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师承教育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对中医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加之近年来师承教育时空局限、师资水平不一等弊端逐渐显露,因此提出私淑与师承协同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并在疫情封校期间对该模式进行了初步实施与探索。通过对私淑与师承协同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效果评价、合理性及可行性、特点及意义等进行初步探讨,为建立健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32.
中医师承教育是当今社会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优秀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学术思想传播,是现代中医药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近代以来,人们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以西方医学为体系的思维模式时,中医学教育该如何的发展与传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分析了现代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特点,阐述师承教育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期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模式。  相似文献   
33.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师承教育是从古至今运用最广泛的继承、发展医学的方式。搜集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准确高效地传承老中医专家的临证经验,需要不断探索并完善相关师承体制。介绍师承教育发展史、国家对于发展师承教育的大力扶持、分析师承教育优缺点,提出完善师承教育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4.
师承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与师承结合,多拜名师,有利于临床人才成长。传承应该包括传承学术,也应该包括医德医风,应该结合临床实际,勤思考,多总结,培养创新性思维,引进现代数理技术等,做好名医医案数据挖掘,并将名医经验应用于临床科研,以提高临床疗效,发展中医学术。  相似文献   
35.
<正>钱秋海教授是山东省第一批五批名中医药专家师承教育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对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甲亢的发生与情志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如《诸病源候论》:"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曰:"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先天天癸亏虚,肝血亏耗,冲任失养,阴精不足,脏腑津液失调,遇有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湿痰凝聚,则气郁痰阻,结于颈前见颈前肿大。钱师认为,本病病  相似文献   
36.
师承教育模式开展的基本情况、现状、成效、存在的不足、对策等五个方面对师承教育模式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和推广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37.
于智敏 《健康大视野》2012,(11):104-105
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华优秀文化长期与中医药学文脉相承,水乳交鼬的丰硕成果。《永炎医说》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观念与方法、思维与创新相联系的学术著作。本刊特开辟视点“永炎医说”栏目,系列推出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8.
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华优秀文化长期与中医药学文脉相承,水乳交融的丰硕成果。《永炎医说》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观念与方法、思维与创新相联系的学术著作。本刊特开辟视点“永炎医说”栏目,系列推出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9.
于智敏 《健康大视野》2012,(10):114-115
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华优秀文化长期与中医药学文脉相承,水乳交融的丰硕成果。《永炎医说》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观念与方法、思维与创新相联系的学术著作。本刊特开辟视点“永炎医说”栏目,系列推出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0.
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满足公众需要、中医功底扎实、能用中医解决问题的人才是长期工程,需践行多元化、多层次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