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2篇
  免费   518篇
  国内免费   186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95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3178篇
内科学   718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3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27篇
综合类   2530篇
预防医学   77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275篇
  20篇
中国医学   568篇
肿瘤学   294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698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752篇
  2011年   711篇
  2010年   712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婴幼儿外周性脑积水的发病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5—06在我院儿科就诊的64例婴幼儿外周性脑积水患儿,分析患儿的围产期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发病原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围产期因素36例(56.25%),包括围产期窒息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和颅内出血19例,早产6例,高胆红素血症引起共6例,母亲围产期感染5例。非围产期因素16例(25.0%),其中以感染因素最多见,呼吸道感染8例,消化道感染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例,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引起2例。原因不明12例(18.75%)。大多数病例(62例)经治疗后无明显异常,仅2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围产期因素是婴幼儿外周性脑积水的发病的主要因素,综合治疗效果较好,但少数因围产期缺氧引起的病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99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是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 - β)家族中的一员。G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通过与由GDNF家族受体(GDNF family receptor alpha 1, GFRα1 )和c-Ret组合成的复合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发挥营养神经、抑制神经元变性坏死的作用。多项实验室及临床研究显示,GDNF对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和外周的神经元如交感神经元、副交感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等有营养和保护作用。最有希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及外周神经元变性坏死的有效治疗手段。如何通过采用恰当的给药途径及方式,既能使其在体内高效稳定地发挥作用,又能将不良反应减到最低程度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93.
肝衰竭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功能严重障碍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病程长,病情重,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理想的输液通路选择,但肝衰竭患者凝血机制差,穿刺处渗血成为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8年12月16日,我科收治了1例肝衰竭合并左侧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行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频繁出血,经过精心护理后成功止血,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张艳玲  王丽  李亚 《中原医刊》2009,(20):67-67
在肿瘤护理工作中,化疗药物刺激以及因反复穿刺造成的机体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而且使肿瘤治疗不能顺利进行。自2007年1月以来,我院内科对48例肿瘤患者在静脉化疗中应用了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穿刺时对局部血管条件要求较高,对于肿瘤患者需化疗或慢性病需长期输液而肘部血管差、肘部皮肤有感染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外周与中心动脉血压的差异性,探讨外周高估或低估中心血压的影响因素和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住院患者72例,行诊断性冠脉造影62例,射频消融术建立动脉通路10例,年龄(56.64±15.41)岁,男38例,女34例。其中冠心病32例,原发性高血压18例,糖尿病5例,其他17例。术后同步记录升主动脉与股动脉压力波形,测量并分析外周及中心动脉血压,计算外周血压放大、脉压比率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结果①肱动脉收缩压与股动脉收缩压升降一致,两者有相关性(r=0.89,P〈0.01);②外周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与中心动脉相应值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外周可能相符或高或低于中心血压。③外周高估中心SBP(52.8%)多为中青年低危人群,外周放大与年龄呈负相关(r=-0.37,P〈0.05);④外周低估中心SBP多见于老年人及高血压患者,老年人(〉60岁)外周血压与中心动脉血压差值较小(P〉0.05),两者平行变化趋势。结论①肱动脉袖带血压能稳定反映外周肌性动脉血压;②外周血压与中心动脉压之间存在差异;③外周血压放大是外周高估中心收缩压的主要原因;④中心动脉硬化可能与外周等于或低于中心收缩压相关。  相似文献   
997.
冯明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175-1177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体位及血管。结果:对置管患者做好置管前、中、后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通过精心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8.
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与尿白蛋白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CD28-T细胞可通过高分泌IFN-γ等细胞因子参与T2DM及大血管病变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NK/T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了广东省人民医院10年间诊断的55例EN-NK/TCL,复习其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并进行临床资料的整理和随访.结果 患者男女比例为1.89:1,中位年龄38岁;初次就诊时病变部位以鼻腔及其邻近结构为主(85.5%).形态上瘤细胞以小到中等大细胞为主,血管中心浸润、血管破坏、凝固性坏死和凋亡小体常见.免疫表型CD20均为阴性;阳性率:CD3ε、CD4、CD5、CD8分别为100%(49/49)、7%(3/46)、8%(4/48)、63%(29/46);CD56为79%(42/53);T细胞内抗原-1和粒酶B均100%(49/49);bcl-2为17%(8/46);增殖指数:≤29%为30%(14/47),30%~59%为28%(13/47),≥60%为42%(20/47);bcl-2阳性病例增殖指数高;EBER 51例均阳性.41例获得临床资料,Ann Arbor分期Ⅰ/Ⅱ期为63.4%(26/41);87.8%(36/41)患者初诊时行为状态为1;31.8%(7/22)的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获得27例随访资料,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1年、2年及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2%、31%及20%.增殖指数≥60%的患者预后差.结论 EN-NK/TCL是一种成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EBER原位杂交结果.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增殖指数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小细胞性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的临床病理与免疫表型及其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5例小细胞性PTCL,NOS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和随访,免疫表型检测(SP和EnVision法),以及EBER原位杂交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分析.结果 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2.6岁.中位病程1个月.5例中3例为临床Ⅳ期,2例为临床Ⅲ期.4例有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脾脏肿大,1例有肝肿大.2例有浆膜腔积液.行骨髓检查的4例中,3例有肿瘤累及.1例有外周血自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升高.主要病理改变为淋巴结结构的破坏和单一形态的小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4例可见少数大的异形细胞散在分布,2例见小血管增生现象.5例之肿瘤细胞均表达两种以上T细胞分化抗原和CD43,表达CD99(3/4),均不表达CD20、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CD56和粒酶B.Ki-67指数为5%-15%.4例行TCR基因重排分析,均存在TCRy基因克隆性重排,1例检出TCRβ基因克隆性重排.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阴性.获得3例随访资料,且患者均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1.7个月.结论 小细胞性PTCL,NOS少见,呈高临床分期,预后差,组织形态表现为惰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