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84篇
  免费   3123篇
  国内免费   485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18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629篇
内科学   1103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12篇
综合类   9342篇
预防医学   838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776篇
  36篇
中国医学   28333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639篇
  2023年   2061篇
  2022年   1895篇
  2021年   2084篇
  2020年   1538篇
  2019年   1528篇
  2018年   662篇
  2017年   1280篇
  2016年   1321篇
  2015年   1378篇
  2014年   2206篇
  2013年   1955篇
  2012年   2497篇
  2011年   2635篇
  2010年   2349篇
  2009年   1895篇
  2008年   2292篇
  2007年   1773篇
  2006年   1551篇
  2005年   1410篇
  2004年   1381篇
  2003年   1164篇
  2002年   981篇
  2001年   746篇
  2000年   707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555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445篇
  1995年   380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249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33篇
  1990年   238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类型及证型分布规律,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治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例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疾病类型、辨证分型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200例月经不调伴焦虑情绪患者中周期异常类型所占比例最高(61.00%),且肝郁血热证型分布比例最高(36.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月经不调伴情绪焦虑患者实际表现进行准确分类及分型,综合判断其病情后给予对症治疗,可获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心理及生理健康。  相似文献   
992.
张兰起  赵德英 《光明中医》2014,(8):1672-1673
目的探讨益气熄风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寻找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新方法。方法入选血管性痴呆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常规组,常规组予抗血小聚集、降压等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熄风胶囊口服。结果经治疗后,两组临床表现均好转,但实验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较常规组升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熄风胶囊口服,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93.
<正>悬饮是指肺气不足,外邪乘虚侵袭,肺失宣通,胸络郁滞,气不布津,以致饮停胸胁,出现咳唾胸胁引痛,或见胁肋饱满。多见于渗出性胸膜炎。1诊断依据(1)初期以咳唾胸胁引痛,或伴有恶寒发热为主症。发病缓急不一。(2)积饮形成后,胸痛减轻,胸闷逐渐明显。重者  相似文献   
994.
历代医家从阴阳、脏腑、六经、十二经脉等方面辨证论治汗证,中医治疗汗证有独特的优势。梁君昭教授认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是汗证的发病基础,气滞、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是汗证致病因素。临证时梁君昭教授从“阴阳-脏腑-经络-气机-体质”等多角度辨治汗证,认为虚实夹杂、营卫不和、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是疾病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汗证的中医治疗应注重健脾养心、调和气血、行气解郁、活血降浊,心肝同治、调补脾肾,并注重生活作息的调整,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根据时节合理调整用药,理法方药精准施治。  相似文献   
995.
刘真真  吴少霞 《河南中医》2014,34(2):338-338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艾条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缓解疼痛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治疗痛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 观察“三全护理”模式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138例,采用“三全护理”模式,开展全人护理、全心护理、全程护理.同时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于入院当天、出院前1周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情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8个维度分别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将总分作为统计指标,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 实施“三全护理”模式前后比较,除情感功能、生理职能具有显著性差异外(t=5.989,4.633;P<0.01),其他生理机能、躯体疾病、一般情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各维度得分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9.915,11.204,6.781,7.927,10.926,8.691;P均<0.001).结论 “三全”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8.
<正>本着"立足中医临床,指导临床实践,报道学术前沿,传承中医精髓"的办刊宗旨,我刊特开设"脉案精选"专栏。期望通过对病案治疗经过的详细介绍,反映主诊医家在临证中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法,为读者提供颇有疗效的中医临证经验。现诚向从事中医临床的有关专家征稿,具体选题、体例等要求如下:1.选题范围:选择亲自诊治且印象深刻的少见病、疑难或急重病,经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诊治,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成功案例。2.体例与主要内容:可采用医案与医话相结合的形式情况。①病例介绍:包括主诉、简单现病史以及重要的实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病因病机及其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并归纳、总结古今中外关于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理论研究、冠心病的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研究以及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资料。结果: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系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病机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与炎症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胱抑素-C、热休克蛋白60、冠心病易感基因、脂联素等密切相关。关于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研究方面,学者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可喜进展,但观点并不统一。结论: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痴呆的证候分型现状,为痴呆的证候分型标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制定文献检索策略,严格地选择和评价文献,提取文献中的证候分型及证候要素,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分析痴呆研究中辨证分型标准的引用状况及主要证型与证候要素特征。结果检索6个文献数据库,初步纳入文献918篇,经阅读全文后最终纳入文献193篇。146(76%)项研究明确采用已公开的辨证分型标准12种,引用文献标准的研究数量逐年增加。数据规范为71个证型,阿尔茨海默病(AD)频率>10%的证候有6个,包括髓海不足证、肾精亏虚、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脾肾两虚证、肾阴虚证,频率>10%的证候要素有8个,分别是髓海不足、阴虚、精亏、阳虚、气虚、血虚、血瘀、痰浊。血管性痴呆(VaD)频率>10%的证候有4个,包括痰浊瘀阻证、肾精亏虚证、瘀血阻络证、痰浊阻窍证,频率>9%的证候要素5个,分别是血瘀、精亏、痰浊、阴虚、气虚。结论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是痴呆的共性病机,AD以髓海不足证为首,VaD以痰浊瘀阻证为首。血瘀、精亏、痰浊、阴虚在AD与VaD中都是主要证候要素,AD与髓海不足、阳虚、血虚关系更为密切,VaD与精亏、痰浊关系更为密切,血瘀对于VaD比AD更重要。制定面向AD且操作性好的证候分型标准是迫切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