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54篇
  免费   6357篇
  国内免费   5403篇
耳鼻咽喉   917篇
儿科学   1411篇
妇产科学   1022篇
基础医学   13050篇
口腔科学   1240篇
临床医学   15416篇
内科学   11191篇
皮肤病学   1414篇
神经病学   1631篇
特种医学   25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0篇
外科学   6607篇
综合类   37436篇
预防医学   13765篇
眼科学   1174篇
药学   14253篇
  207篇
中国医学   8834篇
肿瘤学   10024篇
  2024年   904篇
  2023年   3245篇
  2022年   2837篇
  2021年   3282篇
  2020年   2869篇
  2019年   3015篇
  2018年   1450篇
  2017年   2457篇
  2016年   2616篇
  2015年   2968篇
  2014年   4720篇
  2013年   4739篇
  2012年   6480篇
  2011年   7336篇
  2010年   6753篇
  2009年   6948篇
  2008年   8338篇
  2007年   7902篇
  2006年   7385篇
  2005年   7992篇
  2004年   6593篇
  2003年   6500篇
  2002年   5593篇
  2001年   4995篇
  2000年   3805篇
  1999年   3303篇
  1998年   2810篇
  1997年   2587篇
  1996年   2360篇
  1995年   2125篇
  1994年   1737篇
  1993年   1238篇
  1992年   1043篇
  1991年   959篇
  1990年   856篇
  1989年   917篇
  1988年   246篇
  1987年   159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78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探讨极速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4种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6月1日至9月30日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86例临床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应用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ELISA和GICA 4种方法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86份患者血清标本中,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IgM-ELISA、IgG-ELISA、IgM-GICA、IgG-GICA的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分别为82份(95.34%)、79份(91.86%)、41份(47.67%)、8份(9.3%)、19份(22.09%)和3份(3.49%)。极速实时荧光PCR特异度为100%,灵敏度达到1×103拷贝/mL,3次重复扩增试验显示其Ct值变异系数均<2%。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展的1期、2期、3期病程中,极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41份(97.62%)、34份(94.44%)、7份(87.50%),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39份(92.86%)、33份(91.67%)、7份(87.50%),在1期和2期两个病程,极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略高;IgM-ELISA阳性检出率从1期(28.57%)到3期(87.50%)显著增高,2期、3期与1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47、7.561,均P<0.01);IgM-GICA的阳性检出率从1期(14.29%)到2期(33.33%)也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P<0.05),但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检出率偏低。1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740、55.080、49.010、64.340,均P<0.01)。2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00、46.720、23.700、50.630,均P<0.01)。3期,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和IgM-ELISA表现出同样高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IgG-ELISA和GICA(IgM和IgG)。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和IgG-ELISA、IgM-GICA、IgG-GICA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χ^2=6.250,P<0.05)。结论极速实时荧光PCR在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早期检测中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重复性好、稳定度高,与传统实时荧光PCR相比大大缩短了扩增时间,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心脏组织中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小强度运动组(LE组)、中等强度运动组(ME组)和大强度运动组(HE组),每组15只。建立8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心脏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并进行心脏CGRP免疫组化分析。结果:8周小强度运动后,大鼠心脏CGRP表达较对照组变化不明显;8周中等强度运动后,大鼠心脏CGRP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HE染色、HBFP染色和变色酸2R亮绿染色显示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无明显改变,仅心肌纤维有轻度缺血缺氧改变;8周大强度运动后,大鼠心脏CGRP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HE染色、HBFP染色和变色酸2R亮绿染色显示心肌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并存在明显的缺血缺氧损伤。结果表明,长期中等强度运动使心脏CGRP表达增加,改善了冠状循环和心肌血液供应,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长期大强度运动使心脏CGRP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减弱,可能是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6.
87.
李漫娜  李学佩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2):2588-2590
目的:通过研究抗分泌因子(AF)在大鼠内耳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为临床治疗梅尼埃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断头后行内耳组织切片,用兔抗大鼠AF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F在内耳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F在内耳组织中分布广泛,呈轻中度阳性反应,反应集中于与内淋巴关系密切的部位,如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螺旋韧带Ⅰ~Ⅴ型纤维细胞分布区、前庭膜、基底膜、壶腹嵴感觉上皮及暗细胞等部位,与外淋巴相关的圆窗膜也存在中重度阳性反应,耳蜗螺旋神经节及前庭、耳蜗神经纤维均有阳性分布.结论:AF在大鼠内耳中分布范围广泛,多集中于与内淋巴关系密切的部位,提示AF可能参与内淋巴中水的调节.  相似文献   
88.
CD4^+CD25^+T细胞被称作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属于免疫调节细胞,占CD4^+T细胞的5%-15%,是近10年来免疫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它在外周免疫耐受中起关键作用,能限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维持免疫系统平衡的主要因素,这些细胞能通过主动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活性而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关于该细胞的基础研究已经很多,人们开始探讨其在免疫系统疾病中的作用。CD4^+CD25^-效应性T细胞(effector T cell,Teff)和Treg之间的平衡是免疫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基础,若Treg数量减少或功能下降将会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反,若此类细胞数量增多或功能亢进将会发生肿瘤等疾病。因此,这类细胞在调节免疫稳态中起了关键作用。本文将详细讨论Treg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儿童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风疹减毒活疫苗初种1年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利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以1~14岁健康儿童的血清中风疹特异性抗体(RV—IgG)阴性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接种风疹疫苗分为接种组和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接种前后血清中Rv-IgG的水平。结果:风疹疫苗接种组RV—IgG阳转率为54·13%,对照组自然感染率为39·45%,两组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5·42,P<0·01)。结论:本地区儿童风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0.
呼吸系统感染在临床较常见,是老年患者的首要直接死因,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医生的重要本领之一。近年来,由于新的抗菌药物不断上市,致病原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由于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大量应用及机械通气等有创技术的推广,难治性多重耐药细菌所致呼吸系统医院内感染也有增多趋势。目前在国内临床应用较多的几类抗菌药物分别是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以下分别介绍这几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