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64篇
  免费   1036篇
  国内免费   420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52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774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3148篇
内科学   2918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296篇
特种医学   5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968篇
综合类   7767篇
预防医学   1775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3130篇
  34篇
中国医学   5983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596篇
  2022年   583篇
  2021年   623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601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563篇
  2015年   724篇
  2014年   1335篇
  2013年   1225篇
  2012年   1463篇
  2011年   1531篇
  2010年   1445篇
  2009年   1397篇
  2008年   1488篇
  2007年   1398篇
  2006年   1299篇
  2005年   1434篇
  2004年   1235篇
  2003年   1098篇
  2002年   914篇
  2001年   861篇
  2000年   723篇
  1999年   568篇
  1998年   514篇
  1997年   491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398篇
  1994年   328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01.
老年人退行性脏瓣膜病是一种主要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逐渐延长,该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并威胁生命的一种重要的血管疾病,并引起了国内外血管病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人对我院1997~2003年经多普勒超声动图明确诊断的109例退行性脏瓣膜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心肌损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是否存在肌损伤。方法 测定 2 4例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 (试验组 )血清肌酶谱 (包括AST、CK MB、CK、LDH1、LDH)、肌肌钙蛋白T(cTnT)、电图 (ECG) ,并与 2 7例非惊厥持续状态的惊厥儿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各肌酶值 (u/L)为AST 2 77.9± 766.8,CK 1615 .8± 70 2 .3 ,CK MB 70 .3±70 .2 ,LDH1180 .0± 162 .0 ,LDH 619.8± 3 91.9;对照组为AST 83 .6± 163 .7,CK 13 4.6± 12 6.8,CK MB 2 5 .4± 13 .4,LDH171.9± 3 8.8,LDH 3 3 9.2± 2 14 .3 ,两组均值进行比较 ,CK ,CK MB ,LDH ,LD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TnT试验组测 13例 ,阳性 6例 ,对照组测 8例均阴性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ECG试验组查 2 3例异常 15例 ,对照组查 2 4例异常 4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全身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可引起肌损伤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通过36例高热惊厥患儿肌酶谱的变化来了解惊厥对细胞内酶的影响。方法 惊厥组及对照组皆在人院当天(即24小时内)抽血标本,进行肌酶谱检验。热退7天后将原肌酶谱异常者第二次复查。两次测量的结果皆与参比人员进行数据差异分析X^2检验。结果 惊厥组患儿肌酶谱异常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升高以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r-羟丁酸脱氢酶(HBD)为主。通过治疗热退后肌酶逐渐恢复正常。接近未惊厥患儿。结论 高热惊厥者短时间抽搐,惊厥导致血管痉挛组织缺血,器官缺氧。缺氧产生一系列细胞内无氧代谢反应,组织损伤,细胞酶释放。这些可通过肌酶谱升高表现出来。但这种升高引起大家重视,做好肌保护治疗,大多数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经验。方法112例病儿,≤6个月43例(38%,X组),>6个月69例(62%,Y组)。85例行导管检查。Rastelli A型89例,Rastelli B型10例,Ras- telli C型13例。手术技术分单片法,双片法和简化单片法。术中经食管超声检查发现异常而即刻再次手术者7例(二尖瓣反流4例,二尖瓣狭窄2例,左室流出道梗阻1例)。术后入重症监护室,左房压8~21 mm Hg,中静脉压7~12mm Hg。呼吸机平均应用47h,监护室平均滞留6.3d。结果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直径>2mm)13例,二尖瓣中度反流1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院内死亡6例(X组1例,Y组5例)。术后随访91例(81%),随访1~5年,平均2.3年。1例术后1年因肺炎衰死亡,1例术后2年因二尖瓣中-重度反流而换瓣。结论院内死亡率提示,小于6月龄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病婴手术是安全的。随着年龄增大,瓣膜成形效果、肺动脉高压的预后可能会更差。双片法修补室间隔缺损较易发生残余漏(9例,18%),简化单片法出院时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方法(6例,16%)。  相似文献   
107.
心包膜移植在结膜囊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保存人包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眼球摘除术后伴有结膜囊狭窄综合征的26例26眼,利用包膜移植行部分结膜囊成形术,术后随访观察3~12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24眼(92.31%)在术后30~60天移植的包膜被结膜覆盖,感染1例(3.85%),结膜囊狭窄1例(3.85%)。结论:保存包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取材方便,疗效显著,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血液脏停搏液和晶体停搏液对风湿性脏病患者肌保护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择期手术的风湿性脏病患者分为两组:血液脏停搏液组(B-rh)和晶体脏停搏液组(C-rh)。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5,8d晨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工酶1(LDH-1)。结果术前除B-rh的LDH略高于正常水平外其它肌酶的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d两组的肌酶分别升高到术前的3~19倍(P<0.05);术后3d两组的CK-MB虽说已恢复到正常值,但五种肌酶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5dC-rh的CK和CK-MB,B-rh的CK,CK-MB和AST与术前相比已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8d两组的LDH与LDH-1仍未恢复正常(P<0.0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的肌酶释放均是B-rh的高。肌酶的释放量与主动脉阻断时间(CCT)和体外循环时间(ECCT)呈良好的正相关。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和ECCT无明显差异(P>0.05),CCT以B-rh为短[(77.2±34.6)min比(61.7±26.7)min,P<0.05]。结论从肌酶的释放来判断,晶体脏停搏液优于血液脏停搏液对风湿性脏病患者的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9.
久强脑立清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重要器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久强脑立清 (JNQ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重要器官、脑、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 4组 ,Wistar大鼠对照组、SHR组、SHR服用JNQ高剂量组 (0 5 3 0g/kg)和低剂量组 (0 2 65 g/kg) ,给药 5周。采用尾脉搏测压法测定动物血压 ;动物经组织灌流后 ,低温下快速取出、脑、肾 ,固定于 10 %福尔马林中 ,4℃保存 ,常规组织切片 ,HE染色。结果给药前各组SHR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给药 3周和 5周后血压未见明显下降。组织病理结果显示 ,未治疗组SHR肌细胞肥大 ,肌束间小动脉壁增厚 ,官腔变窄 ;大脑皮层血管管腔狭窄 ,管壁增厚 ,血管周围间隙增大 ;肾小球萎缩 ,有玻璃样变。上述病理性改变在经JNQ治疗 5周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以高剂量组明显。结论SHR经JNQ治疗 5周后血压未见明显降低 ,但对重要器官、脑、肾的病变有较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总结98例脑卒中患者病因、年龄、并发症等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为。方法回顾分析了98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患者男性较女性多,各类脑卒中的病因中高血压病占主要因素,脑卒中发病类型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其后依次为非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症以脑综合征最高,其次为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等。预后以脑出血最差,以腔隙性脑梗死和SAH较好。结论脑卒中患者入院应常规进行电图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