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51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273篇
基础医学   401篇
口腔科学   103篇
临床医学   2524篇
内科学   1406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243篇
特种医学   3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1225篇
综合类   4609篇
预防医学   2412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2603篇
  32篇
中国医学   483篇
肿瘤学   20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831篇
  2011年   920篇
  2010年   1003篇
  2009年   939篇
  2008年   2545篇
  2007年   2096篇
  2006年   1462篇
  2005年   2197篇
  2004年   681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湿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婴儿湿疹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母乳喂养组115例,人工喂养组115例,观察2组婴儿湿疹发生情况和检测血IgE水平。结果:6个月时母乳喂养组婴儿湿疹累计发生11例(9.6%),人工喂养组婴儿湿疹累计发生43例(37.4%);12个月时母乳喂养组婴儿湿疹累计发生21例(18.3%),人工喂养组婴儿湿疹累计发生49例(42.6%),两组婴儿湿疹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婴儿湿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2.
扶正固本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桦  莫辉  廖洪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6):981-983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189例晚期NSCLC住院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中西药组(化疗加口服扶正固本为主中药治疗)63例、中药组(单纯口服扶正固本为主中药治疗)63例和单纯化疗组63例,治疗期为3个月,并比较3组进行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和体重等.结果: 中西药组、中药组、单纯化疗组近期有效率(CR PR)分别为17.5%、3.1%和7.8%,中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和单纯化疗组(P<0.05),且中西药组、中药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变化、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治疗后体重均有下降,中西药组、中药组下降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 中西药组的化疗毒性发生率及毒性程度均较单纯化疗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 扶正固本为主联合化疗治疗NSCLC具有较好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期有效率、体重,具有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概念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生率逐年下降相比较,胃食管交界部腺癌的发生率显著上升.然而现有文献中关于其病因、分类和治疗仍然不一致.因为没有明确的分类和分期,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仍存在争议.因此对于胃食管交界部腺癌来说,准确的定义和分类成为讨论恰当手术方式的前提.本文对胃食管交界部腺癌的有关概念及治疗进展作了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适形放疗颞合关节和咀嚼肌群受照剂量与发生张口困难的关系.方法:61例鼻咽癌患者接受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照射靶区为鼻咽肿瘤、鼻咽区、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靶区处于95%剂量曲线内,总剂量30-42Gy/10-14次·20-30天.颞合关节和咀嚼肌群处于50%-60%的剂量曲线内.放疗前及放疗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分别用直尺测量患者门齿距.结果:全组1年局控率95.08%(58/61),1、2、3年累积生存率为95.08%(58/61)、93.22%(57/61)、90.16%(55/61).颞合关节和咀嚼肌群剂量15.79Gy-30.95Gy(19.21±4.56).Ⅰ-Ⅱ级张口困难发生率4.91%(3/61),未观察到Ⅲ级和Ⅳ级张口困难.相关性检验表明颞合关节和咀嚼肌群剂量与张口困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技术使颞合关节和咀嚼肌群受照剂量显著下降,放疗后张口困难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95.
直肠癌4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肠癌发生率较高,约占胃肠道肿瘤的25%.虽然约80%直肠癌可经直肠指诊发现,而延误诊断者亦约有80%是未进行直肠指诊.这两个80%的数字值得重视[1].其方法简单易行,但误诊率仍相当高,致使部分患者延误病情,从而失去根治手术的机会.现将2000年8月~2007年8月我们收治的4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的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6.
背景与目的:蒽环类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药物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而不同的紫杉类药物在应用中显示有一定差异.本研究对照观察表柔比星(EPI)分别联合紫杉醇(PTX)与多西他赛(DOE)在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4例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术前分别接受ET 3周方案(EPI静脉滴注60 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PTX静脉滴注175 mg/m2,第2天,21 d为1个周期)和ED三周方案(EPI静脉滴注60 mg/m2,第1天,21 d为1个周期,DOE静脉滴注75 mg/m2,第2天,21 d为1个周期)新辅助化疗,2~4周期后,进行疗效与不良反应评价.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87.5%,其中ED组有效率为92.9%,高于ET组的83.5%,但差异无显著性(P=0.253).而达到pCR的病例,ED组(8例)明显高于ET组(3例),差异有显著性(P=0.033).ED组(24例)化疗后病理评价达Ⅳ/Ⅴ级的患者高于ET组(21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7).两组脱发、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相似,周围神经毒性在ET组发生率较高(P=0.002),白细胞下降、皮疹、静脉炎ED组发生率较高,其中白细胞下降显示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34).结论:在Ⅲ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蒽环类表柔比星联合紫杉类有较好的疗效.ET与ED 3周方案疗效相近,但含DOC的ED方案pCR患者明显高于含ET组.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在周围神经毒性和白细胞下降方面显示出差异,所有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997.
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35例,应用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毒副反应,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7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0%、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Ⅳ度毒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严重体液潴留,未出现相关性死亡.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但可致体液潴留,应用多西他赛时需强调化疗前激素的预处理、化疗后的病情监测和发生体液潴留时的处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APC/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应用PCR-SSCP、微卫星标记、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乳腺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基因外显子3和APC基因突变密集区突变、APC基因杂合缺失(LOH)和启动子1A区甲基化状态,用RT-PCR检测APC基因mRNA表达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PC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为53.9%,β-catenin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未发现β-catenin基因突变.乳腺癌中APC蛋白表达阴性率为47.6%,APC蛋白表达阴性同TNM分期和β-catenin异常表达呈正相关,未发现APC基因突变.APC基因启动子1A区甲基化率为36.8%,甲基化与mRNA表达减少、蛋白表达缺失及TNM分期呈正相关.APC基因LOH发生率达32.6%,LOH和甲基化呈正相关.结论: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APC/β-catenin通路出现异常改变.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不是该基因突变所致,而是由于APC蛋白表达缺失导致破坏复合体功能障碍所致.乳腺癌中APC基因突变非常罕见,该基因LOH和启动子1A区甲基化是该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是蛋白表达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即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d1,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d1-d3;每3周重复,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共完成113个化疗周期,有效率40.5%,中位生存期9.4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发生率81%,其中,Ⅲ度-Ⅳ度占8.1%.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较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00.
皮肤转移癌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皮肤转移癌的特点,提高皮肤转移癌的诊治水平.方法:报道5例来源于不同恶性肿瘤的皮肤转移癌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皮肤转移发生在术后6月到18月,其中4例合并重要脏器转移,临床症状与皮肤病症状类似,通过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结论:皮肤转移癌的临床发生率较低,常合并其他重要脏器转移,预示肿瘤已进入晚期,其诊断依靠病史和结节活检.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