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观测电针委中穴干预后大鼠腰椎间盘中Akt活化及凋亡因子(Bcl-x L、Bax和Fas、Fas L)蛋白的表达,探讨电针委中穴抑制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三月龄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和电针组(n=10)。模型组和电针组通过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电针组予电针委中穴,连续4周。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Akt、Bcl-x L、Bax、Fas、Fas L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由轻至重依次是假手术组、电针组、模型组。Akt蛋白表达量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Bcl-x L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Ba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Fas蛋白及Fas 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cl-x L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ax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Fas蛋白及Fas 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退变,可能与上调P-Akt蛋白、Bcl-x L蛋白表达,并抑制Bax蛋白、Fas蛋白及Fas L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腰背疾恙之治每每求取于委中穴,其效必应,此为前贤经验所得,明代医家徐凤据此撰歌赋曰:"腰背委中求"。笔者通过对中医学经络、脏腑及西医学解剖层次、血液成分等方面论述,为"腰背委中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其内涵更为丰富。现代医家对委中穴的运用包括针刺、灸法、穴位贴敷及注射等方式。以委中穴为基础并据证配穴施于患体,则其疾祛。笔者藉阐析"腰背委中求"古今之见解及基于委中穴之治疗方式,意在示人古今并重之要,在熟谙古籍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羽翼以现代科学技术佐证之、佐助之,以期委中穴用治腰痛病可广为医家所资鉴。  相似文献   
13.
李志道教授经过50余年临床实践研究,结合解剖学相关知识,发现委中、承山二穴在针刺深度与传统认识有所不同。其中,委中穴在刺入0. 5~0. 8寸,承山穴在刺入2. 0~3. 0寸时最易达到循经得气的效果,通过调整针尖方向还可较准确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且针感与相应神经分布区域相吻合。该针感在某些疾病,尤其神经压迫相关症状的治疗中疗效明显,且优于传统教材所述针刺深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郄穴为主对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化学性神经根炎模型大鼠24只,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各12只,并设空白组对照12只;针刺组予以局部针刺夹脊穴,足少阳经、足太阳经郄穴及委中穴治疗,持续28 d,模型组、空白组不予治疗;观察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及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炎症滤纸质量,并进行血液流变学分析和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检测。【结果】针刺能改善模型大鼠患肢活动,促进痛觉、触觉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根变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均P<0.05)。【结论】针刺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NO和IL-6水平、消除神经根炎症及水肿,这可能是临床上针刺郄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委中穴考证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健华 《吉林中医药》2009,29(9):822-824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也是人体的要穴之一。各种针灸文献对委中穴的穴名了详细说明,对该穴的各种操作方法、穴位的解剖结构,及古今的各种针刺功效主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王瑞辉  刘海燕 《陕西中医》2009,30(2):232-233
目的:观察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家兔脊髓组织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以探讨针刺促使坐骨神经损伤恢复作用的部分机理。方法:将18只家兔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正常对照组不造模,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分别用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于耳缘静脉麻醉,麻醉后于右下肢后外侧无菌操作。游离出2cm长的坐骨神经,用测量用千分尺挤压造模,造成SunderlandⅡ度损伤。采用酶组织化学法观察电针对家兔坐骨神经经损伤后脊髓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结果:电针治疗3周后,电针治疗组AchE强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刺激可增加坐骨神经损伤后AChE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电针加委中刺血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寻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佳疗法.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采用电针疗法,穴取腰阳关、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为主,结合委中附近瘀络刺血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牵引配合电针,穴取夹脊穴、肾俞、大肠俞为主,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55.8%,愈显率为82.7%,对照组分别33.3%、54.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电针结合委中附近瘀络刺血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选取夹脊、命门、委中等穴施行温针灸,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提示: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温经通络、益气养血、壮骨健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 1993~ 2 0 0 0年采用点按委中穴治疗滑膜嵌顿5 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5 6例中 ,男 48例 ,女 8例 ;年龄最大 2 5岁 ,最小 18岁 ;病程最短 1h,最长 3d。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 ,医者用双手拇指点按患者双侧委中穴 ,使穴位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 ,手法宜重 ,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 ,并逐渐抬起臀部 ,双手撑起上身逐渐后移 ,成跪姿。然后让患者上身直立呈坐位 (如果患者疼痛严重不能完成上述动作 ,可让助手扶住患者腰部并向后提起 ,直至完成上述动作 )。稍停后让患者恢复至俯卧位 ,重复上述治疗 ,这…  相似文献   
20.
肖保嘉  乔绍峰  陈鹏  陈稳 《陕西中医》2007,28(9):1231-1231
目的:观察运用利美达松等药物穴位封闭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利美达松等药物封闭三焦俞、肾俞、大肠俞等穴。结果:总有效率94.2%。提示:利美达松穴位封闭具有选择性作用于炎症部位,扩张患部的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清除组织间隙的水肿,加速组织代谢,使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得以消除,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