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2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药配伍禁忌的现代临床应用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古代医家将“十八反”、“十九畏”流传下来以后,这些药物就成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禁忌。多数医者不敢越雷池一步,其间虽有李时珍、朱丹溪等圣者发出过“圆机之世,又何必胶执于时袭之固乎”的呼吁。但后世医者总心存疑虑,敬而远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动物  相似文献   
52.
查阅相关文献,分析附子和半夏在古今方剂中的配伍使用情况及其现代药理研究,探讨反药附子配伍半夏是否为临床绝对禁忌。结果发现古今临床上附子配伍半夏的方剂很多,现代药理研究提示两者相伍需注意煎服方法及配伍其他药物,可避免毒性反应。所以,只要对证、合理运用反药附子伍半夏,会避免发生毒性反应,且能在临床中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53.
高丰  王鹏龙  李磊  李菲菲  雷海民 《中草药》2019,50(21):5355-5361
"反"是中药"十八反"概念的重心,目前中医药界专家的观点普遍倾向于认为"反"是相对的,即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配伍禁忌和适宜配伍之间的转换。芫花-甘草反药组合是"十八反"的代表性组合之一,研究的也较为充分。从物质基础、药理毒理、药物代谢及代谢组学、配伍禁忌机制、肠道菌群、临床应用和配伍宜忌条件7个方面分析总结了芫花-甘草反药组合的研究进展,并结合芫花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从活性成分间弱键作用角度探讨芫花-甘草配伍物质基础的内涵,为该反药组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中药情书     
当"生姜"失去"麻黄",才懂得什么叫做彷徨;当"佩兰"失去"藿香",才知道什么叫做神伤;当我没有你的时候,才懂得什么叫做"夏枯草";当我思念你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当归"的惆怅。谢谢你,你启悟我明白了:什么是"大黄"的豪爽;什么是"桑叶"的清凉;什么是"人参"的无私,什么是"赭石"的坚强。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药典》内有关十八反药物的基源。方法 :查阅文献。结果与结论 :若以古代梁至宋代入药习惯为标准 ,现今《药典》收载内容与之有差别。  相似文献   
56.
《中国药房》2019,(4):513-517
目的:探讨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情况,为充实中药合理应用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挖掘的方法,以"十八反""十九畏""反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8年8月)和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摘录和梳理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相关文献,就其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十八反是中药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该词首载于《蜀本草》一书,是中药"七情"中"相反"的具体体现,且历代本草医籍中记载的十八反中药数量有所不同。十九畏是中药配伍的禁忌之一,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历代均存在"相恶""相反""相畏"混用的情况,且医家对十九畏的"七情"归属尚存有争议。无论古代本草医籍、现代医案医话、历版《中国药典》还是临床应用相关文献中,均存在十八反、十九畏药对的配伍应用。其中,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含十八反药对的成方制剂共8个品种,以川乌/草乌-白及/白蔹居多;收载含十九畏药对的成方制剂共9个品种,以丁香-郁金、肉桂-赤石脂居多。虽有医案或文献指出其可用以治疗危重病证和疑难杂病,且亦有研究初步证实了个别反药/畏药配伍的合理性,但相关研究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且研究证据强度不高、研究证据不充分,故仍有待加强基础研究并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予以证实,以保证中药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7.
回顾了“十八反”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十八反”的影响因素,探讨利用现代科学手段深入研究“十八反”。  相似文献   
58.
中药“十八反”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经验的总结,乌头类中药与半夏反药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现从化学成分、药物效应、研究的不足等方面论述,并提出研究方面的展望。  相似文献   
59.
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配伍禁忌,涉及临床用药安全性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随着“十八反”为代表的配伍禁忌研究逐渐深入,对中药配伍禁忌理论的内涵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从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概念渊源、药物关系、禁忌的危害形式、规避原则方法,以及近年来对具体相反药物毒效机制的揭示,探讨了中约配伍禁忌理论创新发展.中药配伍禁忌在结构上表述为以七情为基础、两药相对的、具有经验特点的禁忌形式;合药配伍犯禁可能导致人体伤害,尤其是表现出“潜害”和干扰药物功效发挥而“不能治病”的特点;规避反药合用以及以病证-药物功效两相经权是趋利避害的基本方法.近年研究揭示了反药禁忌的5个特点:增毒、致毒、降效、减效是相反禁忌关系的4种主要表现形式,物质变化可以反映相反增毒致毒的本质,蓄积中毒及机体代谢改变是“潜害”产生的基础,主要功效的相反拮抗以及正性与负性同时并存的功效关系是配伍禁忌有别于一般药物禁忌的关键.相反配伍的内涵揭示为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在中药药性理论中,“十八反”属于中药配伍禁忌。作者对历代96592首方剂中出现含“十八反”的方剂量进行梳理。1、“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历史沿革:金元时期张从正“十八反”歌现今流行最广,历代所载的反药,尤其是金元以后,增改较多,如《珍珠囊药性赋》载有反药54种,《本草蒙筌》23种,《本草纲目》36种,《得配本草》36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