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经常用热水洗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脉流通,疏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达到强身健体、驱除病邪的目的。足浴一般分为热水足浴和冷水足浴。热水足浴温度一般保持在40℃左右,水量以淹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泡热水5~10分钟。然后坐在床边,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用手按摩脚心。按摩左脚心时用  相似文献   
72.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通脑、主骨、主髓、主智、固齿,藏五脏六腑之精华,繁衍后人"。由此可见肾脏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性。一个人若肾气不足,欲求健康、长寿,无有是处。肾阳虚相当于肾这部"机器"电力不足,可分为两种情况:(1)先天不足。表现为耳垂枯小,从小到大,手脚冬天怕冷。严重者夏天手脚也冰凉。女性经血色黑、有血块,重者痛经。  相似文献   
73.
叶景华教授应用通法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云 《新中医》2008,40(10)
叶景华是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仟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高级研修班指导老师,享受政府津贴。叶教授临床经验丰富,治法定中有变,灵活变通。现将其临床应用通法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4.
谢祥灿 《气功》2000,21(9):387-389
神阙 ,即俗称之肚脐眼。焦会元撰《(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解释它的生理位置、特性与得名意义时说 :“神阙者 ,神之所舍于其中也。上则天部 ,下则地部 ,中为人部 ;两旁有天枢、肓俞 ,上有水分、下脘 ,下有胞门、横户 ,脐居正中 ,如门之阙 ,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 ,先生脐带 ,形如荷茎 ,系于母之命门 ,天一生水而生肾 ,赖母之气以相转 ,十月满 ,则神注于脐中而成人 ,故名‘神阙’”。神阙因其在人身上下、左右的中部 ,乃“居中立极” ,是人体太极气化 ,即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 ,所以能分清浊而别阴阳 ,激发脏腑经脉气血的生成与运行。气…  相似文献   
75.
探讨《内经》五藏六腑咳的证与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6.
脏腑“藏”“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脏腑“藏”“泻”辨析邓沂基础部关键词五脏,六腑,藏,泻《素问·五脏别论篇第十一》曰:“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是五脏与六腑的区别,那么对文中脏腑的“藏”和“泻”应当怎样理解、了解它又有什么临...  相似文献   
77.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388-1390
六腑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现代免疫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六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则免疫功能正常,邪气难以致病;如果六腑功能失常,正气虚弱,则免疫功能多低下或紊乱,易引起多种疾病。文章通过中医和现代医学文献检索,探讨了六腑中的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及三焦在现代免疫中的作用,浅析了中医六腑学说和现代免疫二者的关系,旨在为防治中医六腑相关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体会是在西医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 ,又根据中医学“六腑以通为用 ,通则不痛”的理论 ,早期采用以大黄为主药的方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通腑泻下 ,疏肝理气 ,清热解毒 ,这完全吸取中西医各自之长。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时死亡率高 ,而导致感染的病源菌多为肠道寄生菌 ,也称为内源性肠道细菌移位。清胰汤 1号、大承气汤均通里攻下 ,不仅清除肠内有毒物质和气体 ,促进肠蠕动 ,解除肠麻痹状态 ;具有清热解毒抗感染作用 ,大黄还可降低血粘度 ,改善微循环 ,保护肠粘膜机械屏障作用 ;同时有效地抑制了肠内细菌…  相似文献   
79.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大类器官,五脏主藏,六腑主泻,五脏与六腑之间有表里相合关系,共同完成人体各种复杂的生理活动。肺为五脏之一,大肠属六腑之列,二者互为表里,《灵枢.本输》将这种关系称之为“肺合大肠”。  相似文献   
80.
《素问·五脏别论》根据脏腑藏、泻、满、实的特点,提出了五脏主藏,六腑主泻的理论。五脏者,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者,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