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67篇
  免费   1955篇
  国内免费   1025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163篇
妇产科学   4401篇
基础医学   1618篇
口腔科学   149篇
临床医学   8556篇
内科学   2110篇
皮肤病学   337篇
神经病学   159篇
特种医学   14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745篇
综合类   20446篇
预防医学   6306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8178篇
  96篇
中国医学   5447篇
肿瘤学   884篇
  2024年   321篇
  2023年   1188篇
  2022年   1061篇
  2021年   1292篇
  2020年   1108篇
  2019年   1406篇
  2018年   640篇
  2017年   1355篇
  2016年   1427篇
  2015年   1660篇
  2014年   2964篇
  2013年   3226篇
  2012年   3854篇
  2011年   4433篇
  2010年   4214篇
  2009年   3743篇
  2008年   4136篇
  2007年   3721篇
  2006年   3340篇
  2005年   3094篇
  2004年   2635篇
  2003年   2347篇
  2002年   1953篇
  2001年   1705篇
  2000年   1214篇
  1999年   997篇
  1998年   899篇
  1997年   728篇
  1996年   622篇
  1995年   482篇
  1994年   466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8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 ,常常累及卵巢 ,形成巧克力囊肿 ,临床上又极易误诊为卵巢肿瘤 ,为提高诊治水平 ,现将 2 6例病例做一浅析。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6例均为我院 1 993年 1月至2 0 0 0年 1月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切片证实的病人 ,年龄 2 2~ 38岁 ,均为已婚者 ,其中原发性不孕 5例 ,继发性不孕 2例 ,有不同程度痛经者 1 5例 ,月经异常者 4例 ( 1名患者可有 2~ 3种症状 )。B超示一侧或双侧附件囊实性包块 ,直径 4~ 1 0cm。 5例以卵巢肿瘤收住院 ,盆腔检查触及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 ,活动差 ;3例子宫直肠陷窝处…  相似文献   
83.
作者将2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进行离体组织孵育,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孵育液中泌乳素(PRL)含量;同时应用ABC免疫酶标记法确定异位和在位内膜分泌PRL的部位,结果异位和在位内膜离体组织经0~24h孵育,孵育液中PRL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继续孵育至48h,PRL含量不再增加。但异位内膜分泌PRL的活性低于自身在位内膜。免疫组化PRL检测,异位和在位内膜分别有4和6例呈PRL阳性反应。组织学对照现察,内膜成熟上皮细胞数及前蜕膜细胞数越多者,其相应孵育液中PRL含量越高,免疫组化PRL阳性反应也越强。提示异位内膜PRL分泌特点与其自身在位内膜不完全相同,可能与病理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4.
子宫内膜异位症,起源于一小片正常子宫内膜,游离在盆腔、腹腔等部位。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痛经。此病的发生、发展和消散是在内分泌控制下趋势病程。病源的产生有医源性如剖腹产、人流、诊刮等,生理性的如处女膜闭锁,月经间运动等。自1999年至目前我们收治了子宫异位症25例,现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5.
我院自 1999年 8月~ 2 0 0 2年 5月 ,应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 78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 2 2~ 45岁 ,平均 3 0 .99± 5 .2 1岁。有腹部手术史 14例 (4例剖宫产 ,6例阑尾切除术 ,4例既往有异位妊娠手术史 ) ,置节育环 11例 ,有盆腔炎史 2 6例 ,流产史1~ 6次不等共 60例 ,未育者 2 9例 ,产1次 48例 ,产 2次 1例 ,既往异位妊娠史 4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停经、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等 ,伴休克者 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尿或血hCG、超声等检查基本明确诊断 ,有手术指征。1.2 方法 ①输…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根据测量子宫内膜厚度(EM),辨证分组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以子宫内膜厚度的不同,辨证分组治疗。对照组: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治疗方法予以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根据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的不同,辨证分组治疗功血,临床疗效的确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7.
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术的改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改进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和研究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方法:将陈忠华术式加以改进,将血管吻合口改在肾静脉和腰静脉之间,结扎但不切断下腔静脉背支,肉眼下直接进行心脏移植血管吻合。结果:手术成功率90%(63/70),不需手术显微镜。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实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从1kg牛长骨中提取出部分纯化的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160mg.电泳显示其主要区带分子量在33.7~13.4ku(34.0~13.5kd)之间,包括bBMP的生物活性成份18.1ku(18.2kd)蛋白质。将bBMP植入NIH小鼠肌肉内,5天诱导出软骨细胞,10天形成骨组织,14天出现骨髓。软骨或骨的诱发率87.5%。作者观察到bBMP诱导成骨的方式是软骨内成骨,其过程可分为间质细胞增生期、软骨细胞演变期和骨形成期。  相似文献   
89.
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并发不孕患者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方法:选择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患者10例为研究组,已生育妇女7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在月经周期第19-22天刮取少量子宫内膜,进行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异位症患者围着床期子宫内膜出现超微结构改变,内膜表面腺体开口数少,纤毛再生不全,分泌细胞表面微绒毛极少,子宫内膜着床窗的形态学标记-细胞表面胞饮小泡减少 或缺失;胞质肿胀疏松,有的细胞出现核固醇,结论:异位症患者围着床期在位子宫内膜出现超微结构改变,细胞出现轻度变性,可能是其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醋酸甲孕酮(DMPA)避孕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内异症(29例子宫腺肌病,4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及30例正常避孕者,均于用药前及用药满1年用B超测量子宫,卵巢各径线的半径值,抽取前臂肘正中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性激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催乳激素)水平,用药期间用月经卡记录月经情况。结果:用药后所有痛经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最主要的副反应为月经变化,用药前与用药满1年,激素水平变化不大,仍保持在卵泡早期低水平状态,无显著性差异(P>0.05),巧克力囊肿患者治疗后卵巢体积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DMPA对减轻内异症相关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