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90篇
预防医学   198篇
药学   275篇
中国医学   237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医脾胃病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食道炎,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常见病。其病因常与寒邪外客、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本虚有关,其病机常表现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胃不和、瘀血内阻、脾胃阴亏、脾胃虚弱,针对其病因病机治法常用温胃散寒。和胃降逆,疏肝理气,活血定痛,健脾助运,消积导滞,养阴益胃等等,以下就几类治法常用脾胃病中药谈一下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2.
车前是大家熟悉的利水通淋药。夏秋季采收其子名车前子,其草名车前草,二者功用大同。其性味甘、微寒、入肺、膀胱、小肠、肾、肝诸经,有利水通淋、清热明目、祛痰止咳之功,但临床上对其化痰止咳之功知鲜用少。笔者近年来用本品为主治疗咳嗽,不论寒热虚实、内伤外感,均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3.
近几年来我们用升降散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1 69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并与口服对照组 42例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选取以发热为主症 ,体温 >38℃之患儿 1 69例为治疗组 ,患儿年龄 4个月~ 1岁者 1 6例 ,1~ 3岁者 39例 ,3~ 7岁者 5 8例 ,7~ 1 3岁者 5 6例 ;发热38℃~ 38.5℃者 86例 ,38.6℃~ 39℃者 71例 ,>39℃者 1 2例。另设发热患儿 42例为对照组 ,其中4个月~ 1岁者 4例 ,1~ 3岁者 5例 ,3~ 7岁者 1 7例 ,7~ 1 3岁者 1 6例 ;发热 38℃~ 38.5℃者 2 1例 ,38.6℃~ 39℃者 1 9例 ,>39℃者 2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4.
生石膏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石膏辛、甘 ,大寒 ,功效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古往今来 ,对于生石膏的应用 ,各家著述颇多。《伤寒论》中的麻杏甘石汤 ,主治“热邪迫肺 ,汗出而喘”。生石膏在此方中的作用 ,不但制约了麻黄辛温发散之骠悍 ,谨防汗多亡阳之虞 ,而且协同麻黄肃降肺气 ,清热平喘。《温病条辨》治疗暑温病用白虎汤 ,即以生石膏为君药 ,并强调“身大热 ,口大渴 ,汗大出 ,脉洪大”为其主症。张锡纯对石膏临床重用也有精辟的论述 ,谓其“盖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实热 ,断无伤人之理 ,且放胆用之 ,亦断无不退热之理”。《本草备要》认为生石膏“寒能清热降火 ,辛能发汗…  相似文献   
65.
吕文英  刘国凤 《陕西中医》2003,24(8):753-754
头痛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头位于高巅之上 ,是生命的要害所在 ,内藏脑髓 ,乃清窍之处所 ,又为诸阳之会。脑贮藏精气而不嫌其满。髓海有余 ,是人体健康之体现 ,如髓海不足 ,瘀浊痰湿上干 ,即可出现头痛。头痛顽疾 ,可缠绵多年不愈 ,治疗颇感棘手。本文试就笔者多年来对头痛病的辨证及治疗作一探析 ,以求同道教正。1 髓海不足头痛 多因劳损或先天不足。劳损包括“积劳成疾”或“积逸成病”。长期超越生理能力的活动 (运动、脑力及体力劳动 )皆会导致机体组织和气血、脏腑的急慢性损伤 ,过逸过劳 ,皆损伤脾气 ,以致纳化艰迟 ,化源不充 ,…  相似文献   
66.
胡燕 《陕西中医》2003,24(6):483-484
目的 :观察清热类中药配合捏脊及口服抗生素等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运用自拟茵柴汤 (茵陈、柴胡、黄芩、蝉蜕、钩藤、竹叶等 )配合捏脊、口服抗生素治疗本病 3 0例。结果 :总有效率 90 %。提示 :本方法治疗本病具有退热迅速、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67.
笔者应用自拟的平咳汤治疗外感咳嗽 6 4例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将 2 0 0 1~ 2 0 0 2年的部分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 0例病人均来自本院呼吸专科门诊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4例和对照组 36例。其中治疗组男性 2 6例 ,女性38例 ;年龄最小 13岁 ,最大 6 4岁 ,平均 35岁 ;病程最短 2d ,最长 15d ,平均 4d。对照组男性 16例 ,女性 2 0例 ;年龄最小14岁 ,最大 6 5岁 ,平均 34岁 ;病程最短 1d ,最长 12d。平均3d。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 6月公布的《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外感咳嗽的相关内容作为诊断依据。理化…  相似文献   
68.
笔者近年自拟清解汤治疗外感高热,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基本方为荆芥10g,防风10g,金银花15g,连翘15g,生石膏100g,知母15g,赤芍10g,丹皮10g,茵陈蒿15g,甘草6g。水煎服。12岁以下者每日1剂,分4~6次服;13岁以上者每日2剂,日服4次。2适应证高热(T38.5℃以上),伴有外感症状,舌红,脉数。临床多用于西医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并感染引起的高热。3典型病例李某,女性,28岁,2001年12月8日初诊。恶寒发热、鼻塞头痛、周身酸痛3d,T38℃~39.5℃,服用解热止痛片、金羚感冒片、罗红霉素等效果不佳。刻诊:周身酸痛,恶寒…  相似文献   
69.
发热是小儿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引起发热的原因颇为复杂,然不外乎外感时邪、内伤饮食两大类。因小儿形气未充,肌腠疏薄,外邪易乘虚而入,故又以外感者居多。而外感者其来也速,变化亦多,稍有疏忽或治不得法,则变证丛生。故此仅就外感发热浅述如下。1小儿外感易伤于肺肺本为娇脏,而在小儿,其娇嫩之甚更为突出。肺者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凡外邪侵袭,或从口鼻而入,或由皮毛而入,皆易伤肺,而使邪热闭郁,肺失宣降,除发热外而兼见咳嗽、喘促、胸闷、气逆等症。治宜辛凉佐以苦甘之剂,以辛而散肺卫之邪,以凉而平肺卫之热,以苦而降其肺气,以甘…  相似文献   
70.
咳嗽是内科病症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外感咳嗽乃由外邪侵袭肺系 ,或外邪循经入肺 ,致肺卫不和 ,肺气失于宣肃而成。临床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近 3年来 ,笔者用麻杏石甘汤合清金化痰汤治疗外感咳嗽 6 0例 ,疗效满意 ,并与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的 5 6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 116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治疗组 6 0例中 ,男 32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为 4 8~ 5 3岁 ;平均病程为 2 1.5 6± 2 0 .2 1h ;病程重度者 11例 ,中度者 2 5例 ,轻度者 2 4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 2 7例 ,急性气管炎或支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