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经络学说中的每条经脉循行分布均由体表循行线(又称“有穴通路”)和体内循行线(又称“无穴通路”)两部分组成。足三阴经起于足趾端,沿下肢内侧上行,走向胸腹部。目前的教材和相关书籍均认为足三阴经在胸腹部的循行分布是体表循行线。对此,笔者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2.
通过50多年的经络研究和临床实践,笔者认识到中医作为诠释人体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医学,应该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经络是机体能量信息以电磁振荡形式在体内沟通和连动所形成的闭合环路体系,具有许多量子特征,不能用固定的组织结构硬套。经络感传研究发现,经络循行线具有漂移现象,这正是经络动态运行规律的体现。通过动态的信息触发和生物共振,经络系统自组织地发挥着整体调整作用。遵循经络的量子特征和规律,不仅创新了经络疗法,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经络在量子信息医学中的科学定位为中医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小腿经络区体被组织的血管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腿经络区的体被组织内血管的分布。方法:采用巨微解剖、全身动脉放射显影及图像分析技术,解剖12只下肢的体被组织,观察分析小腿经络沿线的体被组织内血管来源、分支和吻合情况。结果:足三阴经、胆经、膀胱经线区的小腿体被组织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在动脉显影X绒图像上分别形成一条明显的营养血管链;胃经沿线血管密度未见增高,也未见明显的营养血管链。结论:除胃经外,小腿经络区体被组织内均形成一条明显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链。  相似文献   
14.
跷脉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阳跷脉属奇经系统,首载于《内经》,后世医家多有阐发,至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跷脉理论已趋完善。据古代文献记载,阴阳跷脉循行分布清晰,各具生理、病理特点,属穴虽少但临床应用广泛。盖因经络系统以十四经为中心,跷脉的临床应用常被忽视。以下就跷脉理论及其临床...  相似文献   
15.
孙鸿宾 《现代养生》2006,(10):43-44
人体头面颈项部穴位最多,共有76穴,占全身361穴的1/5。头盖脑髓,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脑是神经系统中枢,是管理全身运动、感觉、语言和内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面部内应脏腑,为经脉之所会、气化之所通。人体十四正经,有手三阳、足三阳经和任督二脉8条经脉循行于头面,故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精明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诸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耳有全身反应区,耳为肾之窍,为十二经脉所灌注,内通于脑,所以按摩头面颈项部好处多。其具体自我按摩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任路  李静 《辽宁中医杂志》2011,(11):2117-2118
经络理论中有关经脉循行分布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经脉学专著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关于十二经脉外行部分的循行分布规律秉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著《灵枢.经脉》。而历代医书中对足三阴三阳经脉、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在躯干部循行规律却少有论述,文章从三维圆柱体的假说、"背为阳,腹为阴"、气血阴阳平衡的理论及"从阳引阴,从阴引阳"治疗原则等角度探讨其循行,旨在进一步剖析经络循行的真谛,使针灸经络学说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逍遥散     
情绪和身体看来是两回事,其实两者互相影响。情绪出问题会累及身体,身体有毛病会影响情绪。气血在身体循行,本来是轻松活泼、路路畅通的,但当情绪出了问题,比如大发脾气、忧思重重……气血的循行,便由活泼变郁闷,由畅通转呆滞。首当其冲的是肝气,肝气郁闷呆滞,中医叫“肝郁”。中医有个名方,疏肝效果一流,名字也很有意境,叫做“逍遥散”。意思是吃了药,肝气活泼畅通,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烦恼抛诸脑后,好似神仙一般逍遥快活。  相似文献   
18.
《难经》首创“奇经八脉”一词,之所以称为奇经,一是奇经循行和功能异于十二经脉;二是奇经具有经脉和络脉的双重作用和特点;三是奇经命名异于十二经脉;四是奇经在经络系统中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从临床角度看经脉循行与急症治疗的关系450052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针灸科李敏“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是针灸临床选穴治病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但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在人体内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系统,这些由一个个小的功能单位组成的系统,即我们常...  相似文献   
20.
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又名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吸入外界过敏性抗原而引起的以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由于过敏原呈季节性的增减或持续存在,本病的发生呈季节性或常年性。中医学认为鼻为肺之窍,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与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多与肺、胃有关,其发病不论虚实,必为外邪侵袭所引发。近年来,应用灸法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疗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