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407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40篇
中国医学   21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目的 观察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对输尿管软镜术前预置输尿管支架附壁石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63例肾结石需行输尿管软镜治疗的患者,术前均成功预置输尿管支架,将其中从预置输尿管支架开始口服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的129例患者归为实验组,而未口服任何药物的134例患者归为对照组。两组均遵医嘱3周后返院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术中拔出输尿管支架后,由手术的两位医师观察输尿管支架管表面有无附壁石壳形成及石壳厚薄,统一意见后记录;称重输尿管支架及将石壳完全刮除后输尿管支架重量,计算石壳重量。结果 实验组共拔出输尿管支架129根,其中有7根可见薄层石壳、4根可见较厚石壳(最厚处≥1 mm),石壳形成率为8.53%,平均石壳重量(0.8521±0.1952)g。对照组共拔出输尿管支架134根,其中21根可见薄层石壳、9根可见较厚石壳,石壳形成率为22.39%,平均石壳重量(1.7823±0.1802)g。两组均一次性拔出输尿管支架。实验组石壳形成率低于对照组,较厚石壳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7、9.7144,均P...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利用磁共振波谱(MRS)研究图雷特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患者双侧壳核的代谢改变,初步探讨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病因.方法 收集22例TS患者及22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常规行矢状位T1 WI,轴位T1WI、T2WI扫描,另行横轴位3D三维扰像梯度回波序列扫描,对双侧壳核进行单体素氢质子MRS(1H-MRS)采集,所测代谢物包括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以及肌醇(MI).以Cr峰值作为参考值,根据峰下面积的大小分别计算NAA/Cr、Cho/Cr、MI/Cr的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左侧:1.50±0.08,右侧:1.52±0.11)相比,TS 患者双侧壳核NAA/Cr(左侧:1.29±0.13,T=1.962,P<0.05;右侧:1.34±0.15,T=1.865,P<0.05)明显减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资料相同解剖位置的组内及组间组内交互作用的NAA/Cr、Cho/Cr、MI/Cr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壳核神经元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可能是TS的潜在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3.
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我科对70例壳核部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超早期手术治疗,随访半年,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1例,女29例。年龄38~81岁,其中51~60岁45例,61岁以上21例,50岁以下4例,全部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前有饮酒、情绪激动、体力劳动等诱发因素52例,其中再次出血4例。1.2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意识状态GCS9~12分46例;6~9分23例;6分以下1例。入院时收缩压≥30kPa21例,≥25kPa37例,≥20kPa2例。舒张压均在14kPa以上。明显偏瘫及病理反射阳性者66例;一侧瞳孔散大者25例,双侧瞳孔散大者1例。CT示出血为局限型(Miz…  相似文献   
34.
基底节区出血是脑出血最多见的一种类型,而其中亮核出血最多,约占脑血的ed%「’]。因此正确判断壳核出血的预后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院lops年1月至1998年10月神经内科壳核出血中58例住院治疗症状加重患者报道与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对例,女25例,年龄42岁一80岁,平均年龄63.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对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5例,脑梗死10例,脑出血5例,食道癌术后1例,慢支肺气肿4例,吸烟史20例,饮酒史25例。均为急性起病,因情绪激动、过度兴奋、剧烈活动、用力排便而诱发兀例,余无明显诱因。从发病…  相似文献   
35.
高血压脑出血的锁孔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以最小的手术创伤做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锁孔入路开颅对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影象学检查示23例为壳核出血,其中破入脑室9例,伴不同程度脑室铸形5例。手术要点:根据CT定位,选择距血肿最近的体表部位作纵行直切口6cm,钝性分离颞肌,颅骨钻空后直接用咬骨钳咬成3cm×3cm骨孔,十字切开硬脑膜,穿刺确认血肿后,切开皮层1.5cm,轻柔牵开皮层,在显微镜下多方位窥视血肿,力争全部清除血肿并彻底止血,缝合硬脑膜,不置引流管。结果自动出院后4例死亡,生存者以ADL生活能力分级为1~2级(完全或部分生活自理)5例,3级(可在搀扶下下地活动)8例。结论此手术损伤小,进入病灶的时间短,血肿清除及止血彻底。  相似文献   
36.
糖尿病(DM)是机体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血糖、尿糖增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异常综合症,常伴有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多种并发症.它是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后第3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疾病.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高血压壳核出血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技巧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我院4年间收治的97例病历资料。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中线移位情况及意识状况,选择手术方式。结果全组97例,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Ⅴ级分别为34%、23.7%、15.4%、9.2%、3%。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超早期手术和微侵袭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旨在探究广西特色药材薄叶红厚壳植株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深入了解植株生长特性,以期为后续规模化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植物标本信息与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结果,在广西境内设置10个调查点(遍及8个市县行政区)开展资源分布调查。每个调查点随机选取3个以上植株,采用全株收获法,获取植株生长指标及生物量数据,对比野生植株与栽培植株的生长指标差异,同时在个体水平上探究器官生物量分配及其与地理因子、生长指标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对资源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野生薄叶红厚壳种群呈零星分布模式且多生长于林分下部;与人工栽培的薄叶红厚壳相比,野生薄叶红厚壳植株平均年龄为(14.47±1.74)a,平均地径为(8.28±0.53)mm,平均株高(75.68±5.10)cm,平均总生物量(43.31±5.96)g,上述生长指标远低于人工栽培植株;就生物量分配特征而言,各调查点植株茎生物量最大(56.48±18.79)g,茎质比均超过35%,而叶质比与根质比差异不明显;通过分析地理环境因子及植株生长参数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发现根冠比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根质比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茎质比与纬度、地径、株高、年龄均呈显著正相关,叶质比与除海拔外的其余5种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地理因子对其生物量分配的整体解释度为23.2%,略高于生长参数(19.6%)。结论:广西境内薄叶红厚壳植株分布广泛,但资源总量逐渐减少,植株生长状况稳定。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存在显著的空间地理差异,除地理因子与生长因子外,生物量分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低分子量壳寡糖(low-molecular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LMCO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小鼠颅骨吸收模型的影响,评估其在小鼠颅骨吸收过程中的抑制作用。 方法: 将6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 5组,即磷酸缓冲液(PBS)组、LPS组、LPS+0.005% LMCOS组、LPS+0.05% LMCOS组和LPS+0.5% LMCOS组;每组5只,LPS的刺激量为10 mg/kg。小鼠浅麻醉后,于颅盖骨皮下注射相应试剂,每只注射300 μL。每周小鼠头部皮下组织和颅骨骨膜之间注射试剂3次,2周后处死,取出颅盖骨进行Micro-CT扫描、H-E染色、TRAP 染色。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骨破坏面积、破骨细胞的形成等骨缺损表现。 结果: Micro-CT扫描、H-E染色、TRAP 染色发现,与PBS组相比,LPS组小鼠颅骨表面的骨破坏十分明显;加入不同浓度的LMCOS后,颅骨骨破坏面积及破骨细胞数目随LMCOS浓度的升高而不断减少。 结论: LMCOS具有抑制LPS诱导的小鼠颅骨骨吸收的作用,提示LMCOS对骨破坏性疾病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L1壳蛋白在不同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首次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患者236例,其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7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50例,鳞状细胞癌8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患者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制片进行HPV L1壳蛋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V L1蛋白在表层细胞表达,在基底细胞无表达;HPV LI壳蛋白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Ⅱ与Ⅲ中、以及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8%,41.4%,4.8%,0。结论 HPV L1壳蛋白在不同级别的鳞状上皮内病变中不同表达水平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判定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