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9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98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634篇
预防医学   41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315篇
  5篇
中国医学   60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氟化物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氟化物是一种有明显疗效的骨形成刺激剂,是目前临床应用的作用最强的骨同化药物。氟化物通过刺激细胞增生促进骨形成。同时它可减少骨吸收。氟化物可有效增加椎骨小梁骨的骨矿密度,对皮质骨无明显作用,甚至使其减少。另外,氟化物有明显的抗脊椎骨折效应,从而用于治疗Ⅰ型骨质疏松症及其某些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在使用氟化物用于治疗时应补充足量的钙剂、适量的维生素D,并为避免其毒副作用应选择合理的剂量与剂型。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对ICU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81例脓毒血症患者分成2组,其中168例患者使用美罗培南1 g溶于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由静脉进行滴注治疗,约30 min滴完,每8小时1次,称为滴注组;113例使用美罗培南3 g溶于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24 h泵完,每日1次,称为泵入组。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1泵入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高于滴注组(85.84%vs.60.71%,38.05%vs.19.05%,P<0.05),无效率低于滴注组(14.16%vs.39.29%,P<0.05);2泵入组耐药菌产生较少(5.31%vs.12.50%,P<0.05),ICU住院时间也缩短[(9.11±2.37)d vs.(15.23±3.14)d,P<0.05];3泵入组细菌清除率和总清除率高于滴注组(78.86%vs.48.81%,89.38%vs.69.05%,P<0.05);而部分清除率、未清除率、菌群交替和再感染率均低于滴注组(10.62%vs.20.24%,4.42%vs.10.71%,2.65%vs.8.33%,3.54%vs.11.90%,P<0.05)。结论美罗培南持续泵入用于治疗ICU脓毒血症患者临床和病原学效果优于静脉滴注,并能有效缩短抗生素应用疗程。  相似文献   
93.
目的 采用纸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SERS)对染色南五味子进行快速鉴别。方法 选用浸泡法制备的银胶纸作为SERS基底,擦拭经乙醇-水溶液润湿的南五味子,银胶纸立即进行SERS检测;先后对银溶胶的浓缩倍数、银胶纸的SERS增强效果及稳定性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成功鉴别低浓度酸性红、赤藓红染色的南五味子。结论 纸基-SERS法可实现非法染色南五味子的快速、准确、无损的鉴别,有望应用于快检领域。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小剂量静脉滴注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63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予抗感染、氧疗、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联合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予静脉滴注小剂量多巴胺2~5μg/(kg·min)及美罗培南(20~30mg/kg,每8小时一次)。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3.6%,且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6.7%/24.2%);联合治疗组肺部啰音吸收时间和肺部炎症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对促进患儿肺部炎症吸收、缩短病程、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5.
为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中国乡村医药网(杂志社官网,网址:www.crmp.cn)于2014年6月完成改版。改版后,网站除宣传国家卫生相关信息及主办单位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及杂志社工作动态外,重点刊出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包括音频、视频,动漫和美工设计,做到声、像、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深入浅出,释义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演示基层医务人员需要的实用技术的规范操作方法,简单、易懂。为了能制作出更实用适用的  相似文献   
96.
敬告     
一、我刊2015年除保留原有特色栏目外,针对基层卫生工作者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重点办好“心血管临床热点漫谈”(2014年第21、23期已先期刊出《有关他汀类调脂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新指南的争议》《如何认识和评价最新版美国高血压管理指南》两文),敬请读者关注,并对我刊的“重点栏目”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二、2015年杂志开始征订了,应读者要求,2015年杂志可单独订阅上半月刊(全年12期)、下半月刊(全年12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现、处置以及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对术后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继发性耐药菌感染时诱发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药源性癫痫)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及抗感染药物的调整。结果经过对症支持治疗以及调整抗生素品种,患者痊愈。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应详尽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密切关注用药过程中患者的状态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如遇药物不良反应需和医生一起及时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用药权益。  相似文献   
98.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南板蓝根多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优选超声波法提取南板蓝根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南板蓝根多糖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定提取温度、时间及水料比作为影响因素,以南板蓝根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3因素3水平Box-Behnken设计试验,建立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采用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5 min,水料比24.5∶1(V∶m, mL/g),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率为83.7 mg/g。【结论】此方法具有简单、快捷、高效等优点,可为南板蓝根多糖的综合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中国药房》2015,(24):3378-3382
目的:系统评价美罗培南改良输注方式(2~4 h输注或持续24 h输注)对比传统输注方式(0.5~1 h输注)治疗严重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美罗培南改良输注方式(试验组)对比传统输注方式(对照组)治疗严重感染的系列研究,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临床研究,合计1 0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RR=1.25,95%CI(1.10,1.43),P<0.001]和细菌清除率[RR=1.25,95%CI(1.05,1.48),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RR=0.74,95%CI(0.46,1.18),P=0.21]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0.81,95%CI(0.48,1.39),P=0.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输注方式相比,延长或持续输注美罗培南可提高治疗严重感染的疗效,两者安全性相当。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的限制,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0.
《中国药房》2015,(3):384-386
目的:建立南重楼药材中纤细薯蓣皂苷的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南重楼药材中的纤细薯蓣皂苷,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纤细薯蓣皂苷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 RP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纤细薯蓣皂苷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纤细薯蓣皂苷的进样量在0.22~11.10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1%,RSD为1.83%(n=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南重楼中纤细薯蓣皂苷的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