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6篇
  免费   1991篇
  国内免费   1654篇
耳鼻咽喉   187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271篇
基础医学   2146篇
口腔科学   296篇
临床医学   1877篇
内科学   2189篇
皮肤病学   240篇
神经病学   361篇
特种医学   4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1204篇
综合类   6336篇
预防医学   805篇
眼科学   183篇
药学   1976篇
  23篇
中国医学   1153篇
肿瘤学   4094篇
  2024年   368篇
  2023年   1318篇
  2022年   1372篇
  2021年   1336篇
  2020年   728篇
  2019年   733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517篇
  2016年   508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668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969篇
  2011年   1019篇
  2010年   977篇
  2009年   909篇
  2008年   1020篇
  2007年   996篇
  2006年   925篇
  2005年   1130篇
  2004年   1093篇
  2003年   1071篇
  2002年   935篇
  2001年   983篇
  2000年   970篇
  1999年   623篇
  1998年   491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23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目的 :研究小肠间质瘤 (smallbowelstromaltumors,SBST)Ki6 7和p5 3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 ,探讨两者在肿瘤良恶性划分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CD117阳性的SBST 33例进行光镜观察 ,用EnVisionTM+二步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 7和 p5 3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与形态学进行比较。 结果 :33例SBST患者 ,男 2 0例 ,女13例 ,年龄 2 1~ 71岁 ,发生于十二指肠 5例 ,空肠 2 2例 ,回肠 6例。肿瘤最大径的范围在 1.5~ 2 0cm之间。在光镜下出现肿瘤内坏死的有 11例。肿瘤核分裂象计数每 5 0个高倍镜视野 0个有 6例 ,1~ 2个 5例 ,≥ 3个的有 2 2例。 33例中良性 4例 ,交界性 4例 ,恶性 2 5例。随访时间为 3~ 180个月 (平均 73.3个月 ) ,结果为良性组 4例均无瘤生存 ;交界性组 2例无瘤生存 ,1例失访 ,1例在无瘤生存 18个月后失访 ;恶性组无瘤生存有 7例 ,带瘤生存者及死亡有 16例 ,2例失访。Ki6 7染色阴性 2例 ,均为良性 ;其余 31例阳性中 ,增殖指数 (阳性细胞数 )大于 5 %的有恶性 16例 (94 .1% ) ,交界性 1例。在免疫组化p5 3染色中 ,恶性组 2 5例均呈阳性表达 (平均阳性细胞数 4 2 .9% ) ,其中 12例阳性细胞数大于 5 0 %。当Ki6 7和 p5 3均为阴性或两者阳性细胞数分别是 <1%和 <10 %时 ,肿瘤呈良性经过 ,预后  相似文献   
72.
应用非同位素标记PCR-SSCP技术对34例大肠癌组织p53基因第五外显子突变进行了检测。结果:50%(11/22)结肠癌,8.3%(1/12)直肠癌存在p53基因突变,低分化腺癌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5),DukesB、C期高于DukesA期(P<0.05),p53基因第五外显子突变在已发生淋巴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呈现较强的趋势。提示:检测结肠癌原发灶p53基因第五外显子突变,对指导结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osiglitazone on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MAPK) pathway in polycystic kidney cyst-lining epithelial cells. Methods The cyst-lining epithelial cells (PKD cells) from human polycystic kidney were treated with rosiglitazone (10 μmol/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PPARγ) inhibitor GW9662 (10 μmol/L), rosiglitazone (10 μmol/L) +GW9662 (10 μmol/L), p38MAPK specific inhibitor SB203580 (10 μmol/L), SB203580 (10 μmol/L)+ rosiglitazone(10 μmol/L) for 2 hours followed b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stimulation. Protein expressions of p38, phuspho-p38 (p-p38)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p38 mRNA was examined by RT-PCR. Expression of c-fos and c-jun was observ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Results (1) EGF markedly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s of p38, p-p38, PCNA, c-fos anti c-ju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1). (2) Compared with EGF treated group, rosiglitazon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38 activation and mRNA expression (P<0.01, respectively). Rosiglitazone, rosiglitazone+SB203580 could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p-p38, PCNA, c-fos and c-jun expression (P<0.01, respectively)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3) GW9662 partially reversed the reduction effect of rosiglitazone. Conclusions Rosiglitazone can inhibit proliferation of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cyst-lining epithelial cells partially through down-regulating p38 activation and reducing c-fos, c-jun and PCNA expression. The above effect of rosiglitazone is in part PPARγ-independcnt.  相似文献   
74.
