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6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463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059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5篇
  18篇
中国医学   457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358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神灸经纶》热证施灸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灸经纶》对热证施灸论述颇多。热证宜灸还是禁灸,自古以来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或言可灸;或言不可灸;或言寒热虚实无不可灸;或明言不可灸,而实际上自觉不自觉地倡导热证用灸。作者吴亦鼎似属后者。故本文就亦鼎热证施灸诸论试以评析。1理论上确认热证宜灸...  相似文献   
92.
研究观测了壮医药线点灸龙氏配穴治疗组,脐周配穴治疗组,脾愈配穴治疗组3种不同配穴对实验性脾虚大鼠外周血细胞,血红蛋白及T淋巴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并设立了正常对照组及中药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结果表明:脾虚大鼠治疗前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作用,但3种不同配穴其治疗效果不五。  相似文献   
93.
硫磺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尧其 《江苏中医》1998,19(9):40-40
  相似文献   
94.
壮医药线点灸不同配穴对实验性脾虚大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大黄苦寒泻下并劳倦刺激法建立大鼠实验性脾虚模型,研究观察了龙氏配穴药线治疗组、脐周配穴药线治疗组、脾俞配穴药线治疗组三组不同主配穴对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实验性脾虚的作用,并设立了正常对照组和脾虚模型自然恢复组。结果显示:壮医药线点灸三个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脾虚证作用,其中以龙氏配穴药线治疗组效果最好,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脐周配穴药线点灸组、脾俞配穴药线点灸治疗组对脾虚的改善治疗作用相对较弱。提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的效果与施灸所选的配穴处方有关。  相似文献   
95.
隔药饼灸与针刺治疗肾气不足型遗尿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儿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入睡后尿床者。近年来笔者以隔药饼灸与针刺对比治疗肾气不足型遗尿220例,经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隔药饼灸组疗效优于针刺组。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隔药饼灸组120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9岁;病程  相似文献   
96.
刍论天灸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灸,又称自灸、发泡灸,是将某些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在皮肤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引起局部皮肤发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相似文献   
97.
灯火灸法治疗急性腮腺炎2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8年8月~2004年10月笔者应用灯火灸法治疗急性腮腺炎20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8.
成拯  姜翼  陈凯 《新中医》2005,37(4):58-59
目的:观察放化疗法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放化疗法配合艾灸神阙治疗;对照组采用放化疗法配合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 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92.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比 较CD3、CD4、CD8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 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WBC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 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放化疗法配合艾灸神阙 穴治疗晚期鼻咽癌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放化疗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9.
醋炙白芍的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红飞  杨中林  尹丽华 《中成药》2005,27(3):291-293
目的:筛选醋灸白芍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灸白芍水煎液中芍药总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醋灸白芍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以加醋量20%,温度130℃,加热10 min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醋炙白芍炮制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灸疗是我国最早的治病方法之一。根据《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载推论,灸术早于针术(《中国灸疗学》),《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诸络坚紧,火所治之”。历代许多医家提倡“灼艾第一,丹药第二”,“大病宜灸”[1]。如晋代葛洪,用灸法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能力挽狂澜转危为安。中国古代的灸法,基本上是化脓灸。化脓灸就是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柱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的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从而起到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