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8篇
  免费   510篇
  国内免费   191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207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1209篇
内科学   211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150篇
特种医学   300篇
外科学   880篇
综合类   3698篇
预防医学   588篇
眼科学   415篇
药学   1248篇
  19篇
中国医学   7578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533篇
  2021年   544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870篇
  2013年   823篇
  2012年   970篇
  2011年   1078篇
  2010年   909篇
  2009年   852篇
  2008年   926篇
  2007年   764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750篇
  2004年   652篇
  2003年   628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517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122.
合谷刺法为主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47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起国  崔红 《中国针灸》1998,18(1):33-34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祖国医学称之为“上胞下垂”。《诸病源候论》中称为“睢目”,又名侵风、目睑垂缓,症状重者《目经大成》称为“睑废”。1995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合谷刺法”为主配合艾灸的方法治疗本病47例,收到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11~20岁3例,21~30岁9例,31~40岁16例,41~50岁14例,51岁以上者5例;病程1~10日21例,11~20日13例,21~30日8例,31~45日5例,最短1天,最长45天;患左眼者23例,右眼者18例,双眼者6例;伴复视者21例。诊断标准:依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实施的《中医病…  相似文献   
123.
我院应用疝囊壁增强内环附近腹横筋膜治疗巨大腹股沟斜疝21例(22侧)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1例,男性20例,女性1例,年龄33~70岁。右侧斜疝14例,左侧斜疝6例,双侧斜疝1例。2例合并前列腺肥大,1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  相似文献   
124.
125.
为了观察四翼无刺线虫染色体的数目,以其生殖腺为材料,用压片法制片,计数染色体。发现该线虫雌性与雄性个体的染色体数目不同;雌性为二倍体,2n=12,来源于受精卵;雄性为单倍体,n=6,来源于未受精卵,即存在着染色体的单倍体二倍性,同时还讨论了生殖系统配子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6.
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对成年大白鼠隔-斜带(S-DB)复合体中,含小白蛋白(PV)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学进行了研究,并与含胆碱乙酚化酶(ChAT)神经元的观察进行了比较。含PV神经元主要位于内侧隔核(MS)、斜带垂直支(vDB)和斜带水平支(hDB)。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形状和大小在S-DB复合体的各个核区或同一核区都不相同,表明这些神经元具有多样的形态学特征。在整个S-DB复合体中,含PV和含ChAT神经元的比例,各占PV和ChAT阳性反应细胞总数的47/和53/,在MS、vDB和hDB中,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38%、54%和59.5%,其余为含ChAT的胆碱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127.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先天性的鞘膜突末闭畸形,临床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是目前最可靠、最彻底和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但社会上仍有部分医疗单位和个体行医者采用局部药物注射的方法治疗腹股沟斜疝,虽有一定效果,但其常可引发精索损害和疝嵌顿等并发症的发生。故结合部分文献资料对这一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8.
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57具(114侧)成人标本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血液供应进行研究。57具中肩胛背与颈横动脉共占68.4%,肩胛背单独起于锁骨下动脉占31.6%;颈横动脉起点管径为2.0±0.2mm,肩胛背动脉起点管径为1.9±0.4mm,建议取用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时,应以肩胛背动脉为血管蒂,该蒂长,旋转弧度大,用于修复颅颌颈软组织缺损,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9.
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4年2月采用经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96例,体会该术式具有切口隐蔽、方法简单、组织损伤小、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等优点。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89例,女7例,年龄6个月~5.5岁,其中1~3岁占62.2%;病程1个月~4.5年,均为择期手术。右侧74例,左侧12例,双侧10例。疝块坠入阴囊73例,未坠入阴囊23例(包括女性7例)。  相似文献   
130.
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敏  林斌 《解剖与临床》2007,12(1):68-70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约占肩部损伤的12%.目前临床多采用Rockwood分型[1]:Ⅰ型,肩锁韧带扭伤,喙锁韧带完整,肩锁关节保持稳定;Ⅱ型,肩锁韧带断裂,喙锁韧带扭伤,常引起半脱位;Ⅲ型,肩锁关节囊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25%~100%;Ⅳ型,为Ⅲ型伴喙锁韧带从锁骨撕脱,同时伴有锁骨远端向后移位进入或穿出斜方肌;Ⅴ型,为Ⅲ型伴锁骨自肩胛骨喙锁间隙垂直方向移位较正常增加100%~300%,锁骨位于皮下;Ⅵ型,为Ⅲ型伴锁骨外侧端向下脱位,位于喙突下,此类型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