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50篇
  免费   2491篇
  国内免费   195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43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215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346篇
内科学   8209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167篇
特种医学   19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2009篇
综合类   14395篇
预防医学   1988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6198篇
  107篇
中国医学   4440篇
肿瘤学   145篇
  2024年   397篇
  2023年   1286篇
  2022年   1616篇
  2021年   1748篇
  2020年   1272篇
  2019年   1199篇
  2018年   538篇
  2017年   962篇
  2016年   964篇
  2015年   1158篇
  2014年   1669篇
  2013年   1732篇
  2012年   2222篇
  2011年   2530篇
  2010年   2375篇
  2009年   2367篇
  2008年   2903篇
  2007年   2585篇
  2006年   2617篇
  2005年   2790篇
  2004年   2376篇
  2003年   2109篇
  2002年   1636篇
  2001年   1539篇
  2000年   1230篇
  1999年   1030篇
  1998年   906篇
  1997年   737篇
  1996年   645篇
  1995年   612篇
  1994年   499篇
  1993年   326篇
  1992年   302篇
  1991年   283篇
  1990年   261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51.
赵胜  冯国清 《医学综述》2004,10(8):462-464
1986年由Murry等首次提出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的概念,即预先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可以提高心肌组织对随后持续缺血的耐受性,它是一种内源性自我保护方式。随后人们又发现IPC对心肌保护作用呈双时相过程,包括IPC后即刻出现的早期保护,一般持续1~3h。和IPC后24h出现的延迟保护,又称第二保护窗口,可持续数天。预适应方法除经典的短暂缺血外,还有热应激、快速起搏、药物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52.
余蕴珏 《实用全科医学》2004,2(2):182-182,119
二陈汤来处于《和剂局方》,是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组成的(原书有乌梅、生姜,笔者在临床中多用姜、葱)为理气和中化痰的基础方,临床常用治诸般痰湿之症。  相似文献   
53.
无创性缺血预处理延迟相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 ,探索无创性缺血预处理 (NIPC)延迟心肌保护作用 ,以及核因子κB (NF κB)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 4组 ,Ⅰ组 (I/R组 ) ;Ⅱ组 (NIPC组 ) ;Ⅲ组 (PDTC NIPC组 ) ;Ⅳ组 (PDTC组 )。PDTC为NF κB特异性抑制剂。建立体内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结扎前降支 4 5min ,复灌 30min ,观察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心律失常发生率 ,并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NF κB的值 ;复灌 2h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其中NIPC为I/R前 2 4h采用止血带阻断双下肢血流 5min ,复灌 5min ,反复 3个循环。结果 Ⅱ组心功能恢复优于其它 3组、心梗面积小于其它 3组(P <0 0 5 ,P <0 0 1) ;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其他 3组低 (均P <0 0 5 )。Ⅲ组的各项结果与另外 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Ⅰ和Ⅳ组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创性缺血预处理可以起到延迟相心肌保护作用 ;NF κB在预处理过程中可以诱导产生心肌保护蛋白 ,但在心肌持续缺血过程中作为一种重要炎症因子可加重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干细胞动员剂动员的骨髓干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潜能及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大鼠心肌坏死模型,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辛伐他汀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坏死灶,于用异丙肾上腺素后24h、4周杀死大鼠,取出心脏,通过免疫组化、HE染色和VG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肌坏死灶的CD34^ 细胞的浸润及心肌血管再生、心肌纤维化的情况。【结果】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后24h,动员组大鼠心肌坏死区可见CD34^ 细胞浸润,并有CD34阳性的新生心肌细胞生长,4周后瘢痕组织少,心肌纤维化程度轻,缺血心肌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发生后,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辛伐他汀能迅速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向心肌坏死灶内迁移、存活和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分化;并能抑制缺血心肌纤维化和保护缺血心肌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55.
对异氟醚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研究表明,异氟醚可引起冠状动脉窃血现象,因而不主张用于冠心病患者。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只要冠脉的灌注压正常,异氟醚并不引起冠状动脉窃血及心肌缺血,且认为异氟醚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因此,只要冠脉灌注压正常,异氟醚在冠心病患者的麻醉中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氧化乐果中毒心房纤颤发生的原因。方法 根据有无心房纤颤分为心房纤颤组和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的胆碱酯酶(CH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COT)、肌酸激酶(CK)以及血气分析。结果 心房纤颤组与对照组的CHE、COT、CK的酶峰有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氧化乐果中毒心房纤颤与心肌中毒损伤,缺氧,交感、副交感神经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57.
曹维  赵德化 《医学争鸣》1989,10(6):405-408
采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同步观察了3,6-[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因甲酸盐(IHC-64)对豚鼠心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和收缩力的作用。50μmol/L IHC-64抑制心肌收缩力,而不影响快反应动作电位。增加IHC-64浓度,动作电位0相最大峰值(APA)、除极速率(dp/dt_(max))和复极50%和90%时程(APD_(50)、APD_(90))被明显抑制。IHC-64抑制慢反应动作电位,提高细胞外钙浓度可拮抗这种抑制。结果提示,IHC-64主要抑制慢Ca~(2+)内流,同时也部分抑制快Na~+内流,它可能是一种新型B类钙通道阻滞剂。  相似文献   
58.
他汀类药物治疗和心肌无复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MG—G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现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最具疗效的一种药物。最初,他汀类的心脏保护作用被认为是通过降低脂质介导的。然而,现在更清楚的是,他汀类的作用与降脂作用无关,而和多种效应相关。  相似文献   
5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例心肌梗死采用溶栓治疗的患者密切观察及护理.总结溶栓过程及其观察和护理注意事项.溶栓治疗方法是尿激酶1 50万U 生理盐水100ml半小时内静脉泵入,约12h后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0.4~0.6ml,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用7天;结果20例患者中再通14例,再通率70%.并提出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广泛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做到准备细、操作细和观察细,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这对溶栓成功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60.
ECG及UCG对右室心肌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室心肌病(right ventricular cardion mopathy,RVCM)的诊断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作者1989-10~2000-06收集RVCM11例,现将UCG及ECG对其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