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63篇
  免费   998篇
  国内免费   886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225篇
妇产科学   139篇
基础医学   1154篇
口腔科学   351篇
临床医学   5271篇
内科学   3971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392篇
特种医学   10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1449篇
综合类   9954篇
预防医学   2574篇
眼科学   189篇
药学   3745篇
  82篇
中国医学   2756篇
肿瘤学   323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397篇
  2021年   526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500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576篇
  2015年   904篇
  2014年   1563篇
  2013年   1658篇
  2012年   2434篇
  2011年   2490篇
  2010年   2125篇
  2009年   1750篇
  2008年   2514篇
  2007年   2043篇
  2006年   1977篇
  2005年   2450篇
  2004年   1715篇
  2003年   1207篇
  2002年   907篇
  2001年   831篇
  2000年   715篇
  1999年   561篇
  1998年   456篇
  1997年   418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340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身麻醉(全麻)的效果。方法 62例腹腔镜、泌尿科、骨科、肛肠科、妇科等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实验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插入喉罩(插管)、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出喉罩(拔管)1 min、拔管3 min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全麻起效时间、维持全麻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实验组插管时、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管1 min、拔管3 min的HR水平分别为(77.52±6.36)、(73.26±5.56)、(72.01±4.69)、(75.35±7.63)、(72.34±6.79)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2.34±7.85)、(87.97±5.25)、(78.85±5.20)、(95.69±9.21)、(85.63±7.43)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插管时、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管1 min、拔管3 min的MAP水平分别为(90.25±6.73)、(87.65±7.98)、(88.79±7.65)、(88.09±5.61)、(88.52±5.16)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09.51±7.85)、(103.27±12.43)、(102.52±8.21)、(106.74±7.68)、(104.62±7.71)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96.77%均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麻起效、维持全麻、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1.61±0.23)、(100.59±6.72)、(17.99±3.5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93±0.41)、(123.61±7.85)、(36.87±4.1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等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效果良好,降低对机体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8周基础军训(basic military training,BMT)对入伍新兵血像中红细胞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为指导科学的军事训练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自新疆边防部队2015年度入伍的50名男性新兵,分别在BMT前后测定并记录受试新兵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铁蛋白等。结果经过8周的BMT,新兵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清铁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8周BMT可能导致入伍新兵发生运动性贫血,铁缺乏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刘玉  张军  周利民 《安徽医药》2019,40(9):990-994
目的 观察心率震荡(HRT)在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变化,并分析HFpEF患者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72例HFpEF患者与40例同期住院非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将HFpEF组患者分为BNP1组(43例)与BNP2组(29例)。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计算HRT指标,比较组间及组内HRT的差异。随访3个月,统计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例数。结果 HFpEF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震荡初始(T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组内BNP1组与BNP2组比较,TO和震荡斜率(T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3(TO和TS均为异常)在BNP2组中的发生率为48.28%,较HRT1(20.69%)和HRT2(31.03%)明显增高,BNP1组和BNP2组中HRT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HFpEF患者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危险因素(OR=1.000 3,95% CI:1.000 07~1.000 5),HRT3患者发生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概率是HRT1患者的19.500倍(OR=19.500,95% CI:3.502~108.567)。结论 在HFpEF患者中,HRT可作为评价患者心功能和预测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6,(7):863-86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及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并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分为左心室肥厚组(52例,LVH组)和无左心室肥厚组(56例,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仪监测患者24 h心电图情况以及其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分析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 LVH组LVPW、LA、IVS均显著厚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H组室性期前收缩级别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VS、LVDd和年龄均为室性期前收缩级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中有所增加,但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18.
肝郁脾虚证贯穿多领域疾病,且人群普及率逐年增高,其生物学基础及其治疗方法和作用机制的探讨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潮之一。肝郁脾虚证的产生只有建立在该模型的生物学基础上的治疗,才能更好地对其进一步防治。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有效经典方,该文总结分析近年来关于肝郁脾虚证产生引起机体发生变化的生物学基础,试图挖掘肝郁脾虚证引起机体各系统相关分子生物学基础及逍遥散防治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寻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及靶点,以便更有效地防治该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大学生在焦虑状态下心率变化的特点,为开展大学生心理测量及筛查提供参考.方法 在校园招募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共收集有效样本245例,从中随机抽取焦虑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各53名,采集静息状态下心率变异性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时域指标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高于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1),对照组时域指标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于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1);焦虑组频域指标低频与高频功率比(LF/H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P<0.01);焦虑组频域指标H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5);在频域指标VLF中,焦虑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指标在焦虑组和对照组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包头医学》2015,(1):2
《包头医学》杂志于1977年创刊,是由包头市卫生局主管、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5-1171/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3507。本刊着重传播医学新理论,交流医学新技术,报道临床实践和新方法,反映医药卫生各领域新动态、新成果及疾病控制和卫生管理的经验与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