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0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32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395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541篇
  1篇
中国医学   292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黎运呈  曾芳  王秋景  郑迪  杨喆娟 《浙江医学》2018,(10):1037-1040,1053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HLF)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肝L-02细胞诱导NAFLD模型,分为正常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组4组,采用不同浓度HLF进行干预,低剂量组HLF100滋g/ml,高剂量组HLF400滋g/ml。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HLF药物干预后,高剂量组细胞形态学改变明显好于低剂量组及模型组;模型组与HLF高剂量组早期凋亡率[(14.63±1.82)%、(6.75±1.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HLF高剂量组中晚期凋亡率[(11.36±2.94)%、(3.49±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F高、低剂量组中晚期凋亡率[(3.49±1.03)%、(8.79±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HLF高、低剂量组总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Bax、Cyt-C和Caspase-9促凋亡蛋白在模型组中表达明显增高,Bcl-2、MitochondriaCytochromeC抗凋亡蛋白在高剂量组及正常组中高表达;模型组与高、低剂量组凋亡蛋白Bax/Bcl-2的比值[(1.999±0.376)、(0.144±0.023)、(0.399±0.0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高、低剂量组凋亡蛋白Cytosolic/MitochondriaCytochromeC的比值[(0.287±0.037)、(0.041±0.006)、(0.097±0.0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高、低剂量组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9的表达[(0.060±0.005)、(0.030±0.003)、(0.030±0.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AFLD细胞模型存在凋亡现象,HLF药物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CytochromeC、Caspase-9等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干预肝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及部位黔产千里光中总黄酮、绿原酸和金丝桃苷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生物产量,为确定黔产千里光的采收期和药用部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和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期黔产千里光总黄酮的含量以6月份含量最高,绿原酸和金丝桃苷含量均以8月份最高,不同部位千里光叶中总黄酮、绿原酸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最高;8月份千里光的生物产量最大,茎、叶的产量占较大比重。[结论]综合考虑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生物产量,建议黔产千里光在7—9月份采收地上部位为宜。  相似文献   
993.
医学纵横     
多吃橙子有助于降低女性中风危险英国一项为期14年、有近7万名妇女参试的研究发现,与不吃柑橘类水果的妇女相比,常吃柑橘类水果的妇女中风危险降低10%。该研究负责人伊丁·卡西迪博士表示,总黄酮是食物类黄酮的一种,具有降低中风危险的功效。柑橘类中的总黄酮较多,其中,橙子和葡萄柚中总黄酮含量尤其丰富,一个橙子或一片葡萄柚大约含总黄酮45~50毫克。研究发现,总黄酮可改善人体血管功能,减少炎症发生,而血管功能失常和炎症是导致中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菟丝子总黄酮通过卵泡刺激素(FSH)-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轴对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改善作用。 【方法】 从68只雌性SD大鼠中抽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构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模型。将成功建模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抑制剂组、模型组、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菟丝子总黄酮组,每组12只。抑制剂组灌胃H-89 0.1 mg/kg,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灌胃H-89 0.1 mg/kg+菟丝子总黄酮 530.1 mg/kg,菟丝子总黄酮组灌胃菟丝子总黄酮530.1 mg/kg,模型组、正常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均连续4周,每周休息1 d。给药4周后,称取各组大鼠卵巢湿质量,计算卵巢指数,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 法检测卵巢组织中 cAMP 含 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蛋白激酶A(PKA)及磷酸化PKA(p-PKA)表达。 【结果】 模型组大鼠进食、二便、毛色、动情周期出现异常,卵巢萎缩明显,卵泡数量、黄体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进食、二便、毛色、动情周期异常情况更严重,卵巢萎缩更明显,卵泡与黄体数量更少,而抑制剂组+菟丝子总黄酮组、菟丝子总黄酮组大鼠进食、二便、毛色、动情周期,卵巢、卵泡与黄体数量明显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抑制剂组、模型组、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菟丝子总黄酮组的左侧和右侧卵巢湿质量及卵巢指数降低,FSH、FSH/LH、E2水平升高,卵巢组织中cAMP含量降低,FSHR、p-PKA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模型组、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菟丝子总黄酮组的左侧和右侧卵巢湿质量及卵巢指数升高,FSH、FSH/LH、E2水平降低,卵巢组织中cAMP含量升高,FSHR、p-PK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菟丝子总黄酮组的左侧和右侧卵巢湿质量及卵巢指数升高,FSH、FSH/LH、E2水平降低,卵巢组织中cAMP含量升高,FSHR、p-PK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抑制剂+菟丝子总黄酮组比较,菟丝子总黄酮组的左侧和右侧卵巢湿质量及卵巢指数升高,FSH、FSH/LH、E2水平降低,卵巢组织中cAMP含量升高,FSHR、p-PK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菟丝子总黄酮可能通过FSH-cAMP信号轴改善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桑叶总黄酮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脂代谢紊乱的药效学作用,并基于肝脏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l)蛋白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醇提法+大孔树脂纯化法提取、纯化桑叶总黄酮,并进行鉴定。利用高脂肪饮食(HFD)+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选择血糖≥11.1 mmol·L-1的大鼠,以桑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300、150、75 mg·kg-1)分别灌胃给药8周,观察大鼠体质量及血糖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PPAR-α及CP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桑叶总黄酮干预8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摄食量、肝脏指数、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摄食量、空腹血糖、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HE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空泡变性且有炎性浸润;桑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脏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血脂四项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HDL-C水平显著增加(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PAR-α和CPT-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叶总黄酮高剂量组PPAR-α和CPT-1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PAR-α和CP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叶总黄酮高剂量组PPAR-α和CP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桑叶总黄酮可有效降低T2DM大鼠血糖,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其发挥降糖调脂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调控PPAR-α和CPT-1蛋白、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发挥调控脂质代谢,进而发挥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土茯苓总黄酮对银屑病小鼠皮肤瘙痒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对白细胞介素(IL)-17/Notch信号轴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5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土茯苓总黄酮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土茯苓总黄酮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背部脱毛,每日涂抹5%咪喹莫特软膏62.5 mg,1次/日,连续7 d,正常组小鼠背部涂抹等量凡士林软膏,低、高剂量组小鼠每日分别用300和500 mg/kg土茯苓总黄酮灌胃,甲氨蝶呤组小鼠每日1 mg/kg甲氨蝶呤片水溶液灌胃,1次/日,连续7 d。评估小鼠皮肤瘙痒次数,进行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IL-2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损伤,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水通道蛋白-3(AQP3)和神经酰胺(Cer)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印迹法检测IL-17、Notch、Jagged1和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正常组小鼠表皮层菲薄,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模型组小鼠表皮增厚,伴有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真皮乳头出现水肿,伴血管扩张,棘层增厚,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低、高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小鼠病理损伤不同程度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瘙痒次数、PASI评分、IFN-γ、IL-23和TNF-α含量、IL-17、Notch、Jagged1和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AQP3和Cer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小鼠皮肤瘙痒次数、PASI评分、IFN-γ、IL-23和TNF-α含量、IL-17、Notch、Jagged1和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AQP3和Cer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小鼠皮肤瘙痒次数、PASI评分、IFN-γ、IL-23和TNF-α含量、IL-17、Notch、Jagged1和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AQP3和Cer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甲氨蝶呤组小鼠皮肤瘙痒次数、PASI评分、IFN-γ、IL-23和TNF-α含量、IL-17、Notch、Jagged1和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AQP3和Cer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土茯苓总黄酮可改善银屑病小鼠皮肤损伤,减轻皮肤瘙痒,抑制对炎症反应,其可能是通过抑制IL-17/Notch信号轴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潘晶晶  任丹丹  瞿海斌  龚行楚 《中草药》2022,53(19):6012-6022
目的 完善中药醇沉前浓缩液质控指标,并建立浓缩液质量标准。方法 制备多批次党参浓缩液,研究密度与浓缩液其他性质间的关系。将党参炔苷保留率、与乙醇充分混合的浓缩液质量百分比以及单位质量浓缩液产生沉淀质量作为醇沉工艺评价指标,开展膜分散醇沉实验研究,筛选浓缩液关键性质并建立其与上述评价指标的定量模型。基于所建模型,采用预测误差传播的方法建立党参浓缩液的质量标准,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浓缩液密度与固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比密度,浓缩液黏度能更灵敏地体现出不同批次浓缩液的性质差异。筛选出浓缩液的黏度和固含量为浓缩液关键性质。建立的二阶多项式模型R2大于0.97。建立了不等式组作为浓缩液质量控制标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建立的党参浓缩液的质量标准较为可靠。结论 建议增加黏度作为浓缩液品质的控制指标,并建立综合考虑密度和黏度的浓缩液质量标准,通过放行控制提高醇沉工艺效果及批次间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考察并评价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性能,建立该制剂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通过考察微丸的外观性状、大小以及成乳后的乳滴粒径分布、自微乳化时间、Zata电位、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等,评价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性能;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新橙皮苷为指标成分,在284 nm波长处,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 结果: 研制的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为球形黄褐色小丸,分布在16~30目(收率92.5%);自微乳化成乳后,微乳平均粒径(78.8±12) nm,且在不同pH分散介质、不同转速和不同温度下,自微乳粒径无明显变化.总黄酮在4.44~26.64 mg·L-1线性关系良好, r=0.999 9,平均回收率99.9%(RSD 1.0%). 结论: 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具有良好的自微乳化性能,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制剂的载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确定减味寿胎丸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比色法测定寿胎丸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减味寿胎丸中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112-0.56mg/mL内线性良好(r=0.9998),回流提取减味寿胎丸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10,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5h。结论:本提取工艺简单、合理、稳定,重复性好,可为减味寿胎丸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倪红辉 《山西中医》2014,30(10):49-51
目的:测定不同溶剂对金荞麦中有效成分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效率,制定简便的金荞麦制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设定检测波长为510 nm,以芦丁为对照品绘制标准曲线,测定金荞麦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在10倍量的溶剂提取下,60%乙醇的金荞麦提取效率最高;芦丁对照品在16~160(μ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求得直线回归方程为Y=0.000 88X+0.160 2,r=0.997 4;用6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金荞麦中总黄酮的含量最高;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56%;重复性试验的平均值为2.76%,RSD=2.92%(n=6);加样回收率试验的平均值为98.43%,RSD=1.78%。结论:以60%的乙醇为溶媒提取金荞麦中的总黄酮类成分提取率最高,稳定性好,方法简便,适用于我院金荞麦制剂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