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6篇
  免费   1053篇
  国内免费   346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648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1462篇
内科学   1151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181篇
特种医学   2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714篇
综合类   2667篇
预防医学   491篇
眼科学   118篇
药学   1083篇
  8篇
中国医学   341篇
肿瘤学   828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826篇
  2022年   751篇
  2021年   774篇
  2020年   534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分析放射治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系统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6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Ⅱ~Ⅲ期患者,将所有患者放射治疗前(0 Gy)静脉血样本定义为对照组、放射治疗20 Gy和50 Gy照射后静脉血样本分别定义为20 Gy组和50 Gy组,于放射治疗10次后、25次后采集不同放射治疗累积剂量24 h后静脉血8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检者不同剂量放射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miRNA)的改变。结果:乳腺癌患者20 Gy组和50 Gy组照射后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表达水平均呈下调趋势,CD4-/CD8+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 Gy组T细胞抗原受体(TCR)/CD3明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8,P<0.05),50 Gy组TCR/CD3有所回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剂量的两组照射后乳腺癌患者mi RNA-150、mi RNA-210表达水平随剂量增加呈降低趋势,50 Gy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2,Z=-2.402;P<0.05)。结论:放射治疗未引起乳腺癌患者明显的免疫功能抑制,可能是通过改变mi RNA-150、mi RNA-210的通路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在乳腺微小癌诊断中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接收的疑似乳腺微小癌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BI-RADS分类,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单项检查与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数据显示,在96例疑似乳腺微小癌患者中,共8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微小癌,同时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均高于单项检测,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单项与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微小癌诊断中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及BI-RADS分类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及灵敏度,对早期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 pSS)患者唾液腺组织中的竞争内源性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 ceRNA)调控网络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对pSS患者唾液腺组织中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 m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表达谱作差异分析。通过miRcode数据库和3个miRNA数据库(TargetScan、miRDB和miRWalk)获取与pSS有关的靶微小RNA(microRNA, miRNA)和靶mRNA,构建lncRNA-miRNA-mRNA的ceRNA调控网络,对ceRNA网络中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 DEmRNAs)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在ceRNA网络中有214个DEmRNAs。KEGG分析显示DEmRNAs的主要富集信号通路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信号通路,DEmRNAs中10个枢纽(Hub)基因分别为JUN、CCND1、NRAS、DDX5、KAT2B、VEGFA、SIRT1、CLTA、MCM7和RPS6KA1。  结论  本研究通过构建ceRNA调控网络,发现网络中DEmRNAs主要富集MAPK和AMPK信号通路,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反义bcl-2基因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反义bcl-2基因抗白血病作用及其特点,探讨反义基因或联合药物体外净化和治疗白血病可行性。方法 (1)RT-PCR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HL-60、U937、K562、CEM白血病细胞株以及常见白血病类型的bcl-2 mRNA和P26蛋白表达情况。(2)选择高表达bcl-2基因的HL-60细胞株作为靶细胞,用人工合成bcl-2正反义硫代寡聚脱氧核苷酸(PS-ODN)体外培养处理。检测bcl-2 mRNA和P26蛋白的变化;DNA梯形分析细胞凋亡,锥虫蓝拒染法和克隆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同时将HL-60细胞与PS-ODN培养孵育7天后的活细胞腹腔接种Scid鼠,半巢式RT-PCR和病理分析该HL-60细胞在体内生物学行为改变。(3)建立三种白血病细胞株CEM、K562、HL-60 Scid鼠白血病模型和有效监测与追踪白血病细胞株的方法,掌握体内白血病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用bcl-2正反义PS-ODN腹腔给药治疗HL-60 Scid鼠白血病模型,观察治疗后体内白血病进展变化。