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3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338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1篇
  2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无创经皮组织氧分压(tcpO_2)和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监测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7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病例组,对诊断2、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tcpO_2、tcpCO_2、动脉血乳酸等动态监测,同时计算氧偏移度和二氧化碳偏移度。随机抽取30例治愈即将出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根据28 d后的预后情况将病例组分为存活组(n=51)和死亡组(n=16),与对照组比较诊断2 h二氧化碳偏移度、动脉血乳酸水平。结果病例组诊断2 h的tcpO_2水平低于对照组,tcpCO_2、氧偏移度、二氧化碳偏移度以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O_2、PaCO_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tcpCO_2、二氧化碳偏移度、动脉血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tcpO_2、氧偏移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S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诊断2 h、24 h二氧化碳偏移度与动脉血乳酸之间均呈正相关(r=0.491、0.433,均P0.05)。同一时间的评估指标中,二氧化碳偏移度的ROC曲线面积均大于动脉血乳酸,诊断2 h、24 h二氧化碳偏移度、动脉血乳酸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891、0.762、0.915、0.811。结论二氧化碳偏移度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密切相关,并且早期监测二氧化碳偏移度有助于早期评估患者的预后,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24.
殷秋阳  张春燕  姜勇 《山东医药》2008,48(15):49-50
40例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在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变的情况下,先后使用VCV、PRVC、VCV呼吸模式,每阶段持续30 min,转换呼吸模式时测量患儿各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和血气指标,并比较.结果显示,与VCV呼吸模式相比,应用PRVC呼吸模式术后患儿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吸气峰压、中心静脉压显著降低(P均<0.05).认为婴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应采用PRVC模式进行机械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珠贝定喘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1揿/次,1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珠贝定喘丸,3~4岁儿童1丸/次,5~6岁2丸/次,7~8岁3丸/次,9~10岁4丸/次,11~13岁5丸/次,3次/d。两组患儿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及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48%和96.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FVC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O2明显升高(P<0.05),而pCO2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儿pO2pCO2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珠贝定喘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提升疗效,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并缩短病程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6.
[摘要]目的:对比高浓度氧疗与滴定氧疗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O2)的影响。方法:选取因中度或重度哮喘发作就诊于我院的100例2~18岁哮喘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浓度氧疗组(HCOT组)或滴定氧疗组(TOT组),在0、20、40、60、90 min时测量PtCO2、哮喘评分,并对两组患儿住院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 min时,HCOT组患儿PtCO2升高>4 mm Hg和PtCO2升高>6 mm Hg比例高于TOT组,HCOT组患儿PtCO2升高>4 mm Hg且PtCO2>38 mm Hg比例高于TOT组(P<0.05)。HCOT组PtCO2平均升高速率均高于TOT组,哮喘评分高于TOT组,90 min时HCOT组呼气高峰流量(PEFR)高于TOT组(P<0.05)。HCOT组住院率44.0%(22/50),高于TOT组的30.0%(15/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高浓度氧疗可导致PtCO2水平明显升高,哮喘评分升高,入院率呈上升趋势。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并不需要为所有患儿提供高浓度氧气治疗,采用滴定氧疗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2%以上,能同时避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正>正确。按GB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规则》的规范,在图表中用特定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首选的方式是"用量与单位的比值,例如:λ/nm=589.6"。在实践中,"量"通常采用量符号,但也可以使用"量"的中文名称或英文名称的缩写词替代。"PO_2"是量"氧分压"英文名称"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的习惯缩写,而氧分压规范的量符号为"p(O_2)";因此,坐标图的标目或表格的栏目涉及量和单位时,以氧分压为例,首选的表示方式宜为"p(O_2)/kPa",也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氧分压和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52例,其中child-PughA级4例,B级28例,c级20例。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谱。结果不同的肝功能分级(A级、B级和C级)的SaO2和Pao2值比较,有显著的统计意义;低氧血症的变化与心肌酶谱之间存在直线负相关,心肌酶谱在有无低氧血症的两组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高,并与child-PughA分级有关。低氧血症对心肌酶谱的改变有显著性。早期发现肝硬化患者的低氧血症和心肌酶谱异常,有助于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血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50例。以入院时血嗜酸性粒细胞值分组,血嗜酸性粒细胞≥2%的患者为阳性组28例,血嗜酸性粒细胞<2%为阴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住院疗程,治疗7天后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C反应蛋白(CRP)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血氧饱和度,疾病的严重程度(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阳性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C反应蛋白(CRP),住院天数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组的患者的住院疗程短,动脉血气及CRP改善快,临床疗效好,提示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应用糖皮质激素在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肺复张手法(RM)对非心源性肺水肿伴有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非心源性肺水肿伴有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行RM,并维持合适水平的呼吸末正压(PEEP) 通气,分别观察患者肺复张前、复张后6 h和48 h的氧合指数(PaO2/FiO2)、经皮脉氧饱和度(SPO2)、肺顺应性、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以及肺复张中止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RM实施后,患者SPO2、PaO2/FiO2、均明显改善,肺顺应性明显增加(均P<0.01).HR、MAP、CVP无明显变化,血流动力学稳定,无CO2潴留(均P>0.05).结论 RM能改善非心源性肺水肿伴有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合状态,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及中止指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对21例非心源性肺水肿伴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行RM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