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32篇
  免费   1178篇
  国内免费   479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588篇
口腔科学   149篇
临床医学   3268篇
内科学   1937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735篇
特种医学   5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1126篇
综合类   5483篇
预防医学   1569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2438篇
  83篇
中国医学   3318篇
肿瘤学   576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879篇
  2022年   1038篇
  2021年   1162篇
  2020年   882篇
  2019年   831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652篇
  2016年   692篇
  2015年   745篇
  2014年   1129篇
  2013年   981篇
  2012年   1049篇
  2011年   1055篇
  2010年   991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1150篇
  2007年   991篇
  2006年   887篇
  2005年   939篇
  2004年   678篇
  2003年   539篇
  2002年   550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305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颈交感神经切断对脑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脉壁富含神经纤维 ,其中起自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神经纤维沿颈内动脉深入到脑动脉。文章综述了颈交感神经切断对正常平静状态、高血压、缺血缺氧状态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循环的影响。临床上采用颈交感神经阻断 (星状神经节阻滞 )可能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免疫调节胶囊对Arthus反应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大鼠Arthus反应模型进行免疫调节胶囊主要药效学研究。结果:免疫调节胶囊于不同时间均可抑制大鼠Arthus反应,使Arthus反应大鼠循环免疫复合物和血清IL-2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免疫调节胶囊对大鼠Arthus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马力 《中国医学创新》2009,6(30):128-12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采用倾斜进针穿刺法实施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健康足月产妇,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为倾斜进针法硬膜外麻醉组,B组为传统进针法硬膜外麻醉组.观察麻醉进程指标.结果 A、B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肌松效果、硬膜外腔出血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直入法硬膜外麻醉时,采用头端倾斜角度进针法在剖宫产应用中比传统进针方式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减少了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
Nobre  SM  吴渭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11):698-698
在钯催化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中,以聚环氧乙烷-甲醇为混合溶剂,反应结束后用正庚烷提取,产物进入非极性相,收率〉90%。催化剂留在极性相,可循环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25.
26.
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通过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形成两种主流理论,即“前向血流学说”和“后向血流学说”。后向血流学说认为门脉高压的形成是由于门脉血管阻力(Rpv)增加,即门脉系统被动充血所致;前向血流学说认为门脉高压的始动因子是Rpv增加,随着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门脉压力(Ppv)下降,但接踵而来的肠系膜血管高动力循环及内脏主动充血,导致门脉血流量(Qpv)增加,后者决定了门脉高压的持续存在。近年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组成,主要向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等结构供血。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前循环缺血一样,PCI也可按缺血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TIA和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相似文献   
28.
1 前言 高效循环提取浓缩机组,是一种新型动态提取浓缩机组,采用索氏原理研制而成,商效循环提取浓缩机组主要由提取机及其浓缩机组两大部分构成。主要特点是在提取、浓缩过程中,提取液连续葱提取罐底部被抽入浓缩器,浓缩产生的二次蒸汽经冷凝后不断被送入提取机作为新溶剂,使药材与溶剂之间含有的的可溶性物质始终保持高梯度,以使药材中的溶质高速溶出,达到提取的效果。高效循环提取浓缩机组近年来在制药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其节能效应普遍受到欢迎。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贲门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后的疗效,并探讨本术式行断流的彻底性.方法 48例贲门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食管、上半胃(或)全胃切除、脾切除,特别强调行贲门癌根术基础上结扎、切断异常侧支循环.结果 随访6个月至20年,2例生存超过15年以上,6例超过10年,10例超过5年,15例超过2年,6例因肿瘤复发而死亡,术后未发现再出血,3例有轻、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结论 贲门癌根治术式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断流术,在加强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选择贲门癌根治术能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应用多种针法轮换治疗重症脑外伤后遗症。方法:针刺法A:每日针刺2次,上午用传统法;下午用“醒脑”法,加水针法(隔日1次)。10天为1疗程。针刺法B:夹脊针法:取华佗夹脊穴加电针30min,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针刺法C:腹针疗法:取引气归元、腹四关。针刺人部,留针30min,每日1次,lO天为1疗程。针刺法D:电指针法:医者用带电的双手十指在病人体表十四条经络上作点穴,按摩治疗,每次30—40min,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病例一,经上述A、B、C、D疗法轮换治疗1年4个月,诸症基本消失,生活基本自理。病例二,经上述A、B、C、疗法轮换治疗10个月,语言功能基本恢复,双上肢已基本完成生活动作,在家人搀扶下,双下肢已能慢走数10米距离。结论:本法治疗重症脑外伤后遗症疗效理想,且经济实用,无副作用,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