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20篇
  免费   5367篇
  国内免费   5643篇
耳鼻咽喉   574篇
儿科学   1157篇
妇产科学   1303篇
基础医学   7379篇
口腔科学   852篇
临床医学   8616篇
内科学   11743篇
皮肤病学   1015篇
神经病学   2526篇
特种医学   20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1篇
外科学   5406篇
综合类   25030篇
预防医学   3687篇
眼科学   755篇
药学   12031篇
  137篇
中国医学   4361篇
肿瘤学   5180篇
  2024年   808篇
  2023年   2450篇
  2022年   2719篇
  2021年   2832篇
  2020年   1995篇
  2019年   2288篇
  2018年   1176篇
  2017年   1977篇
  2016年   2201篇
  2015年   2447篇
  2014年   3394篇
  2013年   3375篇
  2012年   4869篇
  2011年   5120篇
  2010年   4871篇
  2009年   4968篇
  2008年   5386篇
  2007年   5185篇
  2006年   4871篇
  2005年   4695篇
  2004年   4008篇
  2003年   3626篇
  2002年   3005篇
  2001年   2727篇
  2000年   2117篇
  1999年   1780篇
  1998年   1526篇
  1997年   1391篇
  1996年   1286篇
  1995年   1162篇
  1994年   997篇
  1993年   640篇
  1992年   498篇
  1991年   467篇
  1990年   365篇
  1989年   374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分析T1期(肿瘤直径<2cm)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绝经前后在肿瘤大小、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率和数目。方法:常规病理检验以及应用免疫组化、HE法分别测定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者的ER、PR。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上无明显差异,但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浸润导管癌的百分比为 84. 7%,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浸润导管癌百分比为 62. 2%,经χ2 检验,P<0. 01。两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39. 3%和 25. 5%,经χ2 检验,P<0. 01。两组ER和PR阳性伴淋巴结转移的比例经χ2 检验,P<0. 0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在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率及数目、ER、PR阳性伴淋巴结转移上有显著性差异。对于T1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均应行癌肿切除伴Ⅰ、Ⅱ级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12.
组胺是一种重要神经递质/调质,中枢组胺能神经纤维在脑内投射广泛.组胺有H1、H2、H3、H4四种受体,其中H3受体是Arrang等在1983年首次发现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3受体在脑内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发挥多种生理功能,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下面就组胺H3受体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3.
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0余种含有类凝血酶成分的蛇毒中,已有10余种蛇毒类凝血酶的全部或部分氨基酸序列得到明确,并有20余种先后得到分离和纯化,在其生物化学特征、基因工程研究、药理学作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4.
李艳蓉 《河南中医》2007,27(1):18-18
笔者毕业后十余年中,临床上遇到心脑血管病人大部分正在应用西药治疗,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西药是否影响中医的辨证,临床上脉象是否随着西药运用而改变呢?中医脉象学是中医诊病、治病重要手段,望闻问切中“切诊”是主要组成部分。脉象变化是辨证论治重要依据,求证离不开脉象,组成脉象的主要因素及原因有:①脉位: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脉位表浅为浮脉,深沉为沉弦;②至数:脉搏的频率,以一个呼吸周期为单位,一息脉来四~五至为平脉,一息六至为数脉,一息三至为迟脉;③脉长: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越超三部脉象称为长脉,应指不及三部,但见关部或寸部者…  相似文献   
115.
红细胞调控白细胞免疫功能新的自然实验研究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血液免疫反应路线图实验体系评估红细胞在白细胞免疫活性中的作用。方法将0·3ml血浆加入0·2ml全血细胞悬液(全血细胞组)或0·2ml白细胞悬液(白细胞组)中,37℃温育1h,用免疫酶联法测定IL-8和IL-12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细胞膜CD4、CD8、CD35和CXCR4表达量。结果全血细胞组IL-8和IL-12水平(分别为5·96±4·26、9·84±2·23ρB·pg-1·ml-1)明显低于白细胞组(分别为15·09±9·86、13·59±3·69ρB·pg-1·ml-1,P<0·05),淋巴细胞CD4、CD35、CXCR4表达量(分别为37·79±12·00、154·66±70·00、34·40±20·45)明显高于白细胞组(分别为18·54±11·32、83·26±35·99、16·69±11·09,P<0.01),粒细胞CD35表达量(603·63±257·64)明显高于白细胞组(384·86±174·16,P<0.01)。成人全血细胞组淋巴细胞和粒细胞CD35和CXCR4表达量明显高于脐血全血细胞组(P<0·05或P<0·01)。结论红细胞是白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等)免疫功能的调控者和指导者,脐血红细胞免疫调节功能明显下降;本研究为红细胞免疫调控活性测定提供了新的近似自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第4内含子G1666T(GR G1666T)多态性与脑出血(ICH)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48例ICH患者(ICH组)、48例ICH伴高血压(EH)患者(ICH+EH组)、4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EH组)及71名健康对照者(NC组) GR G1666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不同基因型ICH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管紧张素原、肾素、血糖、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 4组间GR G1666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CH组、ICH+EH组及EH组女性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NC组(均P<0.05).GG、GT、TT基因型女性ICH组患者的BMI、血管紧张素原水平和血压依次显著降低(均P<0.05);GG基因型ICH组患者中,女性上述指标明显高于男性(均P<0.05).结论 GR G1666T G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女性ICH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C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汉族轻、中、重度CP患者共166例及80名无牙周炎对照者的颊黏膜拭子,以Chelex-100法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VDR BsmI、VDR ApaI和VDR TaqI的基因型,分析组间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轻、中、重度CP患者中VDR ApaI等位基因A携带者明显多于对照组,重度CP与中度CP、重度CP与轻度CP患者间VDR ApaI基因型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度CP与轻度CP患者间VDR ApaI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VDR BsmI、TaqI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患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DR ApaI等位基因A可能与汉族人群CP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8.
目的选择能显示最佳的ER、PR染色效果高温抗原修复法。方法分别采用微波抗原修复和微波高压抗原修复两种抗原修复法对100例乳腺癌切片抗原修复,比较二者对ER、PR免疫组化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经微波高压抗原修复,乳腺癌ER、PR染色阳性者分别为54%、49%,显著高于经微波抗原修复的染色效果42%、39%,且不易脱片。结论乳腺癌:ER、PR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微波高压抗原修复后,染色阳性率明显优于经微波抗原修复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9.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极复杂的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即肿瘤细胞的克隆增殖阶段和随后血管形成支持肿瘤持续生长阶段。“肿瘤血管生成”或“血管新生化”是内皮细胞的激活、增殖、迁移,血管基底膜的降解,血管和血管网的形成,以及血管网的连接等复杂过程。鉴于“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因此,阻断血管生成或抗血管新生成为抑制和控制肿瘤生长的新途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形成的中心调控因子,是目前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