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8篇
内科学   7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57篇
预防医学   155篇
药学   483篇
  6篇
中国医学   8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01.
顽固性室性早搏的导管标测与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术对症状明显、药物无效的10例顽固性室性早搏(简称室早)进行治疗。将消融电极送至右室流出道区域,以S1S1或RS2早搏刺激标测到与体表12导联心电图记录的自发室早QRS波群图形完全相同,并且激动标测时自发室早的局部电图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0ms以上的部位为消融靶点。以室早在放电后10s内消失,维持稳定窦性心律30~60min为即刻成功标准。9例患者经10~20W、消融60~180s,早搏和短阵室速完全消失;1例失败。平均随访11个月,未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9例中8例无早搏、1例为偶发室早,均无并发症。提示射频导管消融术是治疗某些右室流出道早搏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扩张性心肌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扩张性心肌病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B组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利钠肽(BNP)。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BNP降低,室性早搏减少,B组较A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B组LVEF较A组明显改善(0.51±0.04vs.0.39±0.05)(P<0.05)。结论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能较好地控制室性早搏,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3.
<正>心血管疾病是指所有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肺循环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眼科医师在临床上经常碰见棘手的问题即需要住院手术的眼部疾病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的心血管疾病,此时医师与患者双方都需要对手术安全性、获益性进行判断。眼科手术范围虽然比较局限,但手术操作精细,眼眶区血管神经丰富,眼球又是一个十分灵敏的器官,所以眼科手术中,不仅要保持充分理解合作,镇痛完善,更要维护眼内压稳定和防止眼球  相似文献   
104.
前不久,我的一位老患者,83岁患糖尿病12年的刘先生来咨询病情。他平时血糖空腹7.2mmol/L,餐后2小时10.4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心脏方面除了长期存在的偶发室性早搏外,其他项目基本正常。但就在几天前,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105.
《中国药房》2015,(20):2832-283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利尿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丸/次,3次/d。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QT离散度(QTd)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一氧化氮(NO)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厚度(LVPWT)、内皮素(E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优于空白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较参松养心胶囊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6.
心室流出道(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VOT)起源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因临床常见,具有典型的心电图(ECG)特征,诊断并不困难,射频消融术是该病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文中报道1例初步诊断右心室流出道起源(RVOT)的PVC的患者,于左心室流出道(LVOT)获得成功消融的诊治经过。文献复习了PVC定位的方法、VOT局部独特的解剖特点对定位的影响,以及三维标测新技术对PVC消融手术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的发生与自主神经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到频发室早(≥10000次/d或室早负荷≥10%)的156例特发性室早患者(室早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计算心率变异性指标rMSSD、pNN50、高频功率(HF)、标准化的高频功率(HFnorm)、低频功率(LF)与HF的比值(LF/HF).比较两组自主神经张力间的差异,并分析室早负荷与自主神经张力变化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室早组患者rMSSD、pNN50、HF和HFnorm均明显增加(P<0.01),LF/HF显著降低(P<0.01).室早组患者24 h室早负荷与rMSSD、pNN50和HF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2、0.425、0.372,P<0.01),而与LF/H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06,P<0.05);其中28.8%(45/156)的患者每小时室早负荷与每小时HFnorm呈正相关,16.0%(25/156)的患者与每小时LF/HF呈正相关,53.8%(84/156)的患者与每小时HFnorm和每小时LF/HF均无相关性.结论 部分特发性室早的发生与交感和(或)迷走神经张力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8.
患者女,51岁,因子宫肌瘤入院,经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插入性室性早搏(室早)伴房室结双径路.Lorenz-RR散点图示:插入性室早(V),插入性室早后第1次窦性下传(N1)和第2次窦性下传(N2)均分离出两两独立的散点集.结合逆向分析技术,发现插入性室早后出现2种差异显著的PR间期,从而揭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  相似文献   
109.
室性早搏(室早)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人群相当广泛,包括健康者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右心室流出道(RVOT)频发室早多是起源于RVOT的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及致心律失常因素基础上的室早,药物控制较差,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目前尚有争议,未广泛开展。本文总结我院22例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RVOT频发室早患者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评价其治疗RVOT频发室早的安全性和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0.
近年因胸闷、憋气就医患儿有增加趋势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均为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门诊患儿 86例 ,除外上呼吸道感染、脑炎、肌肉性疾病等所致 ,超声心动图、胸片和心肌酶检查均正常。男 4 6例、女 4 0例 ,年龄 5~ 13岁。用上海产XDH - 3B型心电图仪记录 ,对心电图异常患儿 ,分别于3~ 7d后复查心电图。2 结果均为窦性心律 (SR) ,诊断标准按文献[1 ] 。正常心电图 32例占 37 2 % ;窦性心动过速 (ST) 2 0例占 2 3 3% ;窦性心律不齐 17例占 19 8% ;室上性早搏 9例占10 4 % ;室性早搏 (PVS) 8例占 9 33%。T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