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36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448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192篇
妇产科学   158篇
基础医学   846篇
口腔科学   232篇
临床医学   3002篇
内科学   1831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338篇
特种医学   5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830篇
综合类   5161篇
预防医学   2589篇
眼科学   234篇
药学   2374篇
  17篇
中国医学   1631篇
肿瘤学   27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652篇
  2013年   691篇
  2012年   843篇
  2011年   916篇
  2010年   1026篇
  2009年   1016篇
  2008年   3947篇
  2007年   1717篇
  2006年   1339篇
  2005年   2242篇
  2004年   1126篇
  2003年   609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两侧椎旁肌中肌梭与运动终板的病理学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与脊柱侧凸病因学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脊柱病变患者共41例.分3组.其中AIS组20例,平均年龄15.3岁,平均Cobb角56.8^o,顶椎位于T7~T12;先天性脊柱侧凸(CS)组ll例。平均年龄13.9岁,平均Cobb角66.7^o,顶椎位于T7~T12;对照组10例,均为非脊柱侧凸病例,其中l例腰椎滑脱、l例腰椎管肿瘤、2例Scheuermann’s病、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平均年龄17.3岁。经患者知情同意,所有病例均于术中取材,AIS组和CS组取顶椎区两侧椎旁肌,对照组取非病变区两侧椎旁肌。标本分别行HE染色和非特异性酯酶(ANAE)染色,对3组病例两侧椎旁肌中肌梭的形态结构、梭内肌纤维数目、平均横截面积以及运动终板的类型进行比较。结果:AIS组患者两侧椎旁肌标本共发现19个肌梭,CS组患者两侧椎旁肌标本共发现13个肌梭,对照组两侧椎旁肌标本共发现5个肌梭。AIS和CS组患者凸侧椎旁肌肌梭内的肌纤维数目及平均横截面积显著大于凹侧椎旁肌(P〈0.05)。AIS和CS组凹侧椎旁肌哟型终板数目和病变终板数目均显著多于凸侧椎旁肌(Pl〈0.05)。对照组两侧椎旁肌哟型终板数目和病变终板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两侧椎旁肌中肌梭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终板的类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脊柱侧凸的继发性改变。  相似文献   
932.
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通常运用Child-Pugh分级进行,但是该方法难以精确及时地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变化。近年有报道运用D-山梨醇肝清除率法测量肝功能性血流量(FHF)用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是可行的。本动物实验通过制备犬肝硬化模型,动态观察模型形成过程中肝功能性血流量的变化,旨在为肝功能性血流量作为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指标的可行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33.
患者 男性 ,35岁。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 ,肝功能失代偿 ,终末期肝硬化”入院。 2年前因肝炎后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行切脾手术。CT及B超提示 :肝硬化伴腹水。化验检查 :丙氨酸转氨酶 77U/L ,碱性磷酸酶 181U/L ,总胆红素 2 4 5 μmol/L。乙肝表面抗原 (+) ;核心抗体 (+) ;丙肝抗体 (- )。血常规 (BRT) :白细胞(WBC ) 4 2× 10 9/L ,血红蛋白 (Hb)10g/L ,红细胞压积 (HCT) 2 6 1% ,血小板计数 (PLT) 95× 10 9/L。于 2 0 0 1年 5月2 4日在全麻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 ,术中不转流 …  相似文献   
934.
探讨了欧姆加热对嗜酸耐热菌的杀灭作用机理.用自行设计的批式欧姆加热装置,对苹果汁中的嗜酸耐热菌进行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细胞壁膜结构的变化,利用电导率仪和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嗜酸耐热菌的表面出现凹陷和破损,电导率仪和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容物的溢出,可以推断出欧姆加热造成了嗜酸耐热菌的"电穿孔".  相似文献   
935.
在结直肠癌中,CD133阳性细胞具备原始癌细胞表型和抵抗放化疗的特性。为了评估术前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的CD133阳性细胞数量变化与位置的改变以及CD133在术前放化疗患者体内表达对预后的重要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936.
终末期肾病并存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例终末期肾病并存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心绞痛症状缓解.提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充分血液透析,适当水化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血液透析护理、预防感染等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37.
目的研究人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phosphorylase,TP)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dehydrogenase,DPD)活性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5-FU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8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TP和DPD活性,其中40例患者术后接受5-FU结合甲酰四氢叶酸钙化疗。结果(1)结直肠癌肿瘤组织TP活性(120±102)U/mg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0±49)U/mg,P<0·01;组织分型差(低分化、黏液腺癌)、Dukes分期晚(C期和D期)、有淋巴转移的肿瘤组织TP活性明显增高;(2)在术后接受5-FU化疗的患者中,肿瘤DPD活性低和TP/DPD比值高的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好于DPD活性高和TP/DPD比值低的患者。结论人结直肠癌组织TP活性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肿瘤TP活性与结直肠癌恶性潜能相关,可能在肿瘤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肿瘤DPD活性和TP/DPD比值可能是预测结直肠癌对5-FU化疗敏感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38.
本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一氧化氮(NO组)或β2受体激动剂(β2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NO组吸入前FEV10.85&#177;0.34,FEF50%0.64&#177;0.38,吸入后FEV10.94&#177;0.36,PEF50%0.78&#177;0.20。β2组吸入前FEV10.82&#177;0.28,FEF50%0.65&#177;0.27,吸入后FEV11.01&#177;0.33,FEF50%0.82&#177;0.39。两组用药前、后的FEV1,FEF50%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提示NO具有类似β2受体激动刺的立气管舒张作用。  相似文献   
939.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重症监护期的心理变化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3例重症监护期间的肝移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能配合治疗,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重症监护期间肝移植患者的心理变化,加强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手术后风险、加快术后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40.
刘敏  杨学伟  崇卓  于扬  谭兰 《山东医药》2008,48(4):31-32
采用双肾动脉夹闭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4周后测量血压、NO、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内皮素受体A(ETR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AT-Ⅱ、CGRP的表达.结果:①肾性高血压组血压明显升高.②血清NO和血浆CGRP、ET明显升高(P<0.05),AT-Ⅱ无显著变化(P>0.05).③肾性高血压组血压随血清CGRP的升高而升高,随血清NO的升高而下降.④肾性高血压组ETRA、iNOS和CG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认为肾性高血压早期血液中CGRP、NO可能对血管及脑组织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