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4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290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2511篇
内科学   1532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5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9篇
综合类   4566篇
预防医学   123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277篇
  88篇
中国医学   148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450篇
  2022年   521篇
  2021年   586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541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517篇
  2015年   617篇
  2014年   1034篇
  2013年   974篇
  2012年   1117篇
  2011年   1053篇
  2010年   987篇
  2009年   867篇
  2008年   861篇
  2007年   704篇
  2006年   602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分析国内现有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上海的营养创新研究与转化、居民营养健康的创新平台建设,以达到协调、联合、集聚各方优势资源及推动营养创新的目的。方法通过文献研读、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手段,为探索相关建设方案与运行机制提供依据。结果国内创新平台虽然形式多样,但存在科研力量分散、资源重置、共享作用不足等问题。上海营养创新平台实行模块化的组织架构,分为中枢组织、节点组织及骨干组织;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中枢组织负责平台运行管理,从与营养相关的大学、科研院所、学(协)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及企业等机构中产生节点组织并评选骨干组织。平台在开放自身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形成各交叉学科紧密联合的营养创新网络。结论促进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创新平台模式建设为中国创新平台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2.
《临床医学工程》2021,(1):77-78
目的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1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8)。对照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50μg/500μg)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CAT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EV1、 FEV1/FVC及FEV1%均高于治疗前(P <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 PaCO2、 pH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PaO2、 PaCO2、 pH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两组的CA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疗法对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持续无创正压通气疗法)与观察组(1∶1间歇无创正压呼吸疗法)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2 h后的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H值、PaO_(2)水平均上升,PaCO_(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1∶1间歇无创正压呼吸疗法可有效改善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的92例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HFOV组(n=48,采取NHFOV治疗)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n=44,采取NCPAP治疗)。对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疗效,呼吸支持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死亡率,采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徐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XZXY-LJ-20170328-006),并且与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一般临床资料比较: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性别、出生胎龄与体重及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入院日龄及分娩前24 h母亲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组间比较:NHFOV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45.8±6.5) mmHg(1 mmHg=0.133 kPa)及(40.8±4.7) mmHg,均显著低于NCPAP组的(49.3±5.7) mmHg及(44.2±5.2) mmHg;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吸入氧浓度分数(FiO2)比值(P/F)分别为(198.8±30.5) mmHg及(215.1±32.1) mmHg,均显著高于NCPAP组的(176.4±28.1) mmHg及(190.0±29.7) mmHg,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9、3.301、3.663、3.881,P=0.003、<0.001、<0.001、<0.001)。③2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均为:无创通气治疗后24 h的pH值及治疗后1、24 h的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而且治疗后24 h的P/F值高于治疗后1 h,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无创通气疗效比较:NHFOV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后,肺表面活性剂(PS)使用率及有创机械通气率(22.9%、6.3%),均显著低于NCPAP组(45.5%、20.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19、4.084,P=0.022、0.043)。