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58篇
  免费   1054篇
  国内免费   406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1242篇
妇产科学   650篇
基础医学   832篇
口腔科学   74篇
临床医学   3660篇
内科学   1627篇
皮肤病学   103篇
神经病学   183篇
特种医学   5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877篇
综合类   7502篇
预防医学   6696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2966篇
  20篇
中国医学   1560篇
肿瘤学   234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417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439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460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641篇
  2014年   1271篇
  2013年   1265篇
  2012年   1690篇
  2011年   1770篇
  2010年   1650篇
  2009年   1580篇
  2008年   2349篇
  2007年   1898篇
  2006年   2126篇
  2005年   2650篇
  2004年   1360篇
  2003年   980篇
  2002年   722篇
  2001年   616篇
  2000年   455篇
  1999年   414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发生新生儿创伤性窒息66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新生儿创伤性窒息66例,均为足月儿,男40例,女26例,出生时体重≥4.0kg(巨大儿)35例,3.5~4.0kg20例,3.0~3.5kg5例,<3.0kg6例。出生后头颈部皮肤发青66例,有散在出血点、瘀斑10例,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8例,球结膜下出血2例,蛛网膜下出血2例,脑室出血1例,无1例胸部损伤。治疗方法:①66例生后均给予吸氧治疗,直至头颈部皮肤颜色转为正常。②11例有颅脑症状者,给予降颅压、镇静、止血、脑神经营养药物及对症治疗,1例脑室出血病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结果①新生儿创伤性窒…  相似文献   
22.
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体重和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体重、黄疸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接受沐浴;观察组沐浴后进行游泳和抚触,游泳分为被动泳操和婴儿自动泳操,1次/d,15min/次;抚触于游泳后按国际通用抚触法(全身按摩法)进行。观察比较两组体重和黄疸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5天体重、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游泳及抚触有益于新生儿体重的增长和黄疸指数的降低。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氯氮平、氟哌啶醇和氯丙嗪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服用氯氮平(89例,氯氮平组),服用氟哌啶醇(87例,氟哌啶醇组)及服用氯丙嗪(83例,氯丙嗪组)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后的不同时间进行血糖、胰岛素、血脂及体质量测定,并做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氯氮平组治疗第90天和第180天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浆血糖〉7.0mmo/L)的发生率分别为8%及24%,氟哌啶醇组分别为1%和2%,氯丙嗪组分别为1%及4%。治疗第90天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第180天的血糖浓度高于第90天,氟哌啶醇组各时点的变化则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第90天,氯氮平组的体质量平均高于治疗前5.5%,氯丙嗪组高于治疗前4.8%;治疗第180天两组分别高于治疗前9.1%和7.4%;氟哌啶醇组则无明显变化;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治疗第180天的胰岛素浓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氟哌啶醇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第180天氯氮平组和氯丙嗪组患者血糖、胰岛素、血脂浓度与体质量均有一定相关性(r=0.23-0.39);氯氮平组的血糖、体质量、血脂代谢还与血药浓度呈显著性相关(r=0.28-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氯氮平和氯丙嗪治疗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及体质量。  相似文献   
24.
极低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g的活产新生儿,多见于孕周不足37周的早产儿,由于极低体重儿各器官系统功能的不成熟,并发症多(颅内出血、硬肿、肺透明膜病、呼吸暂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死亡率高.精细科学的护理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同时也是减少后遗症,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我科自1999年至2001年3月共收治VLBWI 42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肥胖者骨密度与体重及其他体成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肥胖易伴发多种慢性疾病。本文探讨肥胖者体重与体成份(脂肪、肌肉)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临床减重的意义。方法经临床确诊系单纯性肥胖者45例,男17例,女28例。使用美国LunarDPX-L型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XA),测量全身骨、第2~4腰椎、股骨颈骨矿密度(BMD)及体脂肪和肌肉量,并计算体重指数(BMI=W/H2)、体重(kg)/身高(m)即W/H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男性体重平均94.54±17.41kg,BMI33±4.87。女性体重平均124.37±14.0kg,BMI35.41±6.39。男女两性全身BMD与体重相关,分别为r=0.415,P<0.05,r=0.529,P<0.0025。女性体重与脂肪、肌肉之间呈正相关分别为r=0.522,P<0.0025、r=0.612,P<0.005。男性体重与BMI、W/H及全身肌肉量相关,与脂肪组织无明显相关。男女性W/H较BMI相关系数高。男性全身BMD与全身肌肉量正相关r=0.421,P<0.05。女性全身及股骨颈BMD与脂肪量相关r=0.360,P<0.05、r=0.323,P<0.05。女性全身肌肉量与股骨颈BMD呈正相关r=0.373,P<0.05。结论①肥胖者体重增加,男性以肌肉增加为主,女性脂肪和肌肉都增加;②男性全身骨密度增高与肌肉量增加有关,而女性则主要为脂肪量增加;③女性肌肉、脂肪量与股骨颈BMD密切相关;④体重(kg)/身高(m)比计算体重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总体肥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6.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和继承“十五”时期计划生育科技事业的经验与成绩,研究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完成“十一五”时期我国人口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一年。2006年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按照我委2006年工作要点的具体要求,大力推动计划生育科技创新,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化建设和能力建设,努力提高…  相似文献   
27.
袁晶 《中原医刊》2006,33(13):92-92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早产儿体重在1500g以下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1]。由于早产儿出生后要求的救治条件高,基层医院的条件有限,所以,早产儿的转运工作已经成为基层儿科新生儿急救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它绝不是一般地运送患儿,而是在转运早产儿的同时能对  相似文献   
28.
儿少卫生     
060357 学龄儿童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变异的分布;0603S8 农村与城市5岁至19岁正常男女心电向量图对比研究;060359 10~12岁正常体重儿童能量代谢的研究;060360 山东省2000年度学生身体发育状况;060361 郑州市初中矮身材学生致矮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29.
典型的糖尿病患者常有“三多一少”的症状。但也有不少人无明显症状甚至毫无症状,在体检或作其他疾病检查时才被发现。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也可以发现很多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30.
4132名少年儿童血压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7~14岁少年儿童血压特点,为流行病学及预防成人高血压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用统一标准采集血压及有关数据,用概率单位法行正态性检验,确定血压95%参考值范围,对年龄与血压和体质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行U检验、t检验。结果随年龄增大血压也逐渐上升,各年龄段男女之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质指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血压偏高者其体质指数高于同年龄段中值水平。结论年龄与血压和体质指数呈正相关。血压偏高者体质指数都具有较高中值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