(4)用RT-PCR方法克隆bcl-2基因和构建其两种不同的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5)转染高表达bcl-2的HL-60细胞,比较两种反义RNA在对抗bcl-2的作用与降低内源性bcl-2蛋白水平上的异同性。观察两种反义RNA介导的靶基因抑制对烷化溶血磷脂(ALP)和四种化疗药物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6)RT-PCR检测基因转染HL-60在化疗药物作用下FGFβ1表达。结果 (1)白血病细胞株表达bcl-2有差异,bcl-2 mRNA和它的P26蛋白不平行。(2)三种白血病细胞株HL-60,K562,CEM可在Scid鼠增殖,产生典型白血病浸润模型特征,白血病增殖和浸润程度与白血病细胞生物特性有关,其顺序为CEM>K562>HL-60。(3)人工合成的bcl-2反义硫化寡脱氧核苷酸(ASPO)能够下调HL-60细胞bcl-2表达,诱导凋亡,抑制增殖和克隆形成;同时使其失去在体内的致白血病能力。(4)bcl-2反义硫代寡脱氧核苷酸,腹腔给药能够抑制肿块增长,白血病扩张,延长Scid鼠生存期,呈剂量依赖性。(5)部分编码区的反义RNA能够降低HL-60细胞内源性Bcl-2蛋白水平,提高ALP和四种化疗药物对HL-60杀伤率,促进它们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6)反义基因转染的HL-60细胞在化疗药物作用下负调控因子TGFβ1基因表达增加。结论 bcl-2反义基因可有效对抗bcl-2原癌基因表达,发挥明显的抗白血病作用,为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和体内治疗白血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去氧核糖核酸Feulgen染色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ulgen染色是经典显示去氧核糖核酸的方法 ,该法要求用Carnay氏液固定的新鲜组织效果最好 ,洒精———甲醛液次之 ,单纯甲醛固定欠佳 ,效果不满意。我们在给研究生作“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用”课题时 ,在甲醛固定的组织作Feulgen染色过程中 ,增加了Carnay氏液再固定程序 ,提高了反应效果 ,结果比较满意。改进后用 0 .0 5 %光绿作对比染色效果极佳 ,现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取材料片小白鼠心肌组织 8块 ,用 10 %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常规制片 ,切片 4 μm ,每块切片 5张 ,1张作H·E染色 ,2…  相似文献   
106.
胆管癌是发生于胆管系统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临床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方法,但是由于发现较晚,传统治疗方法疗效不确切。环状RNA是继miRNAs和lncRNAs之后的一类特殊的闭环型的非编码RNA分子,其在肿瘤增殖、侵袭、转移和耐药等多个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论上,环状RNA既可作为反映肿瘤状态的肿瘤标志物,又有望开发出新型分子靶向药物。本综述总结了环状RNA在胆管癌中的作用机制,发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为胆管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7.
正常及去势大鼠组织内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切除大鼠卵巢复制实验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从小块胫骨组织内提取RNA,对正常对照、切除卵巢雌激素治疗组的标本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检测,直接从生理状态下的成熟骨经检测出雌激素受体(ER)mRNA的表达,并经测序证实。实验结果还显示切旋卵巢大鼠的E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予以雌激素治疗组的ER表达接近正常。提示ER的表达依赖于雌激素的存在,而雌激素通过ER在骨代谢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建立人微小病毒B19的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微小病毒B19是微小病毒科中唯一能感染人的病毒。能够提供B19抗原的病毒体外培养系统尚未建成,因此限制了血清学实验的开发和普及。为此作者建立起B19病毒的PCR检测方法。设计引物在表达外壳蛋白VP1基因区,扩增长度为400bp。  相似文献   
109.
宫内感染是指孕妇受病原体感染后所引起的胎儿感染。引起宫内感染的病原体有:①病毒: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②原虫,如弓形虫;③衣原体,如沙眼衣原体;④支原体,如解脲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等⑤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⑥细菌,如B族链球菌等。当孕妇感染上述病原体后,多数无特殊症状或有轻微症状,但有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对胎儿造成严重后果,引起流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应用核糖核酸测序(RNA-seq)技术探讨马尔尼菲篮状菌(TM)致小鼠脑皮层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1)将1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TM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5只/组)后,分别经尾静脉注射TM分生孢子悬液、生理盐水。将BV2细胞和N2a细胞均随机分为TM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TM感染组加入TM分生孢子悬液,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液。(2)建模成功后,取小鼠脑皮层组织进行RNA-seq后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R 4.1.2软件对DEGs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等。取两组小鼠脑皮层组织及两组BV2细胞、N2a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富集通路相关DEGs、促炎因子进行体内体外验证。结果 (1)共获得871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373个、下调基因498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显著性最大的通路为氧化磷酸化通路(Q=9.60×10-3),基因数目比例最大的通路为神经退行性病变-多种疾病通路;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涉及细胞因子产生的正向调节、突触组织等生物学过程和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