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陈勇 《健康大视野》2014,(6):112-113
日月星云天象生,水火风尘地形成,精气神意人之守,天地造化万物清。守住先天炼后土,一点真阳显灵通,瀛台统摄八万毫,天枢涌泉十三重。阴阳转动爻合处,开阂应满乾坤中。  相似文献   
72.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盛赞粥食摄生之功效。《医药六书药性总义》也认为:“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甚至把粥饮称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相似文献   
73.
<正>大活络丸是著名的老字号"同仁堂"的十大名药之一,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同仁堂创始时期。乐凤鸣之子乐礼承继父业之时也和父亲一样,喜爱钻研方书,有时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有一天,他在翻检明朝张时彻编的《摄生众妙方》时,发现其中有"大神效活络丹"的记载。乐礼觉得"大神效活络丹"的方子不错,可是书中记载的配比主次不分,君臣佐使立意不明,他就想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出一种新药。经过反复琢磨,终于拿出了一个理想的新方子。这个方子经名医看后,都认为"此方较‘大神效活络丹'配比更加合理,炮制方法亦有改进。可标本同治,攻补兼施,邪  相似文献   
74.
75.
从调摄精神、无摇尔精,运动气血、增强体质,调节饮食、不可偏嗜,扶正补虚、进食补药和生活规律、节制情欲等5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内经》学家周信有教授的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76.
蓝晟 《现代养生》2012,(6):28-29
四 面对《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孙思邈的《孙真人养生法》、《孙思邈卫生歌》,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万全的《养生四要》,曹慈山的《老老恒言》,以及散落于道藏、佛经、武功、民间等汗牛充栋的典籍和民间口传心授的养生之法,到底如何入手,到底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77.
《八笺》引《本草总篇》摄生防病的内容曰:摄生之道,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害。《经》云:"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盖不适其性而强,云为逐强处即病生。五脏受气,盖有常分,用之过耗,是以病生。善养生者,既(即)无过耗之弊,又能保守真元,何患乎外邪所中耶?故善服药不若善保养,不善保养不若善服药。世有不善保养又不善  相似文献   
78.
<正>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不少诸如老子、庄子一样的道家先圣先哲应运而来,著书立说。他们著书的初衷与今天人们著书的目的,不是在于学问,而是在于教人修身。修身可冥通天地万物,使天、地、人、事、物统归一宗,而返朴于本然。所  相似文献   
79.
摄生,又叫养生.它是以饮食、体育锻炼、心情调理等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总称.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已精辟地阐述了其基本思想,提出了养生之大法——人们应打破老年人才需要摄生的思想,摄生当从小做起.  相似文献   
80.
罗淑君 《光明中医》2002,17(2):8-11
中医养生之道 ,渊源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既提出入身应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 ,同时又说明人的精神活动、情绪变化、生活习惯、饮食起居 ,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进而指出 :“不治已病治未病” ,把防病养生提到更高的境界。《灵枢经·本神》还更明确更具体的言及“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 ,则僻邪不至 ,长生久视。”后世诸多医学家、养生家正是在《内经》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