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99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21篇
  1篇
中国医学   500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特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琪 《江苏中医药》2007,39(4):16-18
孟河医派的学术源于《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于秦汉后各家著述也并皆参观.用其长而化其偏,师古而不泥古。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和法缓治的医疗风格,创立了寒温兼融的辨证论治体系,用药轻灵平淡,一归醇正,学业精深,内外妇儿皆通,治法灵活,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82.
吡哌酸在pH4.5,0.2mol/L的醋酸盐缓冲溶液中有灵敏的单扫极谱吸附波。在6×10-8~2×10-6mol/L范围内吡哌酸的浓度与其波高成直线关系,检测下限2×10-8mol/L。利用该波测定了吡哌酸片中吡哌酸的含量,结果满意。吡哌酸在该溶液中的汞电极上的吸附服从Langmuir等温线,吸附系数β=5.4×105;电极反应的电子传递系数α=0.68,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0.68s-1。  相似文献   
83.
鼻咽癌与阴囊派杰氏(Paget)病重复癌较罕见、我院于1996年9月收治一例,现报告如「。患者男,64岁。因颈部无痛性肿块渐增大月余就诊,经鼻咽活检及CT检查确诊为鼻咽低分化鳞癌T。N。M;;ill期(’92分期)。于1996年9月至1996年11月在我科行”C;;根治性放疗。治疗结...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冲剂联合派丽奥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单独应用派丽奥治疗,观察组采用六味地黄汤冲剂与派丽奥结合治疗,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疼痛消失时间上,观察组为(18±2.0)h,对照组为(29±2.0)h(P<0.05);在症状消失率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2%(P<0.05);在治愈率上,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58%(P<0.05).结论 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六味地黄汤冲剂与派丽奥结合治疗,提高医治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其生活质量,非常值得各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吴秀英  王小钰 《护理学报》2009,16(18):70-71
总结8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派罗欣皮下注射治疗的护理体会.派罗欣药物治疗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注射派罗欣的方法和技巧,嘱其密切关注自身出现的不适,及时告诉医生以免延误病情.按时注射,不可任意间断,更不可随意停药.指导药物的储存及携带方法,温度要求在5~15℃,旅行外出时用派罗欣贮存专用(冷藏)包保存.做好发热、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反应、食欲不振、精神症状、皮疹等不良反应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本组患者均按时检查,全部完成1年疗程的治疗.  相似文献   
86.
87.
扶阳法源流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扶阳法的理论渊源 扶阳法,是扶助补益人体阳气、治疗因体内阳气虚弱或阴寒所致病症的大法。重视阳气的思想早在《内经》中就明确体现,《素问一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在阴阳的关系中,认为阳气是主要的,阳气不足,人体卫外功能就下降,百病乃生。  相似文献   
88.
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是近代以来的重大课题。中西医汇通派、废止中医派和中医革新派都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一课题作出了回答。他们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时代特色,然而都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短,必有所长。认识好和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取长补短,而非相互取代。物种需要多样性,人类文化也需要多样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析与研究三字经派推拿联合穴位针灸在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2021年6月~2021年10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均采取基础治疗措施,对照组联合穴位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三字经派推拿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评分、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并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呕吐症状缓解时间及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急性腹泻采用三字经派推拿联合穴位针灸疗法,可改善患儿腹泻、呕吐等症状,并且可加快症状消失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陈晓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23-1824
2001~2006年我院胆道系统手术施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时加用哌替啶、异丙嗪作为辅助药物,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