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98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98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交试验优选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黄芪多糖脂质体制备的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压法制备黄芪多糖脂质体,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以脂药比、膜材比和超声时间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条件进行优选,鱼精蛋白法测定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包封率,透射电镜测定其形态和粒径。结果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压法制备黄芪多糖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脂药比10∶1,膜材比8∶1,超声时间20 min。结论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黄芪多糖脂质体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形态和粒径较均匀,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2.
盐酸多西环素透皮贴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膜控透皮技术制备贮库型盐酸多西环素透皮贴剂,进行了透裸鼠离体皮肤试验和大鼠透皮给药的药动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盐酸多西环素能透过孔径5μm的聚乙烯微孔膜,且5%月桂氮革酮能显著提高其透皮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无需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在输血前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无需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传统的凝聚胺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卡技术3种方法同步对输血前检测标本按照规定进行相关检测,比较3种方法输血前检测时间的差异;对临床常见的9种抗体血清进行滴度分析,以及对已经鉴定的21例不规则抗体标本和40例红细胞亚型标本进行检测,比较对已知的抗体检出能力.[结果]三种方法中,检测时间总体上都是微柱凝胶卡技术最长;进行单个交叉配血标本检测时,无需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长于凝聚胺试管法(F=148.672,P=0.00),随着标本的增加,微孔板法明显短于其它2种方法(5个标本:F=310.661,P=0.00;9个标本:F=140.779,P=0.00);对抗体检出能力上,检测抗体滴度方面,3种方法两两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统计概率P值分别为0.068、0.753和0.674);对以前鉴定的抗体微孔板凝聚胺法具有很好的检出能力.[结论]无需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无需试管及离心设备,具有简便快速、经济有效等特点,是一种可行的输血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4.
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稀释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微孔膜。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不同PVDF/DMP体系的结晶性能;通过测试纯水通量、孔隙率、泡点、平均孔径、拉伸强度等对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MP含量增大,结晶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膜拉伸强度降低,当DMP的质量分数为0.70时膜拉伸强度有明显拐点;PVDF/DMP体系冷却发生固液相分离;PVDF含量增大,膜水通量、孔隙率、最大孔径和平均孔径均减小。  相似文献   
65.
王霞  赵娜 《全科护理》2009,7(34):3137-3139
[目的]总结手部微型皮瓣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手部微型皮瓣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经1个月~26个月随访,皮瓣全部成活14例,部分或边缘0.5cm坏死2例,表皮坏死2例。[结论]手部微型皮瓣术后发生静脉危象采用多开微孔减压加滴血疗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加强手部微型皮瓣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病人的护理是皮瓣挽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6.
67.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李玲  陈志强  李修禄 《药学学报》1995,30(2):133-137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SFE)代替传统的溶剂萃取法对中药材马蓝(Strobilanthescusia)、菘蓝(Isatistinctoria)和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中有效成分靛玉红(indirubin)的萃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用微孔高效液相色谱法做了含量监测。结果证明:SFE省时、省力、经济、选择性可调的性能很强,与传统的溶剂萃取法相比,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68.
活性生物滤池净化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活性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方法按GB11914-1989和GB7488-1987分别测定生活污水经生物氧化处理前后的CODcr和BOD5.结果 10份生活污水处理前后水中CODcr分别为444.84±1.79mg/L和16.76±2.77mg/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BOD5分别为211.54±1.84mg/L和3.95±1.54mg/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上述2项指标处理后的水平大大低于国家环保局制订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中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一级标准.结论采用活性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具有净化效果好、工艺流程简单、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用相转换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时溶剂对成膜性质的影响.用浊点法测定了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磷酸三甲酯等五种溶剂配制的质量分数为wPVDF=0.12的铸膜液在30℃时的相分离点,显微镜拍照法测定了这些铸膜液与水接触时相分离前沿推进速率,泡点法测定了膜孔径,并测定了气体通量.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磷酸三甲酯、N,N-二甲基乙酰胺是适于制作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溶剂.  相似文献   
70.
多微孔塑胶管置入治疗泪道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孔塑胶管置入治疗泪道阻塞李建荣刘虹王金霞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很多[1~4]。我们综合各家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改进、设计了一种多微孔塑胶管置入泪道法,治疗狭窄和阻塞性泪道疾病,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991年以来,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