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6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41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4篇
  2篇
中国医学   1478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艳  陶培  王毓杰  邓维佳 《中草药》2020,51(5):1205-1213
目的研究印乌碱在砂炒(油浴模拟)过程中的结构转化途径并比较印乌碱及其转化产物的毒性。方法采用HPLC法筛选出印乌碱发生结构转化的温度和时间参数;通过柱色谱法和NMR、MS等波谱法,分离、鉴定出印乌碱的砂炒转化产物;采用心脏毒性实验比较原型成分印乌碱及其转化产物的毒性。结果通过比较不同炮制温度、时间样品的HPLC色谱图,筛选出印乌碱在160~180℃,加热10~30 min时发生结构转化;分离、鉴定出砂炒产物mithaconitine;II导联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表明,0.06mg/kg印乌碱可引起正常大鼠出现室性早搏(ventricularprematurebeat,VPB)、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rhythmia,VT)等心律失常现象;mithaconitine在该剂量下未引起大鼠典型的心律失常ECG。结论砂炒过程中,印乌碱的C-8位脱去乙酰基,转化为14-benzoylpseudaconine;接着,14-benzoylpseudaconine的C-8位、C-15位发生脱水反应转化为mithaconitine,达到砂炒减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2.
黄萌萌  王琪  李晓琦  陈彦 《中草药》2020,51(9):2460-2466
目的比较栀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差异,明确其差异标志物,为栀子与炒栀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精细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同时测定对栀子炒制前后样品进行分析,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对栀子与炒栀子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筛选出导致差异的特征性成分。结果栀子炒制前后指纹图谱中共有15个峰,其中12个峰为两者所共有,栀子与炒栀子对照指纹图谱的全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91,而去除栀子苷积分后建立的精细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80,低于0.90,可基本实现两者区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栀子与炒栀子可明显分为2类,并筛选得到贡献度较大的4个差异标志物,分别为峰3、5、9(栀子苷)、11(西红花苷I);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栀子炒制后栀子苷、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含量显著降低,而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含量显著升高。结论栀子炒制前后成分差异显著,建立的精细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有效区分栀子与炒栀子,筛选得到的差异标志物可为其质量标志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建立UPLC-ESI-HRMS方法同时测定藏药小大黄Rheum pumilum及酒炙、炒炭、蒸炙3种炮制小大黄中11种成分。方法 色谱采用KinetexTM C18色谱柱(150 mm×4.6 mm,2.6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进样量1 μL,柱温32℃。质谱采用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结果 所测11种成分没食子酸、表儿茶素、虎杖苷、土大黄苷、木犀草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0.999 1,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1.31%~107.08%,RSD在1.73%~3.58%。小大黄炮制后没食子酸、虎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在酒炙、炒炭中没食子酸、大黄素含量均显著升高,炒炭中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含量显著降低,虎杖苷含量在所有炮制品中均显著降低。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及灵敏度高,可用于小大黄及其3种炮制品11种成分的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小大黄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基于“土壅木郁”理论观察益糖康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FXR以及肝糖原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96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的8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IR)模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益糖康高、中、低剂量组以及鹅去氧胆酸(CDCA)组,分别进行不同干预措施,连续8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2、4、6、8周检测空腹血糖(FPG)值。对肝脏组织进行PAS染色,观察肝糖原合成情况,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FXR、GSK-3β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FXR、IRS1、PI3K、AKT、GSK-3β、GS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80只Wistar大鼠的建模成功率为91.25%。干预第2、4、6、8周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糖康高、中、低剂量组及CDCA组FBG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DCA组及益糖康高、中、低剂量组PAS染色颜色均有不同程度变浅,其中CDCA组和益糖康高剂量组改变更加显著(P...  相似文献   
105.
寒性呕呃多由饮食不当、饥饱无常或嗜食生冷,导致脾阳不振,胃失和降,水饮停留不化,逆而向上所致。本文介绍孙玉信教授运用干姜人参半夏丸治疗寒性呕呃经验。  相似文献   
106.
通过理解阴火理论、脏腑辨证及六经辨证体系,探索 《脾胃论》与 《伤寒论》的密切联系,分析张仲景 与李东垣均重视后天脾胃的治病机制,从阴火的角度再次认识 《伤寒论》经方的妙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酸枣仁生品及其炮制品的HPLC-ELSD指纹图谱,并对酸枣仁生品和炮制品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YMC Triart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建立生品酸枣仁和炒酸枣仁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并采用LC-MS法对酸枣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12批生品酸枣仁样品中有17个共有峰,12批炒酸枣仁样品中有15个共有峰,各样品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从生品酸枣仁样品中成功鉴别出9个化合物。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良好,可作为控制生品酸枣仁、炒酸枣仁质量的分析方法,并能很好地区分、鉴别酸枣仁生品和炮制品。  相似文献   
10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归属于中医"痴呆""呆病""健忘"等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此病多以肾精失养,髓海空虚为主要病机,治疗多从脾、肾两脏着手,鲜有提及从胆论治。从中医学"凡土脏取决于胆"理论切入,以土脏与AD发病的关系为着眼点,并结合胆内藏精汁,助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胆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胆内寄相火,参与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和特性,阐述从胆论治AD的理论基础,以期为中医临床更加有效的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D) 少阳太阴寒热利证的临床效果。方 法:选取 IBS-D 少阳太阴寒热利证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治疗组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 2 组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程度、排便频率评分,统计2 组胃肠道总体症状疗效,随访 2 个月,统计 2 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 组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程度、排便频率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程度、排便频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7%(29/30),对照组为 73.3% (22/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 0 (0/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3.64% (3/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雷火灸治疗 IBS-D 少阳太阴寒热利证的临床效果较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更好,在改善患者症状及降低复发率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麸炒苍术对脾虚大鼠结肠组织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谷氨酰胺组(9 mg·kg-1)及麸炒苍术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g·kg-1),每组10只。采用慢性束缚、苦寒破气联合饥饱失常复制脾虚大鼠模型。观察动物的宏观表征、摄食情况,记录每日体质量增加情况,测定粪便含水率,对大鼠脾虚证进行评分。采用HE染色法及透射电镜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密封蛋白2(Claudin-2)、Claudin-3、黏蛋白(MUC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激酶(p-MLC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Raf)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MEK、ERK、MLCK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脾虚证积分、粪便含水率显著升高(P<0.01),每日体质量增加量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