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98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98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单标准微板速率法检测ALT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血液筛查的批量、快速、自动化及数据处理网络化的要求,以微板为载体的各种ALT测定方法目前已在许多采供血机构应用.本中心自1999年开始采用微板速率法进行ALT筛查,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该方法存在两个问题:①由于使用低、中、高3个标准品形成标准曲线,任何一个标准品偏离真值过多都会影响整个微板的实验结果,日常工作中实验重复性较差;②酶标准品一般均为水溶液,反复冻融影响酶活力,使酶标准品较不稳定.为此,笔者采用血站专用ALT微板速率法检测试剂,应用单个以甘油为溶介的酶标准品进行ALT微板速率法检测,降低了上述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制备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率、孔隙尺寸和结构的多孔磷酸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 通过湿法共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HA)/磷酸三钙(TCP)双相粉末作为起始粉末,分别采用有机泡沫浸浆法和适当的致孔剂加入磷酸钙骨水泥中,分别制备多孔磷酸钙陶瓷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并测量多孔隙率,采用扫描电镜观测试样的形貌和孔隙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磷酸钙的相成分.结果 多孔磷酸钙陶瓷和磷酸钙骨水泥的孔隙率分别为72%和67%;孔隙尺寸主要分布在200~280 μm;孔壁上分别存在大量孔径仅为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微孔,为微孔隙间的贯通提供了可能性;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多孔磷酸钙陶瓷的组成包括HA和β-TCP ,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的主要成分均为HA,β-TCP and β-TCP.结论 本试验制备的多孔磷酸钙陶瓷和多孔磷酸钙骨水泥具有适合新骨长入的孔隙直径和孔隙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3.
PCR实验加样器污染的解除方法及污染对微孔板杂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多年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证实尿苷酶(UDG)是当前抗污染非常有效的试剂,在国家批准的体外诊断试剂中应用UDG抗污染已程序化。随着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聚合酶链反应已在多学科的多项研究中推广和应用。而其预防污染和抗污染研究工作依然极其重要。2000年我所曾对聚合酶链反应污染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评价微流芯片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的竞争PCR扩增产物含量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竞争PCR-微流芯片法的重复性试验、稀释试验及与竞争PCR-微孔板杂交法、荧光PCR法的比较,判断HBV-DNA检测的准确性.结果 竞争PCR-微流芯片法重复性、稀释试验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检测线性范围高于竞争PCR-微孔板杂交法,竞争PCR内对照的含量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与荧光PCR法检测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竞争PCR-微流芯片法是临床检测HBV-DNA含量可行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5.
25#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二尖瓣体外脉动流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是新型血液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具有不降解、抗钙化功能,用其制作的人工柔性瓣叶心脏瓣膜理论上可有良好的抗血栓、抗钙化性能和流体力学特性。目的:对自行研制的四瓣叶、无支架、带腱索人工二尖瓣——25#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二尖瓣(UPMV)进行体外脉动流检测。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实验,于2003-05/2005-02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实验室及湘雅二院胸心血管外科实验室进行。材料:25#UPMV的制作材料选用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片状材料,由W.L.GORE&Associates,Inc.Medical Products Division制造。CL-III型人工机械心脏瓣膜为兰州飞供仪器总厂医疗器械制造厂制造。方法:25#UPMV组为6例自行缝制成的UPMV,安装直径为25mm;25#人工机械瓣组采用6例CL-III型人工机械心脏瓣膜,安装直径为25mm。主要观察指标:使用TH-1200型人工心脏瓣膜体外脉动流试验台对两组瓣膜进行检测,观察流量为2,3,4,5,6L/min时的平均跨瓣压差、开口面积和返流量。结果:①平均跨瓣压差:25#UPMV组在不同流量时均小于10mmHg,不同流量下25#UPMV组平均跨瓣压差均低于25#人工机械瓣组(P=0.000)。②有效开口面积:25#UPMV组在不同流量时均高于1.5cm2,流量为3,5,6L/min时,25#UPMV组有效开口面积大于25#人工机械瓣组(P〈0.01)。③返流百分比:25#UPMV组在不同流量时均小于10%,流量为2,3L/min时,25#UPMV组返流百分比低于25#人工机械瓣组(P〈0.01)。结论:25#UPMV在体外脉动流下的平均跨瓣压差、有效开口面积和返流百分比均符合国家标准,总体表现优于25#CL-III型人工机械心脏瓣膜。  相似文献   
56.