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时间、柠檬酸咖啡因使用率、频繁呼吸暂停发生率及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鼻损伤、肺气漏、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Ⅲ~Ⅳ级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Ⅱ期)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以及患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NCPAP比较,NHFOV用于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能改善氧合、减少二氧化碳(CO2)潴留、减少有创机械通气及PS使用,同时不增加呼吸支持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5月~2019年9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患儿实施头罩式吸氧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疗效、PaO2以及PaCO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的总疗效93.18%,比对照组的72.73%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PaO2以及PaCO2水平比较没有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以及PaCO2水平均有一定降低,PaO2水平有一定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升高与降低水平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降低患儿的心率水平,改善其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共7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前39例设定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后39例设定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76.92%,P<0.05;两组治疗前PaO2、PaCO2、Sa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CO2较治疗前降低,PaO2、SaO2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NIPT-plus)在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12月在黄山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产前筛查门诊1272名孕妇,采用NIPT-plus检测技术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对检测结果为高风险孕妇充分遗传学咨询,转诊到有资质的产诊中心行羊穿胎儿核型分析,并通过跟踪随访分析NIPT-plus和产前诊断胎儿核型情况.结果 1272名孕妇,经NIPT-plus检测筛查出高风险报告47例,染色体异常中的21三体4例、18三体4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5例、微缺失微重复(CNV)30例、其他染色体异常4例.不同筛查指征的孕妇,高风险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1,P<0.05),血清学唐筛异常组最高,高风险检出率为4.62%.47例高风险孕妇经金标准的诊断方法,即羊穿胎儿核型分析36例,产前诊断率76.60%(36/47).21三体阳性预测值为66.67%,18三体阳性预测值25.00%,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阳性预测值50.00%,微缺失微重复阳性预测值为18.18%,其他染色体异常阳性预测值为33.33%.结论 NIPT-plus检测技术在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有较高的筛查效果,在诊断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过程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中孕期胎儿染色体异常(FCA)高危孕妇羊水细胞胎儿染色体核型(FK)及其介入性产前诊断(IPD)指征。方法选择2014—2018年,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FK检测的63581例FCA高危孕妇(孕龄为19~27+6孕周)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孕妇不同IPD指征及其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FKA)检测结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通过该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医学科研2019伦审批第(077)号]。结果①本组63581例中孕期孕妇的FKA检出率为3.13%(1989/63581)。这63581例孕妇的IPD指征分别为高龄(预产期年龄≥35岁)(25648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29009例)、无创产前筛查(NIPT)高风险(333例)、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603例)、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及超声软指标异常(2647例)、异常儿生育史(1546例)、于外院进行羊水细胞FK分析结果异常者(7例)、孕妇智力低下及合并智力低下家族史(149例)、孕妇早孕期有害物质接触史(1400例)、其他(2239例),FKA检出率分别为3.26%(836/25648)、2.04%(593/29009)、65.17%(217/333)、34.33%(207/603)、3.51%(93/2647)、1.68%(26/1546)、85.71%(6/7)、4.03%(6/149)、0.14%(2/1400)、0.13%(3/2239)。②351例孕妇的IPD指征为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中,IPD指征为胎儿淋巴水囊瘤、皮肤水肿的FKA检出率最高,为26.09%(6/23)。2296例孕妇的IPD指征为胎儿超声软指标异常中,IPD指征为胎儿颈项透明层(NT)值≥2.5 mm的FKA检出率最高,为7.74%(66/853)。结论孕妇高龄、血清学筛查高风险、NIPT高风险、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及超声软指标异常等,均为中孕期孕妇FCA的IPD指征,孕妇IPD指征类型不同,FCA风险不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FK检测,可预测有IPD指征孕妇的妊娠结局,为降低FKA出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心脏血栓变化情况以评价华法林溶栓的作用。方法 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检出的心脏血栓患者42例,观察华法林溶栓治疗前后血栓变化情况。结果 心脏血栓经华法林溶栓治疗6个月后均出现明显消退,完全消失者占85%以上。结论 使用华法林治疗心脏血栓安全而有效。经胸超声心动图是监测心脏血栓变化的一种安全、无创且先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0.
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及病人就医观念的改变 ,对血管损伤的诊治提出了更高要求。早期正确诊断显得尤其重要。我院 1997~ 1998年收治四肢动脉裂伤误诊 4例。 2例形成搏动性血肿 ;2例发展为假性动脉瘤。现就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均为男性 ,年龄 19~ 32岁。刀刺伤 3例 ,刺入伤口位于损伤动脉的背侧均无搏动性出血。损伤股动脉深支 2例 ,肱动脉 1例。钝性挫伤胫后动脉 1例。伴有桡神经完全断裂 1例 ;均有肌肉损伤。 2例病程超过 1月发展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2例为 1月以内为搏动性血肿。本组血管损伤均未出现远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