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56篇
  免费   897篇
  国内免费   30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8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347篇
临床医学   3245篇
内科学   318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4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370篇
综合类   6089篇
预防医学   102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191篇
  69篇
中国医学   2105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224篇
  2023年   829篇
  2022年   676篇
  2021年   956篇
  2020年   843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807篇
  2012年   1053篇
  2011年   1032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916篇
  2006年   764篇
  2005年   942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439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25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重症心源性肺水肿伴休克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症心源性肺水肿伴休克患者机械通气(MV)治疗时通气压力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常规给予较低通气压力和加强药物治疗;治疗组13例,适当增加通气压力。观察血压、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调整MV后30分钟时,治疗组收缩压迅速由(95±12)mmHg升至(130±15)mmHg(P<0.001),呼吸频率(RR)由(38±11)次/min降至(27±6)次/min(P<0.005),心率(HR)由(126±15)次/min降至(105±12)次/min(P<0.001);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2小时后治疗组的升压药用量减少(70±15)%,对照组则增加(20±5)%;同时在吸氧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治疗组的PaO2由(81±12)mmHg升至(140±15)mmHg(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PaO2的改善。24~48小时内治疗组11例患者(85%)停用升压药,对照组2例(22%)停用。最终治疗组100%的患者好转出院,对照组为45%(P<0.05)。结论与低压力通气相比,适当增加MV通气压力不仅可迅速改善重症心源性水肺肿伴休克患者的低氧血症,也可迅速升高血压,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2.
原发性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心功能异常的常见病,合并糖代谢紊乱后更加速了心脏疾患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GT往往与代谢综合征相关,从而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试验方法。观察安博维治疗老年单纯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IGT患者12周后左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64层CT一次扫描同时完成心脏冠脉成像及心功能分析的可行性。方法96例患者均行MSCT心脏成像扫描和MR心脏检查,数据分别按照冠脉成像和心功能分析要求进行重建和后处理,评估。结果1271段冠脉血管中有约99%血管显示清晰,达到诊断要求;心功能分析数据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容积(LVMV)与MR相关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91、0.94、0.89、0.88。结论MSCT可以在一次扫描中完成冠脉成像和心功能数据采集,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所致慢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如何在利尿剂、洋地黄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效果,改善愈后,值得认真研究。而通过改善缺血心肌有氧代谢进而提高心功能,为临床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对3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研究,旨在探讨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万爽力)对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心功能不全病人非心脏手术术前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病人非心脏手术常伴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手术要取得成功, 必须依赖于内、外科及麻醉科医生的密切配合。术前着重要考虑的问题是心脏功能不全的危险程度和外科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36.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见的、致死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因此,早期治疗,联合用药,对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自1999-2004年,采取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治疗CHF,以观察比较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CHF患者心率、血压和左室功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由于细胞分子生物学、心导管、超声多普勒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对充血型心力衰竭(CHF)的认识有了较和更新大的改进,已将左心功能不全区分为收缩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虽然两者在临床上均表现为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但两者引起心衰病理生理学变化特点却截然不同,所以两者的治疗有着更本的区别,其中舒张性功能不全是一种相对常见、预后不良的临床综合征。有大约1/3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属于这种类型。现将我院57例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参附强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用参附强心口服液,每次15ml,每日3次口服,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80%,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强心口服液是治疗顽固性心衰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9.
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中原医刊》2006,33(23):24-25
目的观察各级心功能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小剂量甲状腺素对慢性心功能不全伴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9例心脏病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分成4组,测定空腹血清甲状腺激素,观察统计各级心功能组T3、T4、TSH值的变化规律,并对38例符合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NTIS)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0例):常规抗心力衰竭 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乙组(18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及6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峰与A峰比(E/A),6m in步行距离,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次数,T3、T4水平,平均心率变化。结果血清T3、T4水平随心功能减退而逐渐降低,各级心功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H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级、II级组与III级、IV级组NIT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治疗后LVEF、E/A及6m in步行距离均有提高,LVDd缩小,T3、T4纠正接近正常(P<0.01),尤以甲组显著;两组治疗后LVEF、E/A、6m in步行试验、LVDd和T3、T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均显著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住院率及病死率均低于乙组(P<0.01)。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中T3、T4水平随心功能减退而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能反映心功能状况,小剂量甲状腺激素辅助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伴低甲状腺素水平患者安全有效,可改善其心功能,并降低再次住院率及病死率,且对心率无增快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0.
糖尿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性比非糖尿病患者男性高4倍,女性高8倍。有人报告在一般群体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9%,其中有15.8%并发Ⅲ-Ⅳ度心功能不全。说明糖尿病常并发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