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264篇 |
免费 | 4666篇 |
国内免费 | 55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0篇 |
儿科学 | 1410篇 |
妇产科学 | 430篇 |
基础医学 | 8040篇 |
口腔科学 | 597篇 |
临床医学 | 6994篇 |
内科学 | 6784篇 |
皮肤病学 | 65篇 |
神经病学 | 2639篇 |
特种医学 | 178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4926篇 |
综合类 | 26585篇 |
预防医学 | 3414篇 |
眼科学 | 708篇 |
药学 | 7908篇 |
35篇 | |
中国医学 | 13312篇 |
肿瘤学 | 5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63篇 |
2023年 | 1188篇 |
2022年 | 1427篇 |
2021年 | 2147篇 |
2020年 | 1876篇 |
2019年 | 1798篇 |
2018年 | 859篇 |
2017年 | 1525篇 |
2016年 | 1879篇 |
2015年 | 2156篇 |
2014年 | 3159篇 |
2013年 | 3246篇 |
2012年 | 4498篇 |
2011年 | 5174篇 |
2010年 | 4721篇 |
2009年 | 4879篇 |
2008年 | 6213篇 |
2007年 | 4737篇 |
2006年 | 4370篇 |
2005年 | 5043篇 |
2004年 | 4988篇 |
2003年 | 4528篇 |
2002年 | 2906篇 |
2001年 | 2286篇 |
2000年 | 1934篇 |
1999年 | 1582篇 |
1998年 | 1278篇 |
1997年 | 866篇 |
1996年 | 822篇 |
1995年 | 860篇 |
1994年 | 636篇 |
1993年 | 472篇 |
1992年 | 408篇 |
1991年 | 360篇 |
1990年 | 310篇 |
1989年 | 325篇 |
1988年 | 167篇 |
1987年 | 129篇 |
1986年 | 97篇 |
1985年 | 65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建立一种简捷的分离培养和纯化大鼠牙囊细胞的方法。方法:分离出生后6dSD大鼠上下颌第一和第二磨牙完整牙胚,剥离牙囊和成釉器,剪碎后酶消化并混合培养,再利用多次差速传代纯化牙囊细胞。结果:原代细胞为牙囊细胞和成釉器细胞混合生长,差速传代培养到第4代可获得纯化的牙囊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牙囊细胞呈长梭形或三角形,免疫组化染色抗波形丝蛋白阳性,抗角蛋白阴性。结论:利用多次差速传代可从混合培养的原代细胞中获得纯化的牙囊细胞。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舌背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长特性。方法:断颈处死出生后1d的SD大鼠,70%乙醇浸泡3~5min,切取舌体及下颌骨。以DMEM/F12作为基础培养液,原代培养舌背黏膜上皮。当细胞铺满整个培养瓶底70%时,进行细胞传代。采用广谱角蛋白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及透射电镜观察法对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接种时,原代细胞形状、大小不等,呈多样性,表现为多角状扁平细胞、体积较大的球形细胞和体积较小的球形细胞。大多数细胞在培养24h后贴壁;培养3d后,细胞增殖形成许多小而不规则的细胞克隆或集落,开始进入指数增殖阶段,形成细胞团块。随着时间推移,细胞团块周围结构疏松,间隙增大,细胞团块不断增大,融合、连接成片,排列成铺路石状,可传3~4代。结论:以DMEM/F12为基础培养液,可成功地培养出舌背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施加外力使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后,处死大鼠制备第一磨牙标本,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大鼠受正畸力作用后,组织各种生理、病理反应更加明显,压力侧破骨细胞增多,线粒体、溶酶体增多,高尔基体发达,成纤维细胞排列紊乱、变性、萎缩甚至坏死。张力侧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的胞浆内高尔基体、内质网丰富,分泌功能旺盛。结论:正畸力引起牙周组织细胞功能的旺盛,改建活跃。 相似文献
24.
25.
大鼠实验性牙齿移动诱导中枢立即早期基因c-fos和c-jun的表达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即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gene,IEG)cfos与cjun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表达与伤害性感或痛觉调制有关。激在数十分钟内作出反应。正畸牙齿移动使患者产生不适或疼痛,这种刺激能否诱导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内cfos与cjun的表达,尚未见文献报道。本项实验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牙齿移动过程中立即早期基因在中枢的表达及吗啡对其的调节作用。一、材料和方法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包括cfos组、cjun组和吗啡处理组。矫治器的安装和施力按以往的研究方法进行[1]。动物存活2h后进…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Dlxl基因在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外胚间充质细胞组织块培养法;地高辛标记cDNA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和斑点杂交方法,观察Dlxl基因在大鼠外胚间充质细胞,人牙乳头细胞,人牙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Dlxl基因在外胚间充质细胞和人牙乳头细胞中mRNA呈强阳性表达,而在牙髓细胞中弱表达。结论 Dlxl基因是牙胚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这种调控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它可能主要参与调控早期未分化细胞,而对终末分化细胞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7.
