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9篇
  免费   516篇
  国内免费   186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10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94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3156篇
内科学   715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3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24篇
综合类   2516篇
预防医学   76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267篇
  19篇
中国医学   563篇
肿瘤学   291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86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698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752篇
  2011年   711篇
  2010年   712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646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早产儿本身代谢特点决定了黄疸提前出现,胆红素值增高明显,而换血治疗能较快清除血中游离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2004年2月~2004年6月,我科对收治的5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脐静脉和外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
NMDA受体是兴奋性氨基酸的特异性受体,与神经细胞钙离子内流密切相关,参与体内各种信号传递和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它由不同的亚基组成,这些亚基决定着天然NMDA受体的功能特性,其中,含NR2B亚基的受体对伤害性感受的传递和调制有重要作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NMDA受体在痛觉中枢敏感化的产生、维持中有重要作用;NMDA受体也可能同时介导外周敏感化和内脏痛。  相似文献   
33.
分步骤法维护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留置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郑小华  刘珊 《护理学杂志》2006,21(13):23-24
目的预防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PICC)后滑脱及体外部分非人为移入体内,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防止导管性静脉炎发生.方法将42例接受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用分步骤法维护,即分步骤地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或先换肝素帽,再换透明贴膜),并将导管体外部分直形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维护,即同时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导管体外部分S形固定.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穿刺点渗液、硬结,导管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行PICC导管维护时,分步骤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将导管体外部分直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滑脱及体外部分进出体内,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预防导管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34.
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重度黄疸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有致残甚至死亡的危险。换血是治疗重度新生儿黄疸最迅速的方法。随着新生儿事业的发展,换血方法不断改进,我院新生儿科自2004年6月开始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发明的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疗法基础上改变换血速度及给予钙剂方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整个过程无需手动操作。  相似文献   
35.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通过外周静脉(如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将导管送入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是进行长期输液最理想的安全工具之一。因其穿刺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免除患者多次穿刺及因输高渗刺激性强的药物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害,起到保护血管和减轻患者痛苦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picc有许多优点,但亦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近年来,随着picc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其并发症的防治积累了许多经验,本文就此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心脏介入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X射线剂量及外周血液细胞成分的变化。方法选择接受心脏起搏器安装、选择性冠脉造影和选择性冠脉造影加PTCA、支架植入治疗病人62例,检测患者接受辐射有关部位射线剂量,以及各类心脏介入患者接受射线剂量;观察心脏介入手术前和手术后3天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心脏介入患者以左胸部辐射剂量最大,下肢最少,心脏介入以冠脉造影加PTCA和支架术辐射剂量最大,单独安装心脏起搏器最少。心脏介入后3天血液白细胞总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和比例增加(P<0.05),术后淋巴细胞计数和比例、血红蛋白量较术前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心脏介入的患者,血液细胞成分受X辐射影响,血液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血红蛋白量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引起高度重视,心脏介入术中应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X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7.
宋曙  兰建云  陈海涛 《山东医药》2006,46(23):97-98
近期,我们对6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叶瘤(PNET)的临床病理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董爱兰  李太峰 《山东医药》2006,46(17):65-66
原发性肝癌(HCC)易发生肝内转移及血行转移.早期判断血行转移对于估计预后及评估手术价值具有较大意义.正常成人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主要来自肝脏,来自骨组织的ALP一般少于总活性的一半.现已知人体含肠型(IALP)、胎盘型(PALP)、生殖细胞型(GALP)和非特异组织型(TUALP)ALP.其中TUALP在基因表达后经过不同的修饰形成肝、肾、骨等次级同工酶;外周血清中IALP含量很少.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42例HCC患者外周血中IALP mRNA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其与血行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糖尿病足的定义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个微小的足部创伤都可能会造成终身残废,轻者皮肤溃烂、化脓感染,重则变黑坏疽截肢。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足部病损的预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0.
背景:系统性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组织因子(TF)位于血管外膜和粥样斑块的脂质核心,并特异地表达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膜表面。TF在凝血生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促炎症过程和粥样硬化斑块失稳定。目的:在本研究中,对从具有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