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家庭医学》2015,(1):64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之谓反也。  相似文献   
22.
《家庭医学》2014,(6):64-64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相似文献   
23.
<正>成语"术妙轩岐"中的"轩岐",是指轩辕和岐伯。轩辕就是传说中的黄帝,岐伯则是传说中的古代大医家,"轩岐"见于成书在东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此书托名岐伯与轩辕黄帝讨论医学,以问答形式而写成。《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开创性地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遂成为历代医家的基础教科书。故后世医家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或"轩歧之术","轩岐"之说即源于此。"术妙轩岐"就是形容医术高明,让人仰止之意。  相似文献   
24.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记载着5000年前至2000多年前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中华先贤对人类生、老、病、死的思考、实践与总结。《黄帝内经》开篇即记述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向懂得天地大自然规律的医师岐伯提出的第一个关于生、老、病、死的问题:"我听说上古的人,每个人均活到100岁以上,而且生活都能自理。而今时的人,刚过50岁各种生理  相似文献   
25.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一部重要典籍,这部著作的写作体例是以黄帝与他的臣子问对的形式阐述医理的,在所有的臣子中岐伯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后世往往用岐黄作为中医的代名词.在<黄帝内经>中还有一位人物叫作雷公,但与岐伯的地位大有不同,岐伯是一位博学的智者,黄帝却成为谦恭的学生;而雷公就不同了,他是黄帝的学生,经典的十二经脉循行就是雷公请教黄帝时由黄帝叙述的.  相似文献   
26.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记载着5000年前至2000多年前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中华先贤对人类生、老、病、死的思考、实践与总结.《黄帝内经》开篇即记述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向懂得天地大自然规律的医师岐伯提出的第一个关于生、老、病、死的问题:“我听说上古的人,每个人均活到100岁以上,而且生活都能自理.而今时的人,刚过50岁各种生理机能就衰退了.难道说现在的世界变了吗?人类将从我们这一代灭亡了吗?”  相似文献   
27.
《家庭医学》2015,(3):64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相似文献   
28.
岐伯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岐伯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在我国现存史书类及医书类典籍中,有关岐伯的记载量大面宽,门类事实皆具,说明岐伯确有其人.岐为古姓,最早出自于周之始祖姬弃,意为两鬓饱满且聪明睿智.伯为人名,亦作古爵位及官名.岐伯之"岐"当从"山"旁作"岐",<素问><灵枢>二书中凡称"岐伯"者皆然.岐伯之命名亦符合先秦上层人物的命名规范.创建医学、创制军乐、勤于著述、上医医国是岐伯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现存文献中岐伯司职的最早出处,并试图对岐伯里籍诸说并存现象提出解释。方法:运用比较研究及文献考证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医家岐伯或非一人所指,里籍有岐山、庆阳、盐亭、新密之说。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当代对医祖岐伯的研究。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医祖岐伯当代研究的相关文献,包括人文方面和学术方面的研究。结果:人文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其人有无、其人原籍和所任职务。近年来,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对岐伯故里的不同认识上,医史界主要持三种观点:陕西岐山、甘肃庆阳和四川盐亭。学术成就主要是医学方面。结论:对于岐伯的关注,是中医医史学科发展和中医文化繁荣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