不同年龄组大鼠正畸力作用下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个年龄组大鼠牙受正畸力后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6周龄和12周龄雌性Wistar大鼠各20只,采用粘结剂联合磨沟周位法在上颌安装正畸加力装置,牵引一侧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另一侧作为对照侧.每周提取大鼠实验牙及对照牙的龈沟液,应用SDS-PAGE、Western印迹和Gel-Doc凝胶成像系统定量检测龈沟液中MMP-1与MMP-9含量的改变.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实验各周龈沟液中MMP-1和MMP-9的含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6周龄组大鼠和12周龄组大鼠龈沟液中MMP-1及MMP-9含量的基础水平以及在加力第1周时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12周龄组比6周龄组稍高.加力早期,12周龄组大鼠MMPs含量增长速度快于6周龄组;后期,12周龄组大鼠较6周龄组大鼠的MMPs含量下降速度慢.结论:12周龄大鼠受正畸力后,龈沟液中MMPs的表达较6周龄组高,12周龄大鼠较6周龄大鼠的正畸牙根吸收可能更严重. 相似文献
28.
苯妥英钠和盐酸米诺环素复合膜对大鼠牙周骨再生过程中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和盐酸米诺环素复合膜对实验性大鼠牙周骨开窗缺损再生过程中骨形成情况及BM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制备含有苯妥英钠和盐酸米诺环素的胶原膜和不含药物的空白膜,分别置于30只Wistar大鼠磨牙区牙周骨开窗缺损内,每组15只.分别于术后10 d(n=7)和21 d(n=8)处死大鼠,取术区组织. HE染色镜下观察缺损区内新生骨样组织形成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10 d和21 d缺损区内BMP-2的表达情况,比较各组BMP-2平均积分光密度值.结果:术后10 d时,实验组缺损区内被大量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等占据,多数细胞BMP-2表达呈强阳性,对照组缺损区内细胞量较少,BMP-2表达较弱,二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术后21 d,实验组内见大量片状成骨,BMP-2表达强度较10 d时减弱,对照组缺损内有少量散在成骨,BMP-2表达较10 d时增强,但二者BMP-2表达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苯妥英钠和盐酸米诺环素复合膜可能增强大鼠牙周骨组织再生过程中局部缺损区内B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29.
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the immune reaction in SD rats exposed to trichloroethylene (TCE) and to identify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volved in skin after TCE exposure. Methods Fifteen percent of TCE was injected intradermally into the rat back (100 μL/120 g) at intervals of 7 days. Whole blood was collected 24 h after the fifth or seventh intradermic administration of TCE. The percentages of CD4+ and CD8+ of T lymphocytes were measured by a flow cytomet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IFN-gamma and 1L-4 in the serum were semi-quantified by ELISA. Total RNAs of skin samples at 3 h or 24 h after the seventh dose of TCE in SD rats were extracted,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tles of these tissues were analyszed by rat toxicology U34 array of Affymetrix. Results Obvious decline of CD4+ in T lymphocytes was observed in the TCE-administer group. No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s in IFN-gamma and IL-4 were found between TCE-treated and control rats. Gadd45a and Mel were significantly up regulated in skin tissue 24 h after TCE exposure. The expression reg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 factors was as active as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lipid metabolism and synthesis process in these skin samples of SD rats exposed to TCE. Conclusion T-helper type 1 cells mediate immune response can not be elicited in TCE-treated SD rats, but certain immune disorder can be induced. 相似文献
30.
背景 缺氧性肺高压是一种由慢性缺氧引起的以平均肺动脉压增高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限制右心室功能,具有严重危害.目的 探讨马西替坦(Macitentan)联合维利西呱(Vericiguat)治疗缺氧性肺高压大鼠的协同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Macitentan组(Macitentan 10 mg/kg)、Vericiguat组(Vericiguat 10 mg/kg)、Maci&Veri组(Macitentan 10 mg/kg+Vericiguat 10 mg/kg),每组12只.空白组在非氧舱中饲养,其余各组大鼠在相同环境下10%氧浓度低氧舱中饲养2周,模拟5500 m高原环境.造模完成后,各组每日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2周.在第4周比较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右心肥厚比、右心功能指标,观察右心室、肺小血管病理学改变,检测肺动脉高压相关因子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Rho卷曲蛋白激酶2(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等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显著升高,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右心室缩短率(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RVFS)、肺血流加速时间/肺射血时间(pulmonary blood flow acceleration time/pulmonary ejection time,PAT/PET)显著降低(P均<0.01);肺小血管壁(WT%)增厚(P<0.05),SOD、BMP2、PPAR-α表达降低(P<0.05),iNOS、ROCK2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组mPAP、RVHI显著降低,RVEF、RVFS、PAT/PET显著升高(P均<0.01),结果优于马西替坦和维利西呱单独给药组(P<0.05);WT%降低(P<0.01),明显低于马西替坦和维利西呱单独给药组(P<0.05);SOD、BMP2、iNOS、PPAR-α表达升高(P<0.05),ROCK2表达降低(P<0.05),且BMP2表达高于马西替坦和维利西呱单独给药组(P<0.05).结论 马西替坦-维利西呱联合用药对缺氧性肺高压大鼠具有协同保护作用,可降低肺高压、提高心功能、改善肺血管重构和心肌损伤,并改变肺高压相关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