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5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98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1235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62篇
  5篇
中国医学   356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两点式四针法去脂埋线重睑术1663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李芸  钟文慧  杨喆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272-1273,I0009
埋线重睑术因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不影响工作而为较多重睑受术者选择。对于上睑皮肤弹性好,上睑臃肿的受术者,可采取小切口去脂埋线重睑术,本组1663例采用两点式小切口去脂肪和四针法埋线法重睑术,获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63例,女性1632例,男性31例  相似文献   
42.
43.
笔者2000-2004年采用巨刺滞针法治疗急性肩周炎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4.
45.
46.
薄层扫描法测定固本益肠片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苯提取,用薄层展开,薄层扫描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方法灵敏,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7.
养血生发胶囊系《中国药典》1985年版没有收载的中成药,由天麻、何首乌、当归、川芎、熟地黄、木瓜等六味中药材加工制成。该药临床应用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据有关资料报道,该药有养血补肾、袪风生发等作用,对斑秃、全秃、脂溢性脱发等有显著疗  相似文献   
48.
《国医论坛》2007,22(4):46-46
水针刀微创针法由南阳张仲景国医学院水针刀研究院吴汉卿副教授,将九针、水针与针刀精华相结合,发明的多功能微创术,并独创出动静平衡三刀法,获国家专利10余项、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出版针刀专著10余部。被授予国家中医药Ⅰ类教育推广项目,经过数万例病人临床证明,该针法安全准确、治愈率高、抗复发。已举办100余期,万余名国内外医生掌握该针法后很快成为当地名医。现应国内外广大医师要求,继续培训推广。  相似文献   
49.
黄枢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7,29(5):320-320,F0003
1针法微型外科对解剖学的要求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对解剖学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提出了要求。解剖学指导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同时又要求解剖学不断创新。早期的解剖学主要是服务于外科手术。随着外科手术的细致深入和发展,除常规的人体解剖和局部解剖外,又出现了显微外科解剖,人体皮瓣解剖,B超、CT和核磁共振等影像学解剖。  相似文献   
50.
万物生长皆赖于土地,人体生长皆因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金匮要略>日:"四季脾旺不受邪."故治病首先要固本,固本首先要健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