鼻胃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莉  丁洪琼 《护理研究》2004,18(7):1175-1176
留置鼻胃管是临床常用的诊治方法。其目的:一是防止术中呕吐、误吸,便于术中及时抽出胃肠积气,以免影响术野清晰;二是由于开腹手术后胃肠功能未恢复前的减压治疗;三是消化道出血时作为观察病情的窗口,洗胃、注药行局部止血治疗;四是胃肠梗阻、胃肠穿孔时行减压治疗及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引流胃肠液,以减少胃肠液对胰腺的刺激作用;五是用于不能经  相似文献   
57.
羊种布鲁氏菌16M不同生物型及非典型株间微孔蛋白结构存在着规律性的变化。光滑型菌外膜上的脂多糖不同程度的脱落导致16M光滑型向16M中间过渡型与粗糙型转变,表现为16M中间型与粗糙型微孔蛋白SDS-PAGE电泳谱型与16M光滑型的谱型基本相同,仅有清晰程度与单体迁移的改变。与此对照羊种光滑型布鲁氏菌微孔蛋白自身的变异,是羊种布鲁氏菌在光滑型基础上向非典型株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8.
目的:前瞻性、非随机探索性研究,用定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方法(QCA),评价无聚合物微孔紫杉醇洗脱支架(YINYITMDES)置入冠脉原发(denovo)病变的近期、远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03至2005-0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的冠心病患者69例,年龄30~70岁,其中男性49例(71.0%),女性20例(29.0%),经冠脉造影(CAG)证实至少一支冠脉狭窄(冠脉原发病变,直径狭窄≥70%),靶病变长度≤26mm,靶血管直径2.5~3.5mm,按照常规方法行冠脉造影并置入YINYITMDES。结果:69例患者共放置79个支架。支架平均直径为(3.21±0.45)mm,置入支架长度平均为(18.29±6.09)mm。69例患者临床平均随访(11±2)个月,随访率100%。其中对45例患者(放置53个支架)在支架置入后9~13个月进行了冠脉造影随访,随访率65.2%。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最小内腔直径(MLD)明显改善,术前为(0.45±0.27)mm,支架术后为(3.21±0.45)mm,术后9~13个月与术后即刻相比,支架内再狭窄程度为(10.59±12.45)%,最小内腔直径(2.87±0.41)mm,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0.34±0.11)mm;支架内再狭窄率5.7%。结论:无聚合物微孔紫杉醇载药YINYITM对冠脉原发病变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制备吲达帕胺微孔渗透泵片剂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机制。方法通过外观观察,测定不同衣膜、片芯、介质等条件变化时的体外释放度,考察其释药机制。结果吲达帕胺微孔渗透泵片体外释药行为符合零级释药模型;不同衣膜、片芯和渗透压介质对药物释放有显著影响;释放介质的pH值、溶出方法和转速对药物释放无显著影响。结论该片剂的释药动力主要为衣膜内外的渗透压差,药物在渗透压驱动下经微孔释药。  相似文献   
60.
软袋、塑瓶输液微孔检漏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药工程设计》2010,31(3):62-62
PCS-3001型微孔检测机是日本日新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最新的软袋输液、塑瓶输液、树脂袋包装产品的检漏设备,采用非破坏性的方式检测树脂材料包装的医药品、食品是否有微孔及漏袋,予以准确发现和排除,防止包装的产品在此后的流通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