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杜仲叶提取物(Eucommia ulmoides leaf extracts, ELE)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使用CNKI、万方、TCMSP、Pubmed等数据库、获取并筛选杜仲叶活性成分; 使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并预测ELE活性成分的靶点; 使用Genecard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收集NAFLD疾病的靶点; 使用String 11.0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图, 分析蛋白靶点之间的关系; 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合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 分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使用DAVID数据库, 对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实验验证。  结果  ELE改善NAFLD疾病靶点网络主要包含9个化合物和35个靶点, 与脂质代谢相关的靶点有PPARα和CPT-1A, 与NAFLD相关的通路主要有胰岛素抵抗、AMPK信号通路。体内、体外实验发现ELE能通过激活AMPKα及增强靶点PPARα和CPT-1A的表达, 增强脂质氧化, 改善NAFLD。  结论  ELE能增强脂质代谢, 改善NAFLD, 其机制主要与AMP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2.
杜仲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仲为杜仲科(Eucomiaceae)杜仲植物的干燥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抗老防衰的功效,被历代医药学家所重视.由于杜仲生长周期长,近年来资源紧缺,而价格昂贵,需用量日增.科学研究,提示杜仲叶和杜仲皮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及药理效应相同[1-4],以叶代皮供药用,已得到国内外医学界共识.这为扩大杜仲资源和提高杜仲叶利用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就杜仲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等方法对杜仲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质谱、核磁等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杜仲叶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为圣草素(eriodictyol,1)、柚皮素(naringenin,2)、山柰素(kaempferol,3)、洋芹素(apigenin,4)、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5)、紫云英苷(astragalin,6)、山柰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kaempferol-3-O-α-L-arapyranoside,7)、山柰素-3-O-β-D-6′-乙酰基吡喃葡糖苷(kaempferol-3-O-β-D-6′-acetylglucopyranoside,8)、槲皮素(quercetin,9)、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e,10)、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β-D-吡喃木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yl-β-D-xylopyranoside,11)、葛根素(puerarin,12)、大豆苷(daidzin,13)。结论:从杜仲叶中分离获得13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4■8、10、11均为首次从杜仲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4.
杜仲叶药理作用研究(I):抗衰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晖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0,22(3):151-153,144
研究表明杜仲叶甲醇提取物中京尼平甙酸及桃叶珊瑚甙为杜仲叶促进假老龄模型大鼠胶原合成及表皮细胞增殖的活性物质,从蛋白代谢及角质层更新方面探讨了杜仲叶的抗衰老机制。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不同无性系杜仲叶中含胶细胞长度的测量及其生长动态作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不同无性系含胶细胞的长度在七月中旬达到最大,在同一引种地的雌雄株之间,雄株含胶细胞的长度不完全小于雌株。  相似文献   
56.
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叶对人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具有降血压作用。已从杜仲叶分得8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现又从杜仲绿叶中分离得到3个新的此类化合物 eucomoside A(1)、B(2)、C(3),还分得12个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57.
杜仲叶茶功效成分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杜仲叶为原料制成的绿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杜仲叶茶中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测定: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实验采用绵羊红细胞(SRBC)诱导小鼠DTH(足跖增厚法),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测定;用血凝法测定血清溶血素,Jerne改良玻片法检测抗体生成细胞。小鼠碳廓清试验法测定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用半体内法进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噬鸡红细胞试验。用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进行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杜仲叶茶中绿原酸含量为1.20g/100g,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为465mg/100g,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杜仲叶茶30d后,与对照组比较,杜仲叶茶能增加小鼠的足跖肿胀度,提高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和小鼠碳廓清吞噬指数(P〈0.05);各剂量组小鼠的胸腺/体重比值、脾脏/体重比值、小鼠血清溶血素和NK细胞活性转换值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仲叶茶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均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而对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8.
杜仲叶通过Shp2激活Erk1/2促进BMSCs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杜仲叶提取物对大鼠BMSCs的增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从SD大鼠股骨骨髓中获取BMS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分别用0,5,20,60,100 mg/ml的杜仲叶提取物和20mg/ml杜仲叶提取物+10 μmol/L Shp2抑制剂NSC87887处理BMSCs,2d后BrdU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无血清无酚红培养基饥饿大鼠BMSCs 6 h后,一组分别加入0,5,20,60,100 mg/ml的杜仲叶提取物处理15 min,另一组用10 μmol/LShp2抑制剂处理预处理2h后加入20 mg/ml杜仲叶提取物处理15 min,Western blot检测p-Shp2(Tyr580)和Erk1/2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仪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显示CD29、CD90呈阳性,CD34、CD45呈阴性;BrdU结果显示杜仲叶提取物促进BMSCs增殖,并具有浓度依赖性,NSC87887可以抑制其促进作用;杜仲叶提取物可以诱导BMSCs的p-Shp2 (Tyr580)和Erk1/2磷酸化水平升高,而对诱导Erk1/2磷酸化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激活Shp2来完成的.结论 杜仲叶提取物通过Shp2/Erk途径促进大鼠BMSCs增殖.  相似文献   
59.
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处理杜仲叶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瑞娟  张水寒  罗跃龙  蔡萍  肖娟  万丹 《中草药》2013,44(15):2085-2091
目的 对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处理杜仲叶进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阐明不同初加工方式对杜仲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杜仲叶的产地初加工方式.方法 对所采集的杜仲鲜叶以不同的产地初加工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并采用HPLC法,建立用以评价初加工方式优劣的指纹图谱体系.色谱条件:以Promosil C18 (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扫描波长200~400 nm,检测波长208 nm,柱温25℃,体积流量0.8 mL/min.结果 系统研究了杜仲叶的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并建立了评价其优劣的杜仲叶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2个主要共有峰,但是各共有峰峰面积相差较大,绿原酸、京尼平苷酸等主要有效成分的量有明显差异.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可同时用于有效成分的定量测定,该方法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可较全面地反映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处理的杜仲叶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0.
为了揭示杜仲叶中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有效成分,首先对杜仲叶提取物进行了成分分析,然后取其中两种主要成分京尼平苷酸与绿原酸分别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与LOVO细胞进行了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绿原酸浓度达1.610 6μg/L时,作用于LOVO细胞的抑制率达94.96%,超过阳性对照药顺铂的抑制效果。而京尼平苷酸抑制效果不显著。绿原酸作用于HCT-116和LOVO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4.08%,33.80%,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的5.83%,13.71%。实验结果证实杜仲叶提取物中绿原酸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都有显著影响,是杜仲叶中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主要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