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216篇
预防医学   12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297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道家对中医养生康复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道家对中医养生康复的思想的形成了起了开源的作用。道有养生思想中提倡顺应自然、形神共养、导引吐纳、恬炎养性等观点都为中医所汲取,并有所发展、发挥,形成较之道家更为科学的养生康复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2.
作者认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对《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内经》中的气就是其影响的具体体现。“气”是通过结构形态的机能活动表现出来的,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气”是生命力的表现。把对把“气”理解为既表物质,又表功能的两个含义。  相似文献   
83.
作者指出,《内经》三阴三阳理论,是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的基本模式;三阴三阳是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的客观标志;三阴三阳的理论框架是本、标、中见;三阴三阳是天人相应理论的高度概括,其核心是标与本。  相似文献   
84.
内经》中存在着多种学术流派,其学派划分方法目前有两种,即以《内经》中的医家名称为纲和以各专题中的不同学说为纲划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以阴阳、五行为纲来探讨《内经》中的医学流派应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5.
1 《内经》的诊疗模式1.1 诊疗模式和主体诊疗模式所谓诊疗模式,是对一种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中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该医学临床思路的扼要表述,并能反映出其学术特色。自古以来,关于中医学的诊疗模式存在多种说法,如治病求本、辨病治疗、辨证论治、察质论治及对症治疗等。在诸诊疗模式中,最重要最常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主导或涵括其它诊疗模式者,称为主体诊疗模式。诊疗模式不同于医学模式,后者是指一种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观点或出发点,比较抽象和理性,如“生物·心理·社会”,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而前者则是对一种…  相似文献   
86.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要健康必须从优生优育做起。《内经》中关于优生优育的论述极为丰富,认为生和育分别是两个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各自又包含着许多环节,任何哪个环节不注意保健,都不利于生育健壮的儿童。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知此道者所生之婴“生而神...  相似文献   
87.
“足生大丁”别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围绕“足”字的解释,历来多有歧见,王冰认为“足”即是“脚”,而林亿则释为“饶生大丁”,即多的意思,理由是“疔生之处,不常于足”(《新校正》)。吴昆山注为“能生大疔”(《素问吴注》)。胡澍认为“足,当作...  相似文献   
88.
从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有关内容探讨其与社会医学的关系。重点阐述《黄帝内经》中有关社会医学方面内容,从《内经》中的社会分期及人群健康情况及社会因素致病,是《内经》病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二大方面。详细地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9.
迎随是针刺补泻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寿康 《中国针灸》2003,23(12):725-727
以《灵枢·九针十二原》《难经·七十二难》等篇为据 ,说明在《内经》《难经》中 ,迎随不是某一具体的针刺补泻手法 ,只是一切针刺补泻法的代称和原则。对于迎随 ,后世大多宗于《难经》 ,发展为深浅迎随、针向迎随、流注盛衰时间迎随、补母泻子迎随等。现代多以针向迎随为补泻 ,但在临床上很少单独用。针向迎随在理论上不符合《灵枢》本义 ,在临床上只能在四肢穴作行气法用 ,没必要作为一种具体的针刺补泻手法存在  相似文献   
90.
浅析《内经》七情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经》非常重视七情对人体的影响;深入探讨《内经》七情学说,对情志所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七情的生理基础、致病特点、治疗、养生等方面开展研究,并针对其面临的困境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