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6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5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206篇
预防医学   82篇
药学   1413篇
中国医学   347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桂产、滇产草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怡  邱琴  张国英  肖中华  刘廷礼 《中草药》2004,35(11):1225-1227
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的干燥成熟果实。国产草果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草果既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又是烹调的重要香料。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栽培、应用草果已有1000多年的历  相似文献   
92.
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临床可选用的药物很多,就类型而言有抗组胺药、减充血药、抗胆碱药、肥大细胞膜保护剂和皮质类固醇药、中成药等,而剂型也是多种多样,片剂、滴剂、喷剂、针剂等不一而足。因此病是一类不能根治的疾病,而治疗不当又易发生程度不等的并发症,所以研发一种起效速度快、临床疗效好、有效作用时间长、使用方法简便、用药量少、  相似文献   
93.
山橿地上、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橿为樟科植物(Lindera reflexa Hemsl),性辛,味温,归肺、胃经.具理气止痛,祛风解表,杀虫,止血的功效,民间广泛用于治疗胃痛,腹痛,风寒感冒,风疹疥癣,外用治刀伤出血等病症.我们采用GC-MS-DS联用技术对山橿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4.
挥发油是植物体内具有芳香气味的油质,它在常温下能挥发,而且温度越高挥发越快。某些中药中由于挥发油的存在,具有浓郁的芳香气。挥发油在植物类中药中分布甚广,尤以伞形科、木兰科、樟科、松科、桃金娘科、芸香科、唇形科及姜科等植物的中药中挥发油含量特别丰富,如当归、木香、藁本、独活、白芷、防风、白术、苍术、川芎、羌活、檀香、降香、沉香、厚朴、肉桂、艾叶、苏叶、玫瑰花、月季花、西红花、丁香、大茴香、小茴香、花椒、吴茱萸、香橼、枳壳、枳实、青皮、陈皮、砂仁、白豆蔻、藿香、荆芥、薄荷等,  相似文献   
95.
柴胡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群  葛发欢 《中药材》2003,26(9):641-64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柴胡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从柴胡挥发油中分离了29个成分并鉴定了22个成分;蒸馏出的水层经静置后未检出任何挥发油类成分;临床所用的柴胡注射液未检出所分析的挥发油成分,只检出呋喃甲醛和5-甲基呋喃甲醛二个成分。  相似文献   
96.
采用不同的动物实验方法,用石菖蒲去油煎剂(Ⅰ)、总挥发油(Ⅱ)、α-细辛醚(Ⅲ)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对正常小鼠学习和记忆获得能力(跳台法试验),戊巴比妥钠造成的记忆获得障碍模型(电迷宫法试验),亚硝酸钠造成的记忆巩固不良模型(跳台法试验),乙醇造成的记忆再现缺失模型(跳台法试验)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和改善作用。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α-细辛醚在大鼠体内各项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α-细辛醚口服吸收快,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以上实验结果还表明:石菖蒲对学习记忆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是总挥发油(Ⅱ),其中α-细辛醚(Ⅲ)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去油煎剂(Ⅰ)有一定作用,但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7.
紫金牛地上和地下部位挥发性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紫金牛生药地上部位、地下部位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紫金牛地上部分和根部的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分析,并用气相色谱及气相-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Varian 3300气相色谱仪,HP-innowax型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cm×0.25μm)。载气为高纯氦气,FID检测器。质谱条件:Saturn 2000质谱仪(Varian,USA),EI电离源,电离电压70 eV,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40℃,扫描范围:40-450 amu,进样量1.0μL,分流比10:1。结果:本研究从紫金牛地上部分鉴定出了61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65%,含量在4%以上的组分有:芳樟醇(4.20%)、石竹烯(4.26%)、苯乙醇(4.38%)、水杨酸甲酯(4.47%)、兰桉醇(5.07%)、α-石竹烯(5.14%)、己酸(9.10%)、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14.07%)。从根部共鉴定出45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17%,含量在4%以上的组分有:丁子香基乙醇(4.22%)、兰桉醇(6.02%)、α-杜松醇(8.90%)、龙脑(9.16%)、α-石竹烯(12.89%)、石竹烯(30.13%)。结论:从其不同部位成分比较来看,紫金牛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要区别对待,分别人药。  相似文献   
98.
陈革林  张永红  汪汉卿 《中药材》2004,27(3):183-184
对弯茎还阳参挥发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了38种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99.
采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高良姜根、茎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4、21和16种化学成分,其中有13种成分为3个部位所共有。但根、茎、叶的含油量及同一成分在不同部位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0.
侧柏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侧柏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侧柏果实挥发油;以气相色语-质谱( GC-MS)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名称。以总离子流图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40多个峰,确证了其中34种成分,其含量占总离子流的92%以上。结论:侧柏果实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雪松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