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5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98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1235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62篇
  5篇
中国医学   356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不同程度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醒脑开窍针法是石学敏院士创立并推行治疗中风病的有效疗法 ,然而中风病病情复杂 ,临床中不同患者所呈现的病情不尽相同 ,从中风的不同程度着手 ,观察研究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的不同疗效。总结其治病规律是 :轻型中风有效率为 98% ,中型中风有效率为 85 6 % ,重型中风有效率为 4 9 5 %。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通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针刺前后的血清TNF α、sICAM 1水平变化 ,探讨缺血性脑损伤机制及平衡针法在缺血性损伤中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 ,光化学法诱导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酶联法 (ELISA)测量血清TNF α、sICAM 1值。结果 :血清TNF α、sICAM 1水平模型组较空白组明显上升 (P <0 .0 0 1) ,平衡针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所降低 (P <0 .0 5) ,血清TNF α与sICAM 1呈正相关 (r=0 .83 4,P <0 .0 5)。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TNF α、sICAM 1含量明显上升 ,二者呈正相关。平衡针法治疗可降低其TNF α、sICAM 1水平 ,从一定程度上抑制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93.
固本止咳膏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固本止咳膏镇咳、祛痰、平喘、抗炎的药理作用。方法 :用SO2 与氨水 (NH4 OH)引咳小鼠法观察固本止咳膏的镇咳作用 ;用酚红与毛细管排痰法观察固本止咳膏的祛痰作用 ;用喷雾致喘法观察固本止咳膏的平喘作用 ;用角叉菜胶与棉球植入法观察固本止咳膏的抗炎作用。结果 :固本止咳膏对SO2 、氨水引咳的小鼠可明显延长引咳潜伏期 ,减少咳嗽次数 ;显著增加小鼠呼吸道粘膜酚红的排出量 ,增加大鼠呼吸道内痰液的分泌量 ;可延长乙酰胆碱和组织胺混合液所致豚鼠哮喘的潜伏期 ;对大鼠急、慢性炎症模型均呈现抗炎作用。结论 :固本止咳膏具有镇咳、祛痰、平喘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中药固本消瘤胶囊对小鼠Lewis肺癌抑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内动物实验观察小鼠肿瘤生长 ;免疫组化染色S P法、病理彩色图像定量分析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结果 :中药组、化疗组、中药加化疗组对小鼠Lewis肺癌抑制率分别为为 4 0 5 %、5 2 6 9%、6 1 0 9%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中药组、中药加化疗组MVD、VEGF表达水平以及化疗组MVD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固本消瘤胶囊对小鼠Lewis肺癌有明显抑制作用 ,能够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95.
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最多见。我们自1997年12月至2003年6月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56例,疗效显著。现将治疗观察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97.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韩景献教授主持完成的“针刺影响的衰老相关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及分析”科研课题近日通过专家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研究对于老年期痴呆的防治和老化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范围及前景。“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法是韩景献教授在长期  相似文献   
98.
“生灵液”是笔者在研究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几代人的科研成果,并不断加以改进,以现代手段研制而成的新型纯中药抗肿瘤药物。其成分主要有:西洋参、黄芪、白术、墨旱莲、半枝莲、曼陀罗、白花蛇舌草、灵芝、大枣等。具有扶正祛邪、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清热解毒之功效。生灵液组方严谨,配伍合理,多年的临床观察证实其具有以下作用。  相似文献   
99.
从脾胃防治胃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波  谢湘峰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68-1869
脾胃为祖国医学脏象学说的核心。其主运化、化生气血、主统血、主肌肉、主思、且为之卫。脾为五脏六腑的中心。因此,国内近20年对中医脾胃进行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是研究最多的中医证实质之一。综述了近十年来运用中医脾胃理论治疗胃癌的分子物学基础。结果表明脾虚与胃癌发生发展各阶段病变之间成等级相关。提示脾虚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具有其分子生物学基础。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是一种优势,在同时有多个基因需要调节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方面比单一成分的药物更优越。对癌基因的调控可能是健脾方药治疗胃癌病变的分子机制之一。因此,系统研究中医脾虚与消化道肿瘤形成过程中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的关系(相关性)及健脾中药对其调控的机制,将对揭示脾虚证实质,丰富中医脏象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组方,提高临床肿瘤预防与治疗效果,确立脾在消化道肿瘤形成及预防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化瘀生发汤配合皮肤针治疗血瘀型斑秃的疗效。方法:采用化瘀生发汤配合皮肤针治疗宽秃5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8.2%。结论:本法具有使血醛型宽秃再生新发的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