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88篇
  免费   5753篇
  国内免费   5876篇
耳鼻咽喉   268篇
儿科学   1017篇
妇产科学   500篇
基础医学   5008篇
口腔科学   640篇
临床医学   15092篇
内科学   14211篇
皮肤病学   455篇
神经病学   1815篇
特种医学   36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4篇
外科学   6263篇
综合类   37730篇
预防医学   12092篇
眼科学   832篇
药学   21148篇
  136篇
中国医学   19145篇
肿瘤学   2407篇
  2024年   803篇
  2023年   2580篇
  2022年   2381篇
  2021年   2619篇
  2020年   2240篇
  2019年   2303篇
  2018年   1175篇
  2017年   2112篇
  2016年   2289篇
  2015年   2693篇
  2014年   4702篇
  2013年   4695篇
  2012年   6288篇
  2011年   6960篇
  2010年   6428篇
  2009年   6614篇
  2008年   12895篇
  2007年   9119篇
  2006年   7910篇
  2005年   9956篇
  2004年   8316篇
  2003年   7225篇
  2002年   5863篇
  2001年   4285篇
  2000年   3571篇
  1999年   2715篇
  1998年   2356篇
  1997年   1920篇
  1996年   1763篇
  1995年   1671篇
  1994年   1255篇
  1993年   816篇
  1992年   753篇
  1991年   768篇
  1990年   762篇
  1989年   702篇
  1988年   283篇
  1987年   216篇
  1986年   164篇
  1985年   129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41.
国内动态     
《高血压杂志》2006,14(2):158-158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压时程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535-536.该文研究有高血压史的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人群中高血压发生与ICVD发生的时程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0~1999年间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66例首次ICVD发生之前或当时发现高  相似文献   
142.
急性脑血管病(ACVD)急性期易发生脑心综合征,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高。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我们对收治的96例ACVD患者进行了心电图(EKG)及血清心肌酶谱分析,以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 临床资料:本组男58例,女38例;年龄38~78岁,平均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经单根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窦(CS)顺行性/逆行性同时心肌灌注(SARC)的效果。方法将离体猪心分别经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或右冠状动脉(RCA)中的1支和CS行SARC,再依次向动、静脉灌注通路内注入磁共振造影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心肌内造影剂的分布以及对非灌注冠状动脉回流液进行分析,评估心肌灌注效果。结果SARC期间经单根冠状动脉注入Gd-DTPA不但使其支配区域磁共振信号增强,而且其余2根非灌注冠状动脉的支配区域信号也增强(包括右心室游离壁);而SARC期间经CS注入Gd-DTPA只引起非灌注冠状动脉支配区变亮,灌注冠状动脉的支配区和右心室游离壁的信号强度无改变。SARC期间非灌注冠状动脉收集的回流液速度分别为:LAD 10.5~17.7ml/min,LCX 9.7~15.2ml/min,RCA 4.7~7.8ml/min。结论经单根冠状动脉和CS同时灌注可以提供全面均匀的心肌灌注,足以防止非灌注冠状动脉支配区发生心肌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44.
腺苷与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苷与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1只杂种犬,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7):缺血再灌注组(A组)、异丙酚预处理组(B组)、异丙酚与腺苷联合预处理组(C组)。A组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结扎60min后松开结扎,再灌注:120min;B组缺血前30min经静脉以5.6mg·kg-1·h-1速率持续泵注异丙酚30min;C组缺血前10min经主动脉根部一次性注入腺苷(10mmol·L-1,10ml),其余处理同B组。记录心脏血液动力学指标,并行节段性室壁运动评分(RWMS)。结果缺血即刻出现了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与基础值比较,A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期 LVEDP升高,CO、SV、LVEF、CPP、RPP降低,再灌注期MAP降低,HR减慢,B、C组上述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减弱,A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期RWMS增加,但B、C组缺血期RWMS低于A组(P< 0.05或0.01)。结论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腺苷预处理并未增强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5.
在患者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以及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发生呈普遍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护士作为医务人员面对着“病人”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的时间最多,我们应如何去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减少医疗纠纷,防患于未然呢?现从:高度的责任意识;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不断学习和掌握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精湛而娴熟的技术操作;写好临床护理记录;掌握原则;忠诚老实、实事求是;科学的工作态度;护士自我健康保护;护士自我法制观念的增强等十一方面来浅谈自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46.
本文对血管紧张素殴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描述。临床应用证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其不仅对白昼高血压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夜间血压亦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且能调整血压的昼夜节律,故能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对逆转左心室肥厚亦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耐受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原有治疗方案无效或不能耐受其他药物的患者,尤其是伴有心肌肥厚的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47.
目前 ,在我国绝大多数医院将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 GOT)、乳酸脱氢酶 ( L DH)及其同功酶 ( L DH1 )、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功酶 ( CK- MB)等组成心肌酶谱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 AMI) ,其中尤以 CK- MB和 L DH1 最有临床意义。但上述心肌酶的测定在临床应用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存在诊断特异性差 ,早期诊断 ( 6小时内 )敏感性不高 ,诊断窗口时间短等问题。因此 ,国内外一些学者都在努力寻找一些能够克服上述不足的新的生化标记物。 1987年 Cumm ins等 [1 ]首先报告用测定周围血中心肌肌钙蛋白浓度来诊断 AMI,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  相似文献   
148.
149.
葛根素致急性溶血反应死亡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死韩某(男,71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史。因再发心慌、胸闷半月于某年2月15日住院治疗,入院后给予降血压、改善心肌供血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心慌、胸闷症状好转。3月3日10时,死在输葛根素注射液后突发腰背部剧痛,解酱油色尿15ml,并感恶心、呕吐。连续查血常规m由入院时153g/L进行性下降至99g/L;尿常规BLD+++.PH6.0,出凝血功能示:APTT72.7s,TT85.8S,PT31.5S。INR2.45。诊断为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0时40分患经抢救无效于同年3月3日20时40分死亡。因家属对其死因有疑义,遂委托本院对其进行法医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50.
迄今为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仍无有效治疗药物供临床使用。我们通过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菌粉喂养COPD大鼠 ,观察组织形态学、动物肺功能 (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细胞介素IL 4含量等指标 ,探讨其防治COPD的作用及机制。材料与方法 雄性SD大鼠 (清洁级 ) 3 7只 ,体重 (2 0 0±2 0 )g ,随机分为 3组。 (1)模型组 13只 ,在自制吸烟染毒箱内被动吸烟 2 0支 (上海卷烟厂凤凰牌香烟 ,焦油量 17mg/支 ,烟气烟碱量 1 4mg/支 ) ,每天 3次 ,每次间隔 3h ,共 60天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