75.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 p5 3基因第 4~ 8外显子的突变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 取瘢痕患者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标本各 12例 ,并设患者自身正常皮肤标本及血标本为对照。体外分离、培养上述组织标本的成纤维细胞。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分析方法和基因测序法 ,检测各种组织成纤维细胞中p5 3基因的突变情况。  结果  12例瘢痕疙瘩标本中有 9例p5 3基因外显子 4、5、6、7出现点突变和移码突变 ,增生性瘢痕标本、正常皮肤标本及血标本中均未检出突变。 结论 p5 3基因突变是瘢痕疙瘩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6.
p53和bcl-2在腺性膀胱炎及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是膀胱癌前病变,有资料提示腺性膀胱炎与膀胱肿瘤有一定关系。人们还发现在许多良性增生病变、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中存在着细胞凋亡的异常,这种现象提示细胞凋亡与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分化、转移等生物学性质有密切关系。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53和bcl-2蛋白在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77.
ΔNp63蛋白在膀胱移行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p5 3基因家族新成员截短型p6 3(△Np6 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4 0例膀胱移行上皮癌 (TCC)、6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和 8例正常膀胱移行上皮中△Np6 3的表达 ,并分析△Np6 3表达与膀胱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 结果 :正常膀胱移行上皮、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TCC中△Np6 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7.5 % (3/ 8)、6 6 .7% (4/ 6 )、10 0 % (40 / 4 0 )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TCCG3 级与G2 级△Np6 3的强阳性、中度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G1级 (P <0 .0 1)。Ta~T1期以△Np6 3弱阳性为主 (6 6 .7% ) ,随TCC浸润程度的增加 ,△Np6 3染色强度逐渐增强。T2 期△Np6 3强阳性表达率为 35 .3% ,T3 ~T4期增至 6 3.6 %。结论 :△Np6 3在TCC中高表达 ,与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Np6 3可能参与TCC的发生、发展 ,是评估TCC预后的潜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LPS刺激后对小鼠内皮细胞内p38MAPK磷酸化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肺内皮细胞原代细胞培养,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信号通路在LPS诱导的小鼠内皮细胞炎症中的活化程度。结果 小鼠内皮细胞p38MAPK磷酸化水平与LPS刺激有明显的时间及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p381MAPK信号通路参与LPS诱导的小鼠肺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过程,并可能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80.
乳腺癌组织P21WAF1基因多态性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p2 1WAF1DNA多态性与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和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0 0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和 4 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2 1WAF1DNA多态性和蛋白表达。结果 :18% (18/ 10 0 )的乳腺癌组织和 5 % (2 / 4 0 )对照组组织分别出现两种p2 1WAF1DNA多态性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组间有显著差异 (χ2 =3 94 ,P <0 0 5 ) ;5 0 % (5 0 / 10 0 )的乳腺癌组织和 12 5 % (5 / 4 0 )对照组组织表达p2 1WAF1蛋白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组间有显著差异 (χ2 =16 84 ,P <0 0 1) ;10 0 % (18/ 18例 )的具有p2 1WAF1DNA多态性的乳腺癌组织p2 1WAF1蛋白表达阳性 ,39% (32 / 82 )的无p2 1WAF1DNA多态性乳腺癌组织蛋白表达阳性 ,p2 1WAF1DNA多态性组明显高于无多态性组 ,组间有显著差异 (χ2 =2 1 95 ,P <0 0 1) ;p2 1WAF1DNA多态性与p2 1WAF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 =0 5 76 ,P <0 0 1)。结论 :乳腺癌组织p2 1WAF1DNA多态性可能产生不同的转录本并生成相应的蛋白质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