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77篇 |
免费 | 633篇 |
国内免费 | 21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4篇 |
儿科学 | 267篇 |
妇产科学 | 239篇 |
基础医学 | 529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1992篇 |
内科学 | 253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136篇 |
特种医学 | 12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66篇 |
综合类 | 4700篇 |
预防医学 | 1732篇 |
眼科学 | 25篇 |
药学 | 1167篇 |
158篇 | |
中国医学 | 2222篇 |
肿瘤学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8篇 |
2023年 | 522篇 |
2022年 | 645篇 |
2021年 | 772篇 |
2020年 | 453篇 |
2019年 | 332篇 |
2018年 | 177篇 |
2017年 | 262篇 |
2016年 | 260篇 |
2015年 | 358篇 |
2014年 | 693篇 |
2013年 | 562篇 |
2012年 | 787篇 |
2011年 | 789篇 |
2010年 | 688篇 |
2009年 | 678篇 |
2008年 | 892篇 |
2007年 | 742篇 |
2006年 | 696篇 |
2005年 | 696篇 |
2004年 | 520篇 |
2003年 | 489篇 |
2002年 | 354篇 |
2001年 | 283篇 |
2000年 | 239篇 |
1999年 | 176篇 |
1998年 | 118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92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利用中医思维方法加强临床疾病管理的方法和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疾病管理理念,评估专科病情后遵医嘱进行药学管理和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思维理念下的临床疾病管理策略。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肺功能改善、患者依从性)评分。结果:观察组情绪应对、呼吸困难管理、体力活动、环境适应、安全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肺功能改善、患者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中医思维方法加强临床疾病管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合理运用中医思维分析病情演变规律在优化专科管理模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中医药服务项目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演变规律的相关项目评分及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评分。结果:观察组病因总结、发病机制判断、病势分析、结局预测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预测、风险事件管理、生理功能恢复、躯体功能恢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运用中医思维分析病情演变规律,有利于优化重症疾病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风险系数。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中医“五位一体”临床思维模式在临床心内科中的运用形式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1月期间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接受传统西医学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接受传统西医学管理模式+中医“五位一体”管理模式。评价两组健康管理效果,比较两组依从性、运动能力、疼痛干预、营养管理、睡眠质量评分。评价两组专科管理效果,比较两组明确诊断、风险预测、专科疗效、预后质量评分。评价两组人文关怀效果,比较两组信任度、主观表达意愿、满足个人需求、不良情绪管理评分。结果:观察组依从性、运动能力、疼痛干预、营养管理、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明确诊断、风险预测、专科疗效、预后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信任度、主观表达意愿、满足个人需求、不良情绪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五位一体”临床思维模式在临床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专科管理、健康管理、人文关怀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中医思维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落地推广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某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神经内科在其基础上以中医思维推广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进行管理。观察两组神经内科患者管理后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应用情况,同时观察其管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变化、运动功能变化,比较组间管理依从性及管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管理后,观察组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应用方面,其耳穴贴压应用率、经穴推拿应用率、穴位敷贴应用率及针灸应用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观察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及运动功能FAM评分比较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运动功能FAM评分比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管理依从性比较于对照组,其总依从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管理满意度比较于对照组,其总满意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以中医思维推广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加临床中医特...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中和思维指导下的中医学管理模式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5月—2021年8月医院内分泌风湿科收治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医学服务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医学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接受中和思维指导下的中医药学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恢复、症状/体征改善、患者疾病感受、风险控制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康复方案掌握与实施、心理健康程度、疾病自我管理积极性等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康复方案掌握与实施、心理健康程度、疾病自我管理积极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康复方案掌握与实施、心理健康程度、疾病自我管理积极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和思维指导下的中医药医学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专科管理水平,完善专科干预效果和患者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基于“鲶鱼效应”联合思维导图模式对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03~2021-03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的基于“鲶鱼效应”联合思维导图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身心状况指标和护理质量评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症状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痛指数、休息痛水平、握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文书、护理安全、病房管理、专科护理、基础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认识、社会职能、心理职能、生理职能评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怖、偏执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鲶鱼效应”联合思维导图模式可有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身心状况,改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提高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健康宣教对食管癌(EC)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EC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思维导图式健康宣教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评分、ESCA评分、欧洲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30)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预期性支持、个人状态、适应能力评分[(8.62±0.56)分、(8.91±0.41)分、(9.03±0.66)分]均高于对照组[(7.01±1.21)分、(7.32±0.79)分、(7.57±0.81)分](P<0.05);观察组ESCA评分、EORTC QLQ-30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度[(127.96±14.53)分、(47.23±8.33)分、(79.25±12.23)分]均高于对照组[(113.32±12.05)分、(39.56±7.12)分、(64.18±11.20)分](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99.
100.
李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22,(6):114-118
中医药高等教育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中医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越来越重要,但实践证明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对中医思维的培养锻炼环节相对薄弱,应该予以探索改革并创新。文章经过前期不断的摸索,在中医基础教学中首次提出“三轨”式教学模式即“三版块、两主体、一结合”,其中“三版块”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两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经典思维、“一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创新思维。通过“三轨”式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使学生树立专业自信与中医自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