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明利 《新中医》2010,(11):147-148
<正>"六腑咳"之名,首见于《素问·咳论》。其文云:"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可见,《内经》早已提出咳嗽的证治当从五脏六腑的角度考虑,不能仅仅见肺治肺。笔者临证治疗咳嗽多遵《内经》之旨,现举六腑咳临证验案数则,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
陆寿康 《中医杂志》2011,52(16):1424-1426
3六腑以通为用《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脏以藏精气为主要功能,六腑以传化水谷和运行津液为主要功能,各有不同。故《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六腑,胃、大肠、小肠传化水谷,三焦、膀胱运行津液、通利水道。故叶  相似文献   
23.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功能都会发生退行性变化,脏腑气血的生理机能自然衰退。如何延缓衰老,尽终其天年?需强五脏通六腑。增强心脏功能——按揉膻中穴心主血脉。血有营养周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从古文化角度看“六腑”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
"奇恒之腑"——胆 中医认为,胆为奇恒之腑(是指在形质结构上有异于脏,而在生理功能上却类似于脏的一类组织器官),中医藏象学中被称为"奇恒之腑"的有脑、髓、骨、脉、女子胞与胆. 此外,胆也是六腑之一,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是以通为用,且有助于食物的消化,符合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的生理功能特点,故属于六腑之一. 因此,"胆"对...  相似文献   
26.
李杲升降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峰 《新中医》2008,40(5):5-6
对李果升降观的学术渊源、学术内容、临床运用作了论述,认为其承于<内经>、<难经>,启迪于仲景,业师于元素,而专意脾胃,以脾胃为五脏六腑精气的升降枢纽,独创"脾胃为升降之枢,尤重升发,注重胆气春生"的主旨.并举例阐述了内伤热中证之病机,提出了该证益气升阳散火的治法.  相似文献   
27.
刘娟娟  韩刚  姬学光 《四川中医》2021,39(4):137-140
目的:观察砂半理中汤结合六腑合募配穴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指数、身心健康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99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均由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实施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患者(45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患者砂半理中汤结合六腑合募配穴针刺干预,比...  相似文献   
28.
29.
戈力  罗婷  梅国胜 《四川中医》2002,20(5):74-75
针灸临床取下合穴有便捷之效,本文在印证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挥,临证辨证不谬,择经选穴有的,方能发扬光大针灸治病的药外之功。  相似文献   
30.
《素问·咳论》曰:"五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总结了咳嗽的病因病机,体现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学术特点,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运用此理论,丰富了其内涵与价值。笔者查阅近10年来有关文献,总结各医家对此理论的研究及临床观察,阐述当前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梳理、挖掘经典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