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关于中药区划理论和区划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对中药区划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对中药区划研究的实践经验,对中药区划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明确了中药区划应以中药资源学、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和指导进行区划研究;中药区划应遵循优质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中药区划的研究对象包括中药资源、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3个方面。对中药区划进行了界定,暨中药区划是研究中药资源及其地域系统的空间分异规律,并按照这种空间差异性和规律性对其进行区域划分。根据中药区划的相关理论、遵循的原则、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对中药区划指标的选取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中药区划研究模型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对汉中宁强县天麻生态适宜性、产量和品质区划的研究,为宁强县天麻产业规划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结合产地调研、文献信息收集及样品采集和含量测定,解析影响天麻产量和品质的生态环境变量,构建天麻有效成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rcGIS)进行天麻品质区划和生产区划研究,总结小尺度(县域)范围内天麻生产区划的研究方法。结果:对采集到的89个生态因子进行筛选,最终选择13个生态因子做进一步分析,影响天麻的环境因子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地形(43.2%)>气候(27.9%)>土壤(22.3%)>植被(6.5%);宁强天麻生态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县中东部、南部和县北部的部分地区;产量高适宜区主要在县东部;品质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县西部、北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高海拔区天麻浸出物含量相对较低,而地势平坦区巴利森苷E的含量相对较高,巴利森苷B、C和天麻素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较一致。结论:在陕西宁强县地形、气候和土壤是影响天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天麻品质区划与产量区划中适宜区的分布规律不相同,在进行天麻生产区划研究时应注重品质与产量区划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43.
《中国现代中药》2010,12(8):20-20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陈士林、肖培根教授主编,分为10章,共80万字。本书系统介绍了我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内容包括中药资源调查、中药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中药资源野生抚育与引种驯化、栽培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4.
目的:明确道地产区八角茴香的主要生态因子,分析八角茴香在中国的适宜生长区域并分级区划,为八角茴香种植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和生产布局提供参考。方法:以实地调查采样点、标本查阅和文献研究为基础,采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Ⅱ》(TCMGIS-Ⅱ)获得八角茴香生态因子,以此为依据对八角茴香在全国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首次分析获得了八角茴香道地产区主要生态因子:≥10℃积温6047.4~7998.6℃;1月均温11.5~13.6℃;1月最低气温7.2℃;7月均温24.4~28.4 ℃;7月最高气温32.8℃;年降水量1447~1608mm;年日照时数1499~1649h;相对湿度77.8%~80.7%;年均气温23.5~26.2℃;土壤以赤红壤为主。结果表明,八角茴香最适宜区(相似系数95%~100%)主要位于广西、广东、福建和云南共198个县市,面积达164761.8km2;适宜区(相似系数90%~95%),面积达73195.8km2,其中云南省面积最大,为26278.6km2,其次为海南省(面积13644.5km2)。并对八角茴香生态适宜区进行了生产等级区划(最适宜区和适宜区)。结论:利用TCMGIS-II技术对八角茴香的产地适宜性分析是对中药生产数值区划新的有益尝试,是将数值化定量评价引入整个传统植物区划研究领域的示范研究,为八角茴香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5.
本文在太白贝母的应用历史及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生态习性进行了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以太白贝母分布区55个样点为分析基点,选取≥10℃积温、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1月最低气温、7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气温、相对湿度、年均日照时间、年降水量、土壤类型等影响太白贝母生长发育的关键生态因子,再应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II)对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 Y. Li)在全国的生态适宜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产地主要分布于陕西、湖北、甘肃、重庆、四川、云南等省区。研究结果有助于太白贝母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选择及川贝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6.
宁乡县不同地理区划地下水水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宁乡县不同地理区划居民饮用地下水水质状况,为居民安全饮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2005—2007年宁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饮用地下水监测资料按不同地理区划、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共检地下水水样453份,所检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耗氧量、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铁、锰、氟化物、硝酸盐、砷、汞、镉、铬、铅。不同地理区划各水质指标检测结果(除砷、镉、铬、汞、铅未检出,氟化物含量无差异外)各不相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体现出农村高于城区,西部山地和矿区高于农村其他区划的特点。而化学物质含量则按城区-中、东部丘陵平原-西部山地三个梯度逐步递减。结论宁乡县不同地理区划地下水水质因受不同地质条件和水井深度等的影响而不同。  相似文献   
47.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陈士林、肖培根教授主编。分为10章,共80万字。本书系统介绍了我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内容包括中药资源调查、中药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中药资源野生抚育与引种驯化、栽培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新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和战略、濒危中药资源评价与监测等,同时附有研究实例。本书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可供从事中药资源研究及相关产业人员使用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中国蚊类的区系分布和地理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安徽省不同地区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及宿主动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安徽省不同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特征。方法 采用病原学和血清学对自然人群感染情况及主要宿主感染情况及带菌率、菌群分布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地理区划人群感染率及流行菌群均不相同 ,皖南山区出现菌型更迭现象。结论 淮河长江流域自然人群隐性感染率下降 ,宿主动物均有带菌 ,疫区仍然存在 ;皖南山区与七十年代持平 ,并发现新的菌型 ,是九十年代重点疫区 ,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0.
中药材道地性评价与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地药材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瑰宝和行业关注热点。本文从性状品质、化学品质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道地药材进行多维度评价,并对中药材区划进行综述和展望,介绍了中药材定性区划和定量区划、生态区划和生产区划、中国区划和全球区划,生产区划因增加土地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有利于实际应用,全球区划从中医药海外发展战略角度发展历程将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海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