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暝,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重者常彻夜难眠.笔者以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为指导,运用针灸以和胃安神为治则治疗失眠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2.
以“气不和则卧不安”为切入点,总结针刺治疗鼾症的临证思路。根据鼾症患者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等病理特点,结合病因病机和病位,创新性提出“气不和则卧不安”观点,认为鼾症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气”。临证中可通过针刺直调病所之气、通调脏腑之气、调畅经络之气,使全身上下、内外气机调和,气行血畅,进而达到气和、鼾止、眠安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43.
通过文献阐述脾胃与失眠的关系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胃气不降、脾气不升,升降失司,中焦成痞是原因,导致上焦的心火与下焦的肾水不能既济而失眠是结果,心火为阳,肾水为阴,心火不下潜肾水,即“阳不入阴”,肾水不上济心火为“阴不敛阳”,体现了《黄帝内经》中失眠的基本病机。文章通过解析王晨临证多年的脾胃病经验方和顺汤,提出“不顺皆为逆”的观点,“胃不和”即为“不顺”,而运用和顺汤辨治失眠就是通过和顺中焦脾胃使心阳下潜肾阴,肾阴上济心阳,失眠得愈,为临床从脾胃论治失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4.
文章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入手,认为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病机以\"阳微阴弦\"为核心,以中焦升降失司、上焦心阳不振、湿饮瘀浊痹阻为要点,具有本虚标实的特征;其辨治应着眼于振上焦心阳、蠲湿饮瘀浊、和中焦升降及缓心脉挛急4个层次。文章浅析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辨治思路,以期对张伯礼教授在该病诊疗中展现出的临证思维有所体悟。  相似文献   
45.
高峰 《现代养生》2014,(23):8-8
睡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能给人补充能量,让人精力充沛,有"大补"之效。古代养生家认为:"少寐乃人之大患。" 先睡心,后睡目睡觉时排除一切杂念,保持心情恬淡,举念即除,渐除渐少,自会得以安眠。最重要的是心静、忘己。所以古之"寤、寐"有别:"神栖于目谓之寤,神栖于心始为寐。"只有"心"与"神"相会,才能真正入睡。《延寿药言》说:"临睡前宜用热水洗脚,将一切顾虑抛尽……神志安宁,入睡必易。"  相似文献   
46.
"胃不和则卧不安"语出自《素问·逆调论》,后世医家对其涵义阐述发挥不同,临床运用其辨证论治相关脾胃科疾病,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临床表现可见入睡困难、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甚至彻夜不寐。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多种,"胃不和则卧不安"是中医治疗"不寐"的重要理论,脾胃居中焦,脾主升而胃主降,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不和致气机升降失常,阳不入阴而致卧不安,故见不寐。"胃和"则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昼精而夜瞑。本文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强调在失眠临床诊治中调和脾胃的重要性,并探讨"和胃法"在失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回顾近年国内从"和胃"入手论治失眠文献,从理论、临床、实验方面对"胃不和则卧不安"这一经典理论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求论证"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指导辨治失眠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9.
1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古代中医没有心力衰竭这一病名,而字而上接近的“心衰”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中有“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之说,与心力衰竭相关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从“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中我们不难发现“自胀”和“自痹”就其表现而青可归人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50.
从卫阳交会的角度探究“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内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不和则卧不安”是“不寐”证的常见病机,对其内在机理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临床的应用。从《内经》卫阳交会的角度探究了其内在机理。研究认为:邪阻阳明,不仅导致阳明失“阖”,还可以导致阳跷交通阴阳失职,从而使卫阳不能正常入阴是“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内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