型, 甲减单相型三种类型。因产后甲状腺炎对育龄期妇女、产妇及胎儿有诸多影响,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6.
<正>1 病例资料患者女,24岁,因"停经39周+1,发现羊水偏少2d"于2016年7月28日入住我院妇产科,既往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外院查FT3 2.68pmol/L,FT4 10.75pmol/L,TSH 8.62mIU/L,服用优甲乐50mg qd;有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病史3年,2015年12月22日于外院查ACTH 467.4pg/ml,予口服氢化可的松20mg qd治疗,2016年6月30日复查ACT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弹性成像(UE)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6月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患者110例,均采取CEUS及UE检查,统计UE、CEUS单独及联合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价值。结果:联合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UE、CEUS单独诊断(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与UE、CEUS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采取CEUS及UE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结节良恶性质予以有效鉴别诊断,具有较高敏感度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与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我院100例桥本甲状腺炎与乳头状癌患者,并与单纯乳头状癌作为对比,患者入院后详细记录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及预后复发等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肿瘤大小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复发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伴乳头状腺癌好发于年轻女性,病理分期早,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00.
以间断发热、咽部不适为首发症状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极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但两者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临床应高度关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6月~2012年3月我院诊治的2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其中男5例,女20例,年龄15~57岁。7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诊断,其余18例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行治疗性诊断,治疗后随访复查,治疗有效及基本痊愈而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颈部甲状腺部、咽部疼痛或不适、伴有低热、其中4例伴头痛。特征性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