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暝,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重者常彻夜难眠.笔者以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为指导,运用针灸以和胃安神为治则治疗失眠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睡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能给人补充能量,让人精力充沛,有"大补"之效。古代养生家认为:"少寐乃人之大患。"
先睡心,后睡目睡觉时排除一切杂念,保持心情恬淡,举念即除,渐除渐少,自会得以安眠。最重要的是心静、忘己。所以古之"寤、寐"有别:"神栖于目谓之寤,神栖于心始为寐。"只有"心"与"神"相会,才能真正入睡。《延寿药言》说:"临睡前宜用热水洗脚,将一切顾虑抛尽……神志安宁,入睡必易。" 相似文献
46.
"胃不和则卧不安"语出自《素问·逆调论》,后世医家对其涵义阐述发挥不同,临床运用其辨证论治相关脾胃科疾病,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临床表现可见入睡困难、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甚至彻夜不寐。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多种,"胃不和则卧不安"是中医治疗"不寐"的重要理论,脾胃居中焦,脾主升而胃主降,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不和致气机升降失常,阳不入阴而致卧不安,故见不寐。"胃和"则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昼精而夜瞑。本文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强调在失眠临床诊治中调和脾胃的重要性,并探讨"和胃法"在失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49.
1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古代中医没有心力衰竭这一病名,而字而上接近的“心衰”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中有“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之说,与心力衰竭相关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从“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中我们不难发现“自胀”和“自痹”就其表现而青可归人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50.
从卫阳交会的角度探究“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内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顺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2):1-2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不寐”证的常见病机,对其内在机理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临床的应用。从《内经》卫阳交会的角度探究了其内在机理。研究认为:邪阻阳明,不仅导致阳明失“阖”,还可以导致阳跷交通阴阳失职,从而使卫阳不能正常入阴是“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内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