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26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50篇
预防医学   1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4篇
  7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治疗对OSAH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OSAHS的实验组进行三个月auto-CPAP治疗,分别测定三个月前后两组血清及EBC中ET-1及NO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实验组血清和EBC中ET-1水平以及EBC中NO水平均明显下降,IMT较前减少。血清和EBC中ET-1及NO水平与AHI等睡眠监测指标存在相关性。结论 EBC中ET-1及NO水平检测可了解OSAH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这种异常可以通过auto-CPAP治疗改善。  相似文献   
52.
林明珍  金蒙蒙  曹晓慧 《安徽医学》2022,43(12):1397-1402
目的 探讨中央和外周气道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频繁急性加重表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年内因急性加重次数≥2次的患者纳入频繁急性加重组(n=23),急性加重次数≤1次的患者纳入非频繁急性加重组(n=67)。测定两组中央气道一氧化氮(FeNO50)浓度和外周气道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200)浓度、肺泡气一氧化氮(CaNO)浓度并收集白细胞计数、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及肺功能等相关指标,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OPD频繁急性加重组FeNO200、CaNO、C反应蛋白(CRP)、血清总IgE、CAT评分均高于非频繁急性加重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低于非频繁急性加重组(P<0.05)。在COPD急性加重患者中,FeNO200、CaNO与FEV1%呈负相关(r=-0.305、-0.439,P<0.05),与血清总IgE呈正相关(r=0.523、0.514,P<0.05),其中CaNO还与CRP呈正相关(r=0.321,P=0.023)。结论 COPD频繁急性加重表型患者中央和外周FeNO浓度存在差异,FeNO200、CaNO均可作为COPD患者外周小气道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53.
肺高分辨率CT的呼气相定量研究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对患者呼气相HRCT上空气潴留征的范围进行定量分析,并分析其与肺功能试验(PFT)指标的关系。方法:55例肺弥漫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吸气相、呼气相HRCT和肺功能试验检查,统计双肺吸-呼气相密度差值(VD)和面积缩小率(AD)、空气潴留评分值并与肺功能试验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气潴留征象普遍存在;双肺VD和AD、空气潴留评分值与肺功能试验指标显著相关(P<0.05)。结论:呼气相HRCT上的空气潴留征可以定量分析,能够反映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与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的关系,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选取门诊6~14岁初诊哮喘患儿11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儿童保健科体检的6~14岁健康儿童78例为对照组,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25( OH)D3的含量,检测哮喘患儿呼气峰流速( 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 PEF% pred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 pred),对观察组患儿进行FeNO检测。对25( OH)D3与PEF% pred、FEV1% pred、FeNO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维生素 D 缺乏、不足比例均高于对照组(χ2=7.78,P ﹤0.01);PEF% pred、FEV1% pred的值随血清25(OH)D3水平的下降而降低(F=28.12、29.56,P均﹤0.05), FeNO值随血清25(OH)D3水平的下降反而升高(F=15.65,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与儿童哮喘相关,与哮喘患儿肺功能下降有关,且可增加哮喘患儿气道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对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哮喘患者中Fe NO与支气管舒张试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共200人,同时检测Fe NO值、基础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1支气管哮喘Fe NO值明显高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Fe NO值;2哮喘患者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Fe NO值高于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组;3哮喘患者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Fe NO≥50ppb占56.1%;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组Fe NO≥50ppb占36.8%。结论:Fe NO是诊断支气管哮喘可靠的检测方法之一;哮喘患者中Fe NO值与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呼吸系统疾病越发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其复杂多变的病征给医疗领域带来一系列挑战,许多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已不足以应对该局面,临床亟需更加方便快捷的检查方法为诊疗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呼出气冷凝液(EBC)是以无创方式获得的呼吸道内衬液,是呼吸系统疾病生物标志物的一种新的重要来源,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基于EBC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能有效反映患者病情变化,优化治疗方案。该方法以其操作简单、安全无创、重复性高、依从性好等优点,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系统分析了EBC中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断、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收集、检测规范及临床应用等提出相应问题,为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评估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病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确诊的50例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存在胸闷症状,患者均规律吸入长效β_2激动荆(LABA)或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实施复诊,经呼出气一氧化氮的监测,对患者病情实施评价,同时选择同时期到院实施健康体检的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观察研究组治疗前后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同时和对照组健康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后,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和肺功能均有所好转;治疗3个月后,部分患者肺功能正常,偶发胸闷,呼出气一氧化氮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的病情监测评估中应用呼出气一氧化氮,可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呼出气冷凝液(EBC)pH变化及临床意义,为有结核病史的AECOPD诊断、治疗和病情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AE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10例(研究组)与正常健康者10例(对照组)。收集呼出气冷凝液并测定其pH值,将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EBC pH变化与对照组EBC pH进行比较,并探讨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EBC pH与肺功能(FEV1、FEV1/FVC、FEV1%预计值)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EBC p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BC pH(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EBC pH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FEV1、FEV1%、FEV1/FVC均低于治疗后,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FEV1、FEV1%、FEV1/FV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EBC pH与肺功能(FEV1、FEV1%、FEV1/FVC)无直线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AE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EBC pH显著降低,气道酸化明显,经治疗后气道酸化程度虽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不显著,提示EBC pH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不能准确反映肺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60.
[背景]关于空气污染对中老年人——一个易感的、低储存量的人群——的肺功能影响的研究很少,其中的机制以及潜在效应的易感因素尚不清楚。[目的]在一个表征明确的老年男性队列中评估空气污染物与肺功能关联的滞后结构,以及9个候选基因的26个CpG位点上DNA甲基化(〈或≥中位数)的潜在效应修饰作用。[方法]1999至2009年间,对标准老龄化研究中的776名男性测量1至4次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血液DNA甲基化。在肺功能测试前的4 h至28 d里,通过固定的监视仪测量空气污染。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来估计空气污染物的主要影响以及DNA甲基化的效应修饰作用。[结果]黑炭、总的和非交通源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PM2.5)、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亚慢性暴露(累计3~28 d)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间距(IQR),与FVC和FEV1下降1%~5%有关联(P〈0.05),但与急性暴露(前4 h内、当天或前一天)没有关联。FVC的斜率估计值比FEV1的大,并随累积暴露而增加。在TLR2位点2和位点5低甲基化(〈中位数)和GCR高甲基化(≥中位数)的参与者中,空气污染物(累计28 d)的斜率估计值都更高。[结论]亚慢性暴露于交通源污染物与老年人肺功能降低有显著的关联;非交通源污染物(颗粒物和臭氧)的关联性较弱。与炎症和免疫有关的表观遗传机制可能会影响这些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