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59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41.
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辛润开肺思想在便秘中的运用。叶天士治疗便秘时主张腑病治脏、下病上取,特立辛润开肺一法,其立法严谨、用药灵活、配伍精当。然其所著《临证指南医案》一书案语甚为简括,其诊治之法甚难掌握,以《临证指南医案》为蓝本,节选肠痹、肺痹及其他散在各门中典型医案,并结合其他古籍加以分析探讨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42.
袁晶  李菁  赖桂花  田莎  钟崇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296-2299
《临证指南医案》所载均为清朝著名临床医家叶天士生前医案,为其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总结。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药在治疗晚期并发黄疸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符合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需求。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疸》的研读,发现叶氏治疗黄疸分寒热虚实论治,肝癌晚期并发黄疸可使用叶天士治疗黄疸的学术思想进行指导,如重视脾胃、分消三焦、慎用下法、补益肝肾,均对临床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3.
叶天士既是温病大家,又是伤寒大家,其在遵循经方原旨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点、气候运气及病证等灵活变通,又与仲景有异,用药亦别具特色。本文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叶氏化裁应用乌梅丸规律,窥其思求经旨,演其所知之特色,以期为现今临床运用乌梅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44.
叶天士轻苦微辛法治疗胃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轻苦微辛法的来源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是温病学的奠基人,所著《外感温热篇》在温病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叶天士根据自己长期临床实践,创造性地提出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并为湿热辨证打下基础。如他说:“吾悟湿邪害人最大。”说明叶天士对湿邪致病,危害人体相当重视。他又讲:“在人之体,脘在腹上,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若苔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苫泄。其中有外邪未解,  相似文献   
745.
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紫草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皮质佳。 紫草味甘减而气寒,善清血分之热,能行血滞、凉血、止血、解毒,本着叶天士温病篇有关血症的治则。叶天士云:“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叶天士的治疗是针对病因的,凉血实质上就是撤热,热撤则血不妄行。传统用方是犀角地黄汤,临床见发热时可加生石羔、知母、伴鼻衄加茅根、斑出成片、病较重者,加阿胶、仙鹤草、凉血、养血止血,我个人应用紫草作为具有清热、凉血、止血、解毒之意。  相似文献   
746.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四》中所载案例的临床症状、辨诊、治法及药物总结分析其对胸痹和肺痹的病因病机及诊治特色.叶天士认为,肺痹病因病机为上焦湿热壅塞,肺气不通;上焦气分壅热,肺不升降;上焦气机紊乱,肺气升降失调.胸痹的病因病机可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叶氏对于肺痹和胸痹诊断方面注重首辨寒热,治疗则以重调气机、健脾化痰为主.  相似文献   
747.
正咳嗽是呼吸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临床根据咳嗽发病的时间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其中咳嗽时间超过8周,且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者,即所谓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1]。中医学认为慢性咳嗽属于"久咳""久嗽"范畴,外感六淫邪气迁延不愈、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他脏久病及肺或素体肺气不足等均可导致肺气失宣而作。临床表现为咳嗽  相似文献   
748.
温维  张梅奎 《四川中医》2013,(12):24-26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各类病案的整理和总结,可知叶天士非常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惯用天人观辨析病情,灵活运用其规律辨证施治。可见,“天人合一”辨证思路是叶天士重要的临证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749.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苏州府郭大人,连续几天睡不着觉。他不是为黎民社稷失眠,而是乾隆皇帝就要下江南巡视,但当地治安形势严峻,盗匪横行,他作为当地官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故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经过叶天士大弟子诊断,为阴血不足,虚烦神疲,心悸失眠,故开具天王补心丹  相似文献   
750.
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医学家。他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一天,叶天士正在为一个病人诊脉,门外突然进来一个年轻妇女,怀抱婴儿,眼带泪痕,神色慌张。这位妇女说,她的孩子刚满1周岁,得了天花,先是浑身发热,又哭又闹,后来竟昏迷不醒,痘闭不出。她急切地问:"先生,还有救吗?"叶